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UI:User Interface 用户界面  UED: User Experience Design 用户体验设计 

IxD:Interaction design 交互设计

 

sem即搜索引擎营销,英文Search Engine Marketing,是根据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方式利用用户检索信息的机会尽可能将营销信息传递给目标用户。

seo即搜索引擎优化,英文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指通过对网站进行站内优化和修复和站外优化,从而提高网站的网站关键词排名以及公司产品的曝光度。

 

PRD文档侧重的是对产品功能和性能(即“产品需求”)的说明


        Android 开发的四大组件分别是:活动(activity),用于表现功能;服务(service),后台运行服务,不提供界面呈现;广播接受者(Broadcast Receive),勇于接收广播;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支持多个应用中存储和读取数据,相当于数据库。

1.活动

Android中,activity是所有程序的根本,所有程序的流程都运行在activity之中,activity可以算是开发者遇到的最频繁,也是android当中最基本的模块之一。在android的程序中,activity一般代表手机屏幕的一屏。如果把手机比作一个浏览器,那么activity就相当于一个网页。在activity当中可以添加一些Button、Checkbox等控件,可以看到activity概念和网页的概念相当类似。

一般一个android应用是由多个activity组成的,这多个activity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跳转。例如,按下一个Button按钮后,可能会跳转到其他的activity,与网页跳转稍微有点不一样的是,activity之间的跳转有可能返回值。例如,从activity A跳转到activity B,那么当activity B运行结束时,有可能会给activity A一个返回值。这样做在很多时候是相当方便的。

当打开一个新的屏幕时,之前一个屏幕会被置为暂停状态,并且压入历史堆栈中。用户可以通过回退操作返回到以前打开过的屏幕。可以选择性的一处一些没有必要保留的屏幕,因为Android会把每个应用的开始到当前的每个屏幕保存在堆栈中。

2.服务

Service是android系统中的一种组件,跟activity的级别差不多,但是他不能自己运行,只能后台运行,并且可以和其他组件进行交互。Service是没有界面长生命周期的代码。Service是一种程序,可以运行很长时间的,但是却没有用户界面。这么说有点枯燥,来看个例子。打开一个音乐播放器的程序,这时如果想上网,那么打开Android浏览器,这时虽然已经进入浏览器这个程序,但是歌曲播放并没有停止,而是在后台继续一首接一首的播放,其实这个播放就是由播放音乐的Service进行控制。当然这个播放音乐的Service也可以停止。例如,当播放列表里的歌曲都结束,或用户按下了停止音乐播放的快捷键等。Service可以在很多场合的应用中使用,如播放多媒体时用户启动了其他Activity,这时程序要在后台继续播放,比如检测SD卡上文件的变化,或在后台记录地理信息位置的改变等,而服务却藏在后台。

开启Service有两种方式:

(1)Context.starService():Service会经历onCreat  ——>onStar(如果Service还没有运行,则Android先调用onCreat(),然后调用onStar(),所以一个Service的onStar方能会重复调用多次);如果是调用者自己直接退出而没有调用StopService,服务会一直在后台运行。该服务的调用者再启动起来后可以通过stopService关闭服务。注意,多次调用Context.starService()不会被嵌套(即使会有相应的onStar()方法被调用),所以无论同一个服务被启动多少次,一旦调用Context.stopService()或者StopSelf(),都会被停止。

说明:传递给starService()的Intent对象会传递给onStar()方法。调用顺序为onCreat——onStar(可调用多次)——onDestroy.

(2)Context.bindService():服务会经历onCreate()——onBind(),onBind将返回给客户端一个IBind接口实例,IBind允许客户端回调服务的方法,比如得到服务运行的状态或其他操作。这个时候把调用者(Context,如Activity)会和服务绑定在一起,Context退出了,服务就会调用onUnbind——onDestroy相应退出,所谓绑定在一起就是“共存亡”了。

3.广播接收器

在Android中,广播是一种广泛运用的在应用程序之间传输信息的机制。而广播接收器是对发送出来的广播进行过滤接受并响应的一类组件。可以使用广播接收器来让应用对一个外部时间做出响应。例如,当电话呼入这个外部事件到来时,可以利用广播接收器进行处理。当下载一个程序成功完成时,仍然可以利用广播接收器进行处理。广播接收器不NotificationManager来通知用户这些事情发生了。广播接收器既可以在AndroidManifest.xml中注册,也可以在运行时的代码中使用Context.registerReceive()进行注册。只要是注册了,当事件来临时,即使程序没有启动,系统也在需要的时候启动程序。各种应用还可以通过使用Context.sendBroadcast()将它们自己的Intent广播给其他应用程序。

