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嵌入式之 实时时钟RTC

工程可见Github <传送门>


一、RTC基础

RTC 和 51中的外置芯片DS1302都是差不多的。

1、RTC初识

STM32内部有一块特殊区域,叫做备份区域,该区域包含了RTC核心模块和备份寄存器两部分。

RTC 模块主要由 APB1 接口和一组可编程计数器组成(RTC 核心部件),如图所示。其中 APB1 接口部分(图中蓝色框内)用来实现 CPU 通过 APB1 总线和 RTC 寄存器相互通信;RTC 核心部分(图中红色框内)由一个 RTC 预分频模块和一个 32 位可编程计数器组成,这部分运行在后备区域(图示灰底部分)。

蓝桥嵌入式之 实时时钟RTC

2、RTC 的时钟源 ——RTCCLK

RTCCLK 可以通过备份域控制寄存器(RCC_BDCR)来选择其时钟源,可以分别用
HSE/128、LSI 或者 LSE 作为 RTC 时钟源其中 HSE 是高速外部时钟。

通常HSE 采用的是 8MHz 的外部晶振,同时该时钟同样也是系统时钟源;
LSI 是低速内部时钟,由 STM32 内部 RC 振荡器产生,频率为 40KHz,该时钟源受环境影响较大;
LSE 为低速外部时钟,需要外接频率为 32.768KHz 的晶振,LSE 是一个低功耗且精准度相对较高的的时钟源。

当系统主电源关闭时,HSE 无法工作,而如果采用 LSI 作为 RTC 时钟源,一方面精度相对较低,另外一方面会有相对大的功率消耗,所以大多数情况下 RTC 的时钟源是采用 LSE,LSE 的晶振的负载电容要求为 6pF

3、RTC预分频器

RTC 预分频模块包含了一个 20 位的可编程分频器,可以通过对预分频装载寄存器
RTC_PRL 配置,实现 RTCCLK 时钟信号分频,每经过‘N+1’个时钟周期输出一个计时时间为 1 秒的 RTC 时间基准 TR_CLK,如上图中左侧红框所示。

如果在 RTC_CR 寄存器中设置了相应的允许位(SECIE 位),每个 TR_CLK 周期 RTC 会产生一个中断。通常情况下,用户是将 RTC 时间基准配置成 1 秒,因此这个中断也常被称为秒中断

RTC_DIV 是一个只读寄存器,它的作用是对输入的 RTCCLK 进行计数,当计数值与预分频寄存器中的值相匹配时,输出 TR_CLK 信号,然后重新计数。用户可以通过读取 RTC_DIV 寄存器,获取当前的分频计数器的当前值而不停止分频计数器的
工作。当 RTC_PRL 或 RTC_CNT 寄存器中的数据发生改变后,RTC_DIV 会由硬件重新装载。

4、32 位的可编程计数器

RTC 核心部分的第二个模块是一个 32 位可编程、向上计数的计数器,可以通过两个 16位的寄存器(RTC_CNTH 或 RTC_CNTL)访问。此计数器以 TR_CLK 时间基准信号进行计数,计满后溢出,并且产生溢出标志位。当 TR_CLK 的周期为 1 秒时,计数器从 0 到溢出大概需要 136 年。

计数器按照 TR_CLK 周期累加外,同时与用户设定的 RTC 闹钟寄存(RTC_ALR)的时间比较,一致则产生闹钟标志,如果此时开启中断,则会触发中断。

二、RTC操作

1、读RTC寄存器

由于RTC核心部件位于后备区域,虽然RTC的寄存器读写由APB1接口完成,但是APB1接口在系统电源掉电时是停止工作的。由于 RTC 核心部件和 APB1 接口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他们使用不同的时钟源,当发生以下三种情况时,会导致时钟不同步。

(1)发生系统复位或电源复位
(2)系统刚从待机模式唤醒
(3)系统刚从停机模式唤醒
当发生以上三种情况,读写 RTC 相关寄存器之前,必须首先检测 RTC_CRL 寄存器中的RSF 位,确保此位被置 1,即 RTC 核心部件和 APB1 两者时钟同步,检测库函数为:void RTC_WaitForSynchro(void);

2、配置RTC寄存器

当系统复位后,对后备寄存器和 RTC 的访问将被禁止,这是为了防止对后备区域的意外写操作。因此在配置 RTC 模块前应先设置寄存器 RCC_APB1ENR 的 PWREN 和 BKPEN位,使能电源和后备接口时钟,代码为: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PWR | RCC_APB1Periph_BKP,ENABLE);

使能后备区域时钟后还要使能电源的寄存器 PWR_CR 的 DBP 位来取消后备区域的写保护,代码为:PWR_BackupAccessCmd(ENABLE );

设置 RTC 时钟源为 LSE 之前要先等待 LSE 时钟启动,保证 LSE 时钟正常起振。启动LSE 时钟代码为:

RCC_LSEConfig (RCC_LSE_ON);
While(!RCC_GetFlagStatus (RCC_FLAG_HSERDY));//设置后需要等待启动

LSE 时钟起振成功后才可以设置 RTC 时钟源为 LSE 时钟并使能 RTC,由于 RTC 使用的时钟源与 APB1 总线时钟并非同一时钟源,因此两者的时钟信号并不是同步的,需要等待 RTC和 APB1 时钟同步。

RCC_RTCCLKConfig (RCC_RTCCLKSource_LSE);//选择 LSE 为 RTC 设备的时钟
RCC_RTCCLKCmd (ENABLE );//使能
RTC RTC_WaitForSynchro();//等待同步
RTC_WaitForLastTask();//等待更新结束

以上操作完毕后,就可以配置 RTC 寄存器,配置过程如下:
(1)查询 RTOFF 位,直到 RTOFF 的值变为’1’
(2)置 CNF 值为 1,进入配置模式
(3)对一个或多个 RTC 寄存器进行写操作
(4)清除 CNF 标志位,退出配置模式
(5)查询 RTOFF,直至 RTOFF 位变为’1’以确认写操作已经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对 RTC 任何寄存器的写操作,都必须在前一次写操作结束后才能继续进行。可以通过查询 RTC_CR 寄存器中的 RTOFF 状态位,判断 RTC 寄存器是否处于更新中,仅当 RTOFF 状态位是’1’时,才可以写入 RTC 寄存器。配置完毕后需要清除 CNF 标志位(即退出配置模式)才算配置完成,否则无法更新 RTC 寄存器,这个过程至少需要 3 个RTCCLK 周期。

RTC_WaitForLastTask(); //查询 RTOFF 位,保证上一次操作完成。
RTC_EnterConfigMode(); // 进入配置模式
/*配置 RTC 寄存器代码*/
RTC_WaitForLastTask(); //查询 RTOFF 位,保证上一次操作完成。
RTC_ExitConfigMode(); //退出配置模式
RTC_WaitForLastTask(); //查询 RTOFF 位,保证上一次操作完成。

二、主要代码

三、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