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 逻辑卷管理器的创建
LVM 逻辑卷管理器的创建
解决硬盘分好区无法修改/调整硬盘分区大小的技术
LVM可以允许用户对硬盘资源进行动态调整
也就是解决硬盘分区灵活性调整大小的问题
pv :硬盘 、 物理卷(其实就是一块块容量无法改变的硬盘设备,原本有10G就是10G,无法变11G,也无法变9G,这是受物理特性的限制)
vg : 卷组 (其实就是多块的pv[硬盘]进行拼接起来构成更大容量的硬盘设备,举例:比如现在有2块的硬盘[pv],每块pv是10G,那么vg=2*10=20G,如果卷组不够大,则可以继续向里面进行添加新的硬盘进行扩容;如果卷组太大,浪费了空间,则可以进行对卷组进行缩小)
lv : 逻辑卷 (它是通过卷组的大小来进行具体的划分容量大小,也可以不划分,举例:可以把20G的vg不进行容量大小的划分,就直接当成一整个逻辑卷,也可以是将20G划分成2+5+6+7=20/5+5+5+5/1+2+3+…=20,要划分多少的逻辑卷是通过具体的需求来决定的)
综上:卷组是建立在物理卷之上,一个卷组可以包含多个的物理卷,而且在卷组创建之后也可以继续的向其中添加新的物理卷。逻辑卷是用卷组中空闲的资源建立的,并且逻辑卷在建立后可以动态的扩展或缩小空间。
现在我们来讲解LVM的部署
部署LVM时,需要逐个配置物理卷、卷组、逻辑卷
要对物理卷、卷组、逻辑卷进行配置,则需要记住配置它们的命令
这边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卷是没有扩容和缩小的功能的,因为物理卷的容量大小是受硬盘自身的物理属性所限制的。
现在来进行做实验
为了避免实验的冲突,可以将虚拟机还原成最初始的状态
在虚拟机中添加2块硬盘设备,不用特别大的硬盘容量,每块只需10G即可,但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则按实际需要进行添加。
添加完成后进行开启虚拟机,然后对我们新添加的2块硬盘设备进行如下的操作:
1、创建物理卷操作(这个操作可以理解成是硬盘设备支持LVM技术,或者说把硬盘设备添加到LVM技术可以用的硬件资源池中)
2、对这2块硬盘设备进行卷组组合,卷组名称可自己进行定义
3、根据需求把合并后的卷组切割成所需要大小的逻辑卷设备
4、把逻辑卷设备进行格式化成ext4文件系统(xfs文件系统不支持LVM技术,为什么不支持可以进行查阅具体的文档)
5、挂载
现在我们来具体的根据上述的5个步骤来进行实验
1、在创建物理卷之前,我们得先知道我们所添加的物理设备的名称(根据对硬盘设备的识别进行了命名,不了解的可以去看这块相关的知识点)
用ls命令来查看新添加的物理硬盘设备的名称,如下命令
然后对/dev/sdb /dev/sdc这2块新添加的硬盘设备让其支持LVM技术,即:
2、讲这2块设备添加到卷组中,卷组的名字可以自己定义
查看下卷组的状态信息
3、切割所要大小的逻辑卷设备(根据生产需求进行切割,此处为做实验,随便切割===200M)
切割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单位问题:
逻辑卷有2种计量单位:
①以容量为单位,例如:200M,这种需要使用-L参数
②以pe的个数为单位,例如50*4=200M,那么50就位pe的个数,需要使用-l参数(此处的4是根据PE size得知)
-n参数是对逻辑卷进行命名,名字可自定义
lvcreate -n lvname -l 50 vgname
或
lvcreate -n lvname -L 200M vgname
查看创建的lv逻辑卷信息lvdisplay
4、对创建好的逻辑卷进行格式化
注意:linux系统会把LVM中的逻辑卷设备存放在/dev设备的目录中(实际上是做了一个符号链接),同时会以卷组的名称来建立一个目录,其中保存了逻辑卷的设备映射文件(即/dev/卷组名称/逻辑卷名称)
mkfs.ext4 /dev/vgname/lvname
5、挂载
mkdir /guazaiDir
echo “/dev/vgname/lvname /guazaiDir exi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mount -a
df -h 查看挂载信息
命令总结:
ls /dev/sd*
pvcreate /dev/sdb /dev/sdc
vgcreate vgname /dev/sdb /dev/sdc
vgdisplay
lvcreate -n lvname -L 200M vgname或lvcreate -n lvname -l 50 vgname
lvdisplay
mksf.ext4 /dev/vgname/lvname
mkdir /guazaiDir
echo “/dev/vgname/lvname /guazaiDir ext4 defaults 0 0” >> /ext4/fstab
moun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