4.内容提供者

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是Android提供的第三方应用数据的访问方案。

在Android中,对数据的保护是很严密的,除了放在SD卡中的数据,一个应用所持有的数据库、文件等内容,都是不允许其他直接访问的。Android当然不会真的把每一个应用都做成一座“孤岛”,它为所有应用都准备可一扇窗,这就是Content Provider。应用想对外提供的数据,可以通过派生Content Provider类,封装成一枚Content Provider。每个Content Provider都用一个uri作为独立的标识,形如:content://com.xxxxx。所有应用看着像REST的样子,但实际上它比REST更为灵活。和REST类似,uri也可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id的;另一种是列表的,但实现者不需要按照这个模式来做,给id的uri也可以返回列表类型的数据。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CPC广告(按点击付费-点击广告)

CPC—英文全称CostPerClick;CostPerThousandClick-Through。

CPS(按销售付费-按销售分成)

CPS—英文全称CostPerSales

CPA广告(按行为付费-按注册量)

CPA—英文全称CostPerAction

CPM(按展示付费-弹出窗口)

CPM—英文全称CostPerThousandImpressio

CPV(展示广告)

又称富媒体广告,按展示付费

CPT(按时长付费-包月广告)

CPT—英文全称CostPerTime

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HD:720P

FHD:1090P

QHD:2K分辨率

问答题:如何获取用户真实需求?

获取信息 – > 整理统计 – > 分析总结 – > 功能设计 – > 实景验证

一、追问五个为什么

这个方法是由丰田提出来的,是丰田生产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对一个问题追问5个为什么,那么问题的本质原因就会暴露出来,这个本质原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需求”。这个方法也在精益管理、六西格玛之类的管理实务中普遍应用。

不断追问为什么,能让用户不断过滤伪需求,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这个方法的好处是,你不一定要找到真实用户,就算是对自己也照样适用。

《上瘾》这本书中有个关于“电子邮件”的例子可以参考:

问题一:为什么需要使用电子邮件?

回答一:为了接收和发送信息。

问题二:为什么要接收和发送信息?

回答二:为了分享和得到信息。

问题三:为什么要分享和得到信息?

回答三:是为了了解她同事、朋友、家人的生活。

问题四:为什么要了解别人生活?

回答四:为了知道自己是不是被需要。

问题五:为什么在意这个?

回答五:因为害怕被圈子抛弃。

五个为什么连问下来,用户的底层真实需求出现了,就是害怕被圈子抛弃,这个恐惧感才是设计该产品中最需要把握的地方,产品的设计需要不断安抚、减轻这种恐惧感。

如果不连续追问下去,我们很容易被表象迷惑,永远得到的都是“一匹更快的马”,而没想到给用户造出汽车。

二、用户行为无法骗人

调研行为中用户的口头承诺几乎毫无意义,因为只有行为才能体现用户的真实需求和真实想法。

梁宁曾举过这么一个案例:索尼打算推出一款智能音箱,召集目标用户调研讨论,新品应该是黑色还是黄色,讨论结果是普遍认为应该是黄色,最后组织者为了对用户表示感谢,说能免费送一个音箱,结果每个人拿走的都是黑色音箱……

典型的“用脚投票”,用户“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但通过对用户行为的观察,就能找到真正的需求。

若是拿不准用户的需求点,那就跟用户浸泡在一起,在用户身边观察用户如何使用产品、使用过程中有什么不便,潜入用户群中观察用户们都在谈论什么……只有观察用户的实际行为,才对我们的产品迭代、营销推广有意义。

三、挖掘用户描述性内容

虽然调研所获得的结论大多都是错的,但并不代表调研和访谈没有价值。我们需要在众多的调研内容中拨云见日,挖掘真正的需求点。

描述性内容才是用户真正在意的,比如说通过调研用户会告诉你需要“一匹更快的马”,那么在这个结果中,“马”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更快的”,因此你可以造一辆汽车给他。

