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知识理解(一)
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
1、大数据: 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2、云计算: 例如百度云盘提供的云计算服务;
3、人工智能:帮助我们完成相关人物;
一般的开发框架:客户端(人工智能)->服务端(云计算)->数据端(客户端)。
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Python语言
1、机器学习:是一种多领域交叉学科,是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法;
2、Python语言,一种面向对象的动态编译语言,是一种解析性语言。底层开发语言为C语言;
3、人工智能分为:软件人工智能(如:网络机器人)和硬件人工智能(如:实体机器人)。
三、Python语言
1、变量和数据类型
Python中变量没有具体申明,只需要赋值就可以使用。Python中数据类型不需要首先申明定义。
变量:变量是编程中操作数据的基本单元,可分为:数字变量、文本变量等。
常用的数据类型:数字类型、字符串、 元组、列表、字典等
2、数字类型:整型、实型、布尔型
可以通过type(a)来查看a的类型。
3、字符串:表示方法:单引号、双引号、三引号;
三者的区别:
4、算数运算符:“+”、“-”、“*”、“/”、“//”取整、“**”取幂(如a**b,表示a的b次方)、“%”取余;
5、比较运算符(又称关系运算符):“==”是否相等、“<”小于、“>”大于、“!=”不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6、赋值运算符:“=”、“+=”、“-=”、“*=”、“/=”、“//=”、“**=”;
7、逻辑运算符:“and”、“or”、“not”,返回值为True或者False;
8、字符串切片:主要是在Python语言中对字符串进行切割获取相应数据的技术功能。
格式:[start:end:step];
说明:
1)[:]、获取所有的数据;
2)[start:]从start开始的数据(如a[2:]);
3)[:end]表示从开头到end-1的数据(如:a[:5]);
4)[start:end]取从start开始到end-1的数据;
5)[start:end:step]表示以step步长从start到end取数据。
9、字符串运算符:字符串的表示‘…… ’或者“ ……”或者‘‘‘……’’’
字符串变量的取值和赋值:
1)“+”:作用为字符串链接;如:s=s+m,链接a和m;
2)“*”:重复输出字符串;如:a*2,重复输出2遍字符串a;
3)“[ ]”:通过索引获取字符串中字符;如h="abdcdf",其中a的索引为0,b的索引为1等,则h[0]为a,h[1]为b:
4)“in”:是否包含。如f=“d”,print(f in h) 返回值为True;
5)“not in”:不包含。如f=“s”,print(f not in h) 返回值为True;
6)“\n”:
10、转义字符:定义为“\”加字符来实现特殊功能;
1)“\”出现在尾行:实现续行;
2)“\\”:实现字符串显示反斜杠符号
3)“ \' ”:单引号;
4)“ \a ”:响铃;
5)“ \b ”:退格;
6)“\000”:实现空值;
7)“\n”:实现换行;
8)“\t”:横向制表;
9)“\r”:回车。
11、if判断语句
12、列表:定义为可以存储多个数据。list=【“数据1”,“数据2”,“数据3”】·,列表的几种操作:添加、插入、删除
13、for循环结构:
1)、语法结构: for 变量 in 集合:
循环语句;
else:
结束语句;
2)、列表循环显示:range()返回序列数据
14、元组:元组是Python中一种数据类型,同list类似,可以存储多个数据。不同点:列表可以增加删除修改,但元组不能。
15、while循环:
while(逻辑表达式):
循环语句;
else:
结束语句;
16、字典:Python中一种数据类型,是存储键值对数据集合。键:属性名称,值:数据。
语法结构:字典名称={“键1”:“值1”,“键2”:“值2”,“键3”:“值3”};
字典的读取:a=字典名称[“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