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笔记)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例如:中移动、中联通等。

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互联网交换节点。IXP常采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交换机,这些网络交换机都用局域网互连起来。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实际就是主机A和主机B上的进程进行通信。

通信方式:
1、客户-服务器(c/s、b/s):最传统的方式,浏览网页,发送邮件等。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2、对等方式(P2P,peer-to-peer):两台主机都运行着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的通信。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对等连接放方式可以支持大量对等用户(如上百万个)同时工作。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1、互联网核心向网络边缘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主机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
2、路由器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是核心部分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3、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把一个报文划分为几个分组后再进行传送。通常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成为一个报文(message)。
发送前,把较长的报文划分为等长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前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分组是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分组又称为“”,分组首部也称为“包头”。
分组在哪段链路上传输时才占用这段链路的通信资源,分组到达一个路由器后,先暂时存储下来查找转发表,然后从合适的链路转发出去。
电路交互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笔记)

计算机网络性能:
1.速率: 单位是bit/s活b/s、bps。一般指的是额定速率活标称速率,而非实际运行的速率。
2.带宽: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就是bit/s。
3.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的数据量。
4.时延: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5.时延带宽积:传播网时延和带宽相乘就得到传播时的时延带宽积。
6.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双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时间。
7.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有数据通过的。网络利用率是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信道利用里并非越高越好,信道或网络利用率过高时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七层结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五层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