描述性的内容是与用户要达成的任务直接相关的,而非描述性内容往往是实施用户任务的众多手段之一,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忽略掉。

再比如你向女性调研,结果是她需要一个“更保湿的化妆水”,那么“化妆水”的信息是不重要的,因为用户对产品并不专业,而“更保湿的”才是重要信息,因为它与她想要达成的任务直接相关,因此,你可以给她做一个更保湿的乳液、更保湿的面霜均可,只要能够完成她使用场景下的任务。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第一点中所说的方法追问下去,“为什么需要更保湿的化妆水?”,追问到最后答案可能是“希望看上去更年轻”,那么你的产品思路就顿时又开阔了,用户想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是“如何让她显得更年轻”。

结语

通过不断追问“为什么”、观察用户行为、捕捉用户描述三个思路,你就能够有效挖掘出用户的真实需求,只有把握了用户需求/用户洞察,才能让产品和营销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从6个层面分析了贝壳找房app,并对其功能设计、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一、产品信息

1. 产品名称:贝壳找房

2. 产品介绍:贝壳是一款集租房、新房、二手房,买房卖房查房价找房的专业房产APP。

3. 产品体验环境

版本:V1.3.0.1-V1.4.2

大小:49.4MB

发布日期:2018/07/12

体验设备:华为honor 8

体验环境:Android 7.0,EMUI 5.0.1

体验时间:2018/07/16-2018/07/24

体验城市:广州

二、行业分析

1.中国移动房产服务市场背景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2. 中国移动房产服务市场现状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三、产品介绍

1.产品结构图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2. 产品流程图(以二手房为例)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3. 用户分析

3.1用户画像

用户年龄,20岁-29岁占8%,30岁-39岁占48%,40岁-49岁占36%,50岁以上占8%,这个不难理解,30岁以后,通常会有一定的积蓄,并且已经结婚或者正在策划结婚,更有需求去买房子。而50岁以后生活趋于稳定,不会有太大的动力去买房子。

用户性别,目前来看男性占比远高于女性,达到73%,比起链家系的其他app比例要高,这可能是因为贝壳用户激增的契机是通过世界杯投放广告,观看世界杯的用户群体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的原因。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用户地域,前五的城市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天津,都是房价涨得快的城市,供不应求,要买房和关注房源的用户自然多。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3.2核心用户和主流用户

核心用户:经常上去咨询房源的用户;上去估价卖房的用户

主流用户:经常上去看房源的用户;经常上去看百科问答的用户

3.3用户需求 kano分析

基本需求:浏览房源,联系经纪人

期望需求:有大量真实房源;可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房源,推荐熟悉该小区该房源的经纪人

兴奋需求:省时省力完成找房到买房整个环节

四、产品分析

1. 版本信息

版本:V1.4.2

大小:49.7MB

发布日期:2018/07/20

更新说明:首页全新改版,效率更高;导航区扩展,服务找房新体验;长春支持卖房功能

版本:V1.3.0.1

大小:48.98MB

发布日期:2018/07/06

更新说明:首页为你推荐饭馆数量扩充;房源详情页经纪人展位优化;长春上线在线咨询经纪人功能;增加新房变价和开盘订阅提醒;新房楼盘电话和IM策略全面升级;贝壳装修正式上线

2.功能点分析

2.1 海量房源

贝壳作为一个平台整合了链家等渠道的房源,链家将作为一个品牌入驻贝壳。在贝壳上线之前链家已经在布局,如链家在15年3月收购德祐地产打造成加盟店模式,后期又收购了百川中联等。

现阶段对比北京和广州的房源,新房和二手房方面,贝壳和链家的房源量相似,租房方面,贝壳的房源量远超过链家。这是因为贝壳找房首先做租赁平台,今年4月27日贝壳租赁品质联盟成立,平台已经吸引超过500家品牌公寓入驻,后面会陆续开放二手房的平台,而新房方面因为,新房的成交流程跟二手房租房的很不一样。新房开放商通常需要营造信息不透明氛围。

