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学习(三):python基本数据类型
1. 几个概念
1.1 表达式
- 概念:1+1,2*4 类似数学公式的东西,是由数字、算符、数字分组符号(括号)、自由变量和约束变量等以能求得数值的有意义排列方法所得的组合
- 特点:表达式不会对程序产生实际性的影响,仅仅用于计算一些结果,交互模式下会直接输出结果
- 如何让表达式产生影响呢?打印print(1+2),输出的就是3
1.2 语句
- 概念:一个语法上自成体系的单位,由一个词或句法上有关联的一组词构成
- 特点:语句的执行一般对程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交互模式下不一定输出语句的执行效果
1.3 程序
- 概念:由一条一条的 语句和一条一条的表达式构成
1.4 函数
- 概念:函数就是一个语句,为了完成特定的功能
- 举例:xxx()、print()
- 函数的分类:
- 内置函数(内建函数):Python语法规定存在的函数,直接调用即可,官网可以查询
- 自定义函数:由程序员自主常见的函数,当需要完成某个功能时,就可以去调用,以关键字 def 开头,函数名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 函数的2个要素:
- 参数:如def functionname( parameters ):其中括号中parameters的内容表示函数的参数,可以一个或多个,多个要用英文逗号隔开
- 返回值:并不是所有函数都有返回值
2. 标识符
先了解Python语言的八大组成,这八个组成在所有语言中基本通用,只不过不同语言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编程思想是一样的:关键字、标识符、注释、变量和数值、运算符、语句、函数、序列
2.1 关键字
- 概念:Python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标识符,即所谓的关键字,是python已经使用的了,所以不允许开发者自己定义和关键字相同名字的标识符
2.2 标识符概念
- 概念:开发人员在程序中自定义的一些符号和名称,如变量名、函数名、类名等
- 组成:数字、字母、下划线
- 规则:
- 可以包含数字、字母、_,如name1、name_1,但不能以数字为开头:
1name - 不能使用关键字和保留字作为标识符:
print = 123
- 可以包含数字、字母、_,如name1、name_1,但不能以数字为开头:
- 命名方式:
- 驼峰命名法:
小驼峰命名:第一个单词以小写字母开始,第二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如:myName
大驼峰命名:每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如MyName - 下划线命名法:用 ‘_’ 连接所有的单词,如get_url
- 驼峰命名法:
3. 基本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指的是变量的值的类型,即可以为变量赋哪些值
3.1 整数和小数
- 整数:int,如a = 1,b = 100,c = 999,一个整数非常大,可以使用下划线来分割
- 小数:float,如a = 0.1,b = 6.66
- 注意:运算中有浮点数,返回的结果类型就是浮点型
3.2 布尔值和空值
- 布尔值:True、False
- 布尔类型实际上也属于整型,True相当于1,False相当于0
- 空值:None,即空值
4. 变量
4.1 变量的概念
- 概念:计算机内存中的一块区域,通俗地讲,变量就是给数据起个名字
- 命名规则:符合标识符的命名规范,如,a=3,相当于标签a贴在了对象3上面
- 注意:两个对象相等 ≠ 两个对象是同一个对象,何解?
- 结果
- 结果
5. 字符串
5.1 字符串的概念
- 概念:是由数字、字符、下划线组成被一串单引号或者双引号包裹在内的一串字符
- 注意
- 单引号和双引号不能混合使用,会报错
- 单引号和双引号不能混合使用,会报错
- 当我们输入以下内容时也报错了,这是为什么呢?
- 原因在于解释器分不清哪两个引号是一对
- 解决方法:
- 改成双引号的字符串
- 改成双引号的字符串
- 使用转义字符
- 解决方法:
5.2 转义字符
- 概念:是一种特色的字符常量,以反斜线""开头,后面跟这一个或几个字符
- 含义
- \t:制表符,即tab键
- \n:换行符
- \:表示 \
- ':表示 ’
- \ ":表示 "
- r’’:表示原始字符串,意思是引号里面什么符号都没有意义
5.3 长字符串
- 概念:又叫文档字符串,用三重引号’’’ ‘’'来表示一个长字符串,可以换行,也可以保留字符串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