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C2

理想光学系统

一、 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理论 

1. 公理和推论

1.1 公理:任意大的空间、任意宽的光束都成完善像的光学系统

1.2 点对点成像:任意物点经理想光学系统都成(唯一的)完善像点:物像共轭

1.3 线对线成像:若物像空间皆为均匀介质,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均为直线,即直线的成像是直线

1.4 面对面成像:平面成像是平面

1.5 光轴上物点的共轭像点必然在光轴上;轴外物点成像必然位于同一子午面内;过光轴的任意截面(子午面)成像性质相同;垂直于主光轴的物平面,其共轭像面必然垂直于光轴

1.6 垂直光轴的平面物与其共轭平面像必然是几何相似,具有相同的(垂轴)放大率

1.7 仅需少数条件即可完全确定一个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全部成像性质

两对共轭面的位置及其放大率工程光学C2

②一对共轭面的位置及其放大率,加上两对轴上共轭点的位置。

工程光学C2


二、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1. 像方焦点:无穷远轴外物点的共轭点;平行光入射时的像点;l=-∞,U=0

2. 物方焦点:无穷远轴外像点的共轭点;平行光出射时的物点;l'=+∞,U'=0

3. 物(像)方主面: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交点所在垂面,垂轴放大率β=1

4. 物(像)方焦距:f(f')=h/tanU(tanU')


三、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1. 图解法求像

1.1 典型光线和性质

①  平行于光轴的光线,经系统后必经过像方焦点;

②  过物方焦点的入射光线,经系统后平行于光轴;

③  倾斜于光轴入射的平行光束,经过系统后出射光束交于像方焦平面上的一点;

④  自物方焦平面上一点发出的光束,经系统后成倾斜于光轴的平行光束出射。

⑤  共轭光线在一对主面上的投射高度相等

1.2 作图方法

轴外物点运用①②

轴上物点可以通过轴外物点求得,也可通过①④或②③

2. 解析法

2.1 牛顿公式(沿轴线段以光学系统的焦点为起算原点)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2.2 高斯公式(沿轴线段以光学系统的主点为起算原点)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2.3 焦距关系与理想光学系统拉赫公式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3. 多个光组理想光学系统传递公式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四、 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

1. 轴向放大率

工程光学C2

1.1 牛顿公式和高斯公式

工程光学C2 ,  工程光学C2&工程光学C2

1.2 有限距离

工程光学C2

2. 角放大率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3. 三个放大率关系

工程光学C2

4. 节点(过节点的入射光线经系统后出射方向不改变)

4.1 节点定义

工程光学C2

4.2 节点性质

工程光学C2

4.3 节点位置(n≠n')

工程光学C2


五、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工程光学C2

1. 组合物像方焦点位置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2. 组合焦距大小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3. 光焦度

3.1 定义

工程光学C2

(单位:屈光度)

焦距以米为单位,屈光度1D焦距1m;常用镜片度数=100*屈光度

反映光学系统的会聚或发散本领的数值。

工程光学C2

3.2 处于同一介质(f=-f')

工程光学C2

3.3 薄透镜

工程光学C2

4. 焦点及主面位置

4.1 焦点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4.2 主点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5. 光学间隔

工程光学C2

6. 正切计算法

6.1 传递公式

工程光学C2

6.2 计算公式

工程光学C2

7. 常见光组

7.1 远摄型光组

f'>(d+lF'),焦距大于工作距离(筒长),像方主面位于系统之

工程光学C2

7.2 反远距型光组 

f'<lF',焦距小于工作距离,像方主面位于系统之

工程光学C2

7.3 望远系统(无焦系统,f1'>f2')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望远镜倒置:扩束器(f1'<f2')

7.4 视角放大率

远处物体经系统所成的像对眼睛张角的正切,与该物体直接对眼睛张角的正切之比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7.5 显微镜系统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六、 透镜

1、透镜的构成与分类

两个折射面——两个单独的光组 

工程光学C2

2、透镜——两个折射球面的成像公式

2.1 透镜焦距,光焦度公式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

正透镜 φ>0, 负透镜φ<0

工程光学C2

2.2 透镜的焦点和主点

工程光学C2

3. 透镜成像图

工程光学C2

工程光学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