2.2 VR实景看房

VR实景看房是贝壳找房的亮点功能,打开VR房源,加载页面显示跟如视合作,加载需要一定时间,但在网络环境良好的时候,等待的时间还是可以接受的,进去VR实景,房源很真实,操作很流畅,能够轻松移动和上下楼层,点击顶部标题可以下拉显示房源的信息,点击查看更多详情会回到房源的详情页。右上角还有会有地图显示你在房源的什么位置;地图里面还能点击显示房源的3D模型和户型图。点击设置,可以打开标尺,会显示目所及位置的宽度高度。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二手房的右下角是个经纪人图标,可以电话咨询,语音咨询还有语音介绍的服务,这个是由合作平台的专业经纪人团队提供的;新房的右下角也是经纪人图标但只可以点击图标打电话咨询;只有部分城市的独栋公寓租房有VR房源,右下角是品牌图标,有语音介绍服务的功能。

这个功能首先可以帮助贝壳取得用户信任和关注度,因为链家一直以真房源作为卖点,开放平台后,很容易会引入假房源和低水平的经纪人VR可以增加用户对平台的信任,还能通过用户操作行为自然筛选出质量好的房源。

其次买房是一个涉及到很多专业和流程很复杂的业务,所以虽然用户已经在线上线下掌握了不少资讯,但是他们的决策周期通常都要有三个月,带看房源也不是两三套可以结束,而且现在大家买房越买越远,约看房的成本越来越高,VR看房不能代替线下看房,但能够减少客户看房成本。

但是之前看过一篇用户全流程体验VR看房的报告,说到线上和线下有一定的差距,一是线上没有体现周边环境;二是因为贝壳是租赁平台,更有可能存在线上信息与线下沟通信息不同步的问题。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找房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如果说让贝壳增加VR体现周边环境的功能,有点强人所难了,因为周边环境的情况是由很多因素组成,每个房客都会有侧重点,要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人力和资金成本将会很大,但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满足用户的需求像是为独栋公寓做点评功能,让带看的经纪人、租户,和被带看的用户进行点评。

线上线下信息不同步的问题,需要加大平台对于入驻品牌的准入门槛和培训,加大对于房源信息的审核机制;给入驻品牌建立评分机制,把线上线下信息不同步作为一个维度标准等等。

现在VR房源的比例还是比较少,广州2万多套二手房只有7套是VR房源,租房暂时没有VR房源,新房房源看了列表前190套房源有50套VR房源,新房一共936套房源,预估有26%VR房源(截止至2018/07/19)。虽然现阶段VR房源比例还比较低,但是VR房源在不断更新,每天会看到比例在上升。

听说,链家如视已经耗资2亿,耗时2年来做VR研发,目前已进入规模化采集阶段,每天可以拍摄10000套房源,年底将实现全国30多个城市、70万套二手和租房房源及3500个新房楼盘的VR呈现。

2.3 搜索查找

贝壳找房把搜索功能单独放出去tab,作为一级页面,该页面,其实就是把精准搜索和模糊搜索结合在同一个页面,对应于有明确目的的用户和没有明确目的只有大概方向的用户。首先可以看出贝壳房源量是很大的,所以提供多维度的搜索条件,让搜索更精准。

把搜索页面结合起来比起只有简单一个搜索框,需要点击下拉更换新房二手房类型的设计要出彩。但是直接把搜索放在一级页面似乎有点太浪费,更建议把搜索和发现房源等功能结合,或者放置地图找房功能,更多地曝光房源。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3. 与链家网对比分析

3.1 下载量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Android的下载量是豌豆荚、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华为应用商店等主流应用商店的下载量总和。链家已经运营了几年了,Android总下载量达到1.5亿,近一周,链家Android下载量,变化幅度较大,18号一天的下载就达到7日最高131万,最低的时候只有6万,这可能是运营推广数据,并不是自然下载。

贝壳找房是今年才上线的所以Android总下载量只达到1600万,但成绩已经很好。近一周每日下载量平稳达到每天15万左右。

IOS方面贝壳找房总下载量低于Android,只有764万, 但是近一周总下载量与Android相似有83万,也远超过链家IOS近一周将近37万的下载量,可以看出IOS下载势头很好。

贝壳找房从6月14号世界杯开始之后日均下载量攀升,从原来万级到十几万。看来在世界杯投广告对贝壳来说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3.2 基本功能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综合来说,贝壳找房和链家app功能重合率很高,页面相似甚至一样,现阶段贝壳找房只有已经上线的VR房源跟链家有区别,但是后面贝壳将会陆续上线其他附加功能,如装修等。

