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

供应链要么是预测驱动,要么是订单驱动。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订单驱动,比如小姑娘在网上买衣服,她得给商家下订单,这是基于她预测未来自己会穿这衣服。不过看看她的衣橱,有多少件衣服买来后就再也没碰过?很简单,小姑娘预测失败了呗。要说区别呢,就是对预测风险的承担,订单是供应链双方力量博弈的结果,由弱势一方承担预测的风险。但往往因为能力更差,没法把预测做得更好,最后造成积压或短缺。

预测驱动也叫推式供应链,订单驱动也叫拉式供应链。实践中,供应链既没有百分之百的退,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拉,每条供应链都是推拉结合,如下图所示: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
先根据需求预测推到一定地步,以获取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响应速度;再由客户订单拉动,以满足差异化的需求,并降低风险。从本质上来讲,供应链成本和速度的决定性因素是推拉结合。

按库存生产模式下,推拉结合点设在成品层面,即按照预测来生产成品,客户需求一来就可立即满足;按订单组装模式下,推拉结合点设在半成品层面,按照预测在组件、模块等半成品层面建库存,客户订单一到,就按照客户需求来组装;对于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设计,推拉结合点更加后移,设在零部件、原材料层面,先按照预测来准备原材料、零部件,再按照客户订单要求来生产、设计。每个推拉结合点都有库存。凡是建库存,不管是成品、半成品还是原材料,都离不开需求预测。

为什么要预测?答案很简单:供应链的响应能力有限,或者说,在响应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有限。所以,缩短供应链的响应周期,提高供应链的响应能力,是提高预测准确度、更好地匹配需求与供应的关键。

需求预测是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先根据需求历史做个基准预测(数据),然后搜集销售、市场、产品经理、高层管理等的意见(判断),修正预测。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整合了历史数据和专业判断的预测错的最少。这样就提高了首发命中的概率,也就是说,增加了供应链第一道防线的胜算。总体而言,SKU越多,意味着需求预测、库存计划越依赖历史数据,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高。

需求预测可以分解成两部分:存量和增量。简单地说,存量就是经常性的业务量。比如开了个小饭馆,每天中午大概有50人来吃饭,这就是存量。增量是变化的部分,比如附近的公司办活动,要多订30份盒饭,对这个小饭馆来说就是增量。“从数据开始”指的是存量,“由判断结束”指的是增量。

有数据的没判断,有判断的没数据,这就注定需求预测是个跨职能行为。但凡跨职能的任务,如果任由单一职能来完成,得到的注定是次优化的解决方案。企业的挑战就是在需求预测上没有有效跨职能协作,结果要么是计划,要么是销售单一职能做预测。这里的原因并不是难,而是复杂。

对于新产品、新项目的需求预测,人们总是说没数据可参考,言下之意是不得不靠销售、产品经理给个预测。其实,人们习惯性地把“没有准确的数据”等同于“没有数据”:数据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而且我们并不需要多准确的数据才能做预测。“从数据开始”并不意味着你得有多完美的数据,把问题分解的足够细,用一些蛛丝马迹的信息,配以简单的假设,照样可以得到足够好的预测。

对于需求预测来说,数据分析一定要和业务判断相结合,离开了判断,数据往往没有意义,经不住业务推敲,分析的结果自然是误导的。“由判断结束”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这数字看上去有没有道理。要知道,直觉告诉你有问题的数据,八成有问题。

计划和销售的视角不同,双方看待问题的层面不同。计划天然地着眼全局。他们在预测产品需求时,考虑的是所有的客户、所有的地区。而销售呢,特别是一线的销售,则习惯于着眼具体的地域、具体的客户。这两个职能的关注点不一样。所以,要求销售做判断,一定要把需求预测分解到适当的层面,针对特定的产品,找到合适的人来做判断。如果判断主要集中在销售大区层面,那就分解到销售大区;如果得依赖地上跑的销售,就得分解到客户,再找到对应的销售。

需求越频繁,客户就越分散,需求的客户集中度就越低,计划就越可能通过需求历史,适当结合产品管理、市场营销等判断来做预测,而不需要项目驱动,依赖一线销售提需求。作为计划职能,要能够标识那些需要销售提供判断的产品,这里就是那些有“大石头”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