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MPLS初见
LDP,最常用的标签分发协议
MPLS 一种转发方式的革新,解决了VRF虚拟路由转发(分割路由器)“track”的问题,利用标签直接转发数据,也就是出现了一种标签路径,类似于隧道(有封装,源目确定)
一、LDP的邻居状态机制
标签分发:上游对下游分发标记,即控制层面的路由通告方向
LDP分配标签参考的CEF表,CEF中所有的路由都各分配一个标签,形成一个binding表,
表中有路由前缀以及本地分配的标签(local binding),还会把从邻居收到的关于该路由的标签也放置进去(remote binding,中有邻居id及邻居分配给该路由的标签)
这里的路由前缀一定是严格匹配一致性的;10.1.1.0/24 与 10.1.1.1 完全不一样
二、MPLS
MPLS中路由在传递过程中不能汇总(原因如上,如果路由传递过程中掩码发生变化,标签路径断裂无法发送数据),不能改变其掩码。如果底层是OSPF那么OSPF的回环地址最好写成32的主机地址
MPLS负载均衡
如果出现负载均衡会有两个标签,两个下一跳,两条标签路径,但实际上MPLS只会走一条(底层有基于流的负载均衡算法,如果流路径(或算法选择的标签路径)断裂,数据无法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