3.3 部分功能对比分析

3.3.1 房源推荐

首页房源推荐体现在房源专题和猜你喜欢两个个模块,房源专题内容和形式跟链家一样。猜你喜欢二手房推荐了40套房源,新房推荐了8套房源,租房推荐了30套房源。链家二手房和新房推荐了8套,租房推荐了20套。同一用户推荐的房源库应该是一样的,因为两个平台推荐的房源几乎一样,而展示样式,二手房和新房跟链家一致,租房稍有不同,多了个优惠信息。

贝壳页面更新房源没有更新,但是像链家,页面更新的时候,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3.3.2 地图找房

链家也有这个功能,与链家比较,贝壳的地图找房功能曝光位置稍弱,可以通过首页中间的附近地图可以点击进去,然后二手房,新房,租房列表页分别可以进入对应的地图找房页面,可是入口的图标和位置不一致。而链家除了以上的入口外,在首页第一屏的宫格里面也有入口。

地图找房基本功能跟链家一样,可以基于城区,商圈,小区分别找二手房,新房和租房。二手房有地铁找房画圈找房两种方式,新房和租房只有地铁找房一种方式。在地图上同时还能搜索和筛选。地图找房,交互挺顺畅的,移动地图房源加载顺畅,速度较快。点击地图上的小区之后,房源列表弹出半屏,往上滑列表从半屏变为全屏,这个交互做得挺好。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地铁找房,用户可以通过地铁线路或者地铁站点找房。但交互上稍有缺陷,点击小区之后会弹出房源列表的半屏内容,但是点击返回键,并不是半屏内容收起,而是退出地铁找房功能回到地图上。

如果遇到房源密集的地域,用户只能在半屏上移动地图选择其他小区,或者移动地图找到空白位置点击,退出半屏继续寻找,这个交互是不合理的。建议当用户移动地图的时候就把房源列表收起来,或者给房源列表加上隐藏的按钮。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与链家不同的是在新房模块贝壳有个帮我找房的功能。点击进去,用户填写你的预算、户型、区域、特殊要求,点击提交就可以了,但有一个不太人性化的问题是,联系方式默认显示了当前账号的电话号码,而且号码是不能修改的。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3.3.3 房屋预估

链家和贝壳功能一样。

房屋评估有两个入口,第一个入口在首页宫格,第二个入口是在卖房板块-点击房屋估价。

相较于链家,贝壳的估价放在更显眼的位置,比较之后觉得贝壳的功能页面更简洁,更能突出重点,流程更简单。

贝壳功能流程只需要两步,链家需要三步。

输入信息的页面,链家需要多输入楼栋,建筑年代,建筑类型,房源特色,后面三个其实元素通常楼盘字典对应的小区信息里面有,按理来说不需要填,而且像类型和年代普通用户是很难填写的,对比分别在贝壳和链家输入同样信息,得到的结果完全一样,都是758万,可以看出链家要多填的四个信息对于系统判断房价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倒不如删掉不那么重要的元素,像贝壳那样。

结果页面,贝壳比起链家多了房源分析的部分,可以看出分析的语言是匹配好的,但是内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增加了历史均价的部分,并把订阅估值按钮放在图表下面,比链家直接一整块只显示订阅估值效果要好。

贝壳估值的价格还是很准确的,看介绍,房源估价功能融合了神经网络,gbdt,hedonic,随机森林等多种算法,对海量房源真实成交数据进行建模,进而对房屋市场价值进行预估。

横向对比其他平台,友商里面只有搜房网有房源估价的功能,但是比较了下没有贝壳这么准确。还有个专业做房价数据的网站叫房价网,里面计算出来的价格跟链家相似,比较准。

可以看出这个估价功能是有一定的技术壁垒的,有噱头。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3.3.4 贝壳指数

链家和贝壳功能页面一样。

广州没有房价频道,只是在首页显示了广州全市的房价均价和昨日链家成交量。

点开了杭州的房价频道,排版简洁,两个图表。一个是普遍都有的价格走势,一个是供需趋势。价格走势图比较了全市挂牌均价和全市参考均价,用链家的数据和全市的数据作比较只能体现链家的数据可信度,好奇为什么不像其他平台那样显示均价和成交套数,供需趋势图这个挺新颖,但没看到这个表的价值,因为带看次数和新增房源不是供需关系,带看次数肯定远大于新增房源。

个人觉得这个页面有点哗众取宠,为了新颖而新颖,两个图表用其他平台采集不到的成交数据数据做比较,但是这两个图表并没有反映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但不得不说里面的数据很真实,也可以看出链家有海量的数据,收集了很多平台没有收集到的数据。

另外链家的小区均价也是有指导性作用,价格比较准,变化稳定,不会像安居客那样每天都不一样,经常大起大落。但是链家的小区售价会比在售房源均价稍低而且有时会低10%-20%。是不是小区均价的逻辑需要继续优化。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3.3.5 房产知识

一个h5,链家和贝壳内容一样。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五、商业模式

贝壳找房定位于技术驱动的品质居住服务平台,致力于聚合和赋能全行业的优质服务者,打造一个开放合作的行业生态,为消费者提供包括二手房,新房,租房,家装和社区服务等全方位的居住服务。链家网将会以品牌的形式入驻贝壳找房,区别于链家网的垂直自营模式,贝壳是以共享真房源跟海量信息和赋能优势,吸引中介公司和经纪人入驻。

1. 成本结构:

人工费用:操作成本(如平台管控),处于各地的资讯团队;

拓展B端:前期让利中介公司(垫资假一赔十,设立真房源保障基金),扶植中介公司和经纪人(如果一个城市没有符合标准的入驻公司,贝壳会考虑让内部经纪人脱离出去,贝壳给予扶植的资金);

产品与系统开发费用:产品开发及平台建设维护费用;VR房源采集;

广告费用: 贝壳当务之急是提升平台流量,所以会重金推广,如社交软件推广,网站推广,线下推广(世界杯广告,地铁站海报)等。

付给经纪人佣金:ACN合作网络,保证不同经纪人只要在交易中有贡献,都会获得相应业绩,而不是以前那样只有最后成单的经纪人能够得到佣金。

2. 业务模式及利润来源:

贝壳相当于一个B2B平台,平台给商家带来流量、促进成交,以成交和服务进行收费。如提供VR房源服务,数据信息(楼盘字典)服务,链家系统的操作系统等等。

六、运营策略

1.设立品质租赁平台,开放真房源数据,全面覆盖个人及机构化运营的租赁房源,还设立了真房源门槛。

用户心仪的房子都已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全流程动态筛选,以确保贝壳平台所有房源真实存在、真实价格、真实在租,并且运营主体真实,使用真实图片。

目前,平台已吸引超过500家品牌公寓入驻,品质联盟启动,优客逸家 、龙湖冠寓、自如、魔方、美丽屋、You+、乐乎、同创、城家、湾流等10家品牌公寓成为首批联盟成员。

2.VR加持用户体验,以VR为卖点。这是VR技术第一次大规模运用在C端app上,带来了不少的关注度。

3.广告

现阶段贝壳的当务之急是获取流量,增加曝光。贝壳斥巨资在世界杯投广告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由下面的需求图谱可知,世界杯期间,贝壳找房的来源相关词,相关性强的有“贝壳找房和链家的关系”“斗鱼”“优酷”“世界杯”“qq邮箱”“百度”“贝壳找房的百度百科”。

“贝壳找房和链家的关系”“贝壳找房的百度百科”“百度”是因为贝壳来自于链家而且贝壳app与链家app页面展现同质化带来流量;“优酷”“世界杯”很明显是因为贝壳在世界杯上投了广告;而“斗鱼”可能是因为百度上关于斗鱼的报道页面都会有贝壳广告的原因;至于“qq邮箱”暂时没找到两者之间的关联。

贝壳产品笔试相关 

另一方面,贝壳找了王轩做代言,广告在各大地铁站都能看到,除此之外还找了Jeffery作为租房广告的代言人,Jeffery年轻人会比较熟悉,与租房0元入住这个活动的主要参与群体(大学生)高度重合。

参考文献:

虎嗅:《链家为什么一定要做贝壳?》

易观:《中国移动房产服务市场专题分析2017年H1》

百度指数:《关键词——贝壳找房》

贝壳租房:https://mp.weixin.qq.com/s/9PBdNI87ig7bh0PSYJaW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