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心率表,教你一秒钟知道自己的心率

之所以要关注心率是因为只有关注心率才能让运动更有成效。因为对于不同的运动,对心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人想高效减肥,那么跑步时就要保持在减肥心率区间,这时候燃脂效率才更高,而不是心率越高越好。而如果想跑马拉松提高耐力,那就需要强度更大的抗乳酸跑和间歇跑了,这时候就需要更高的心率了,否则达不到目的。

心率强度决定心率对应的运动效果

不用心率表,教你一秒钟知道自己的心率

看下图对应目标和年龄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率吧!

靶心率与运动目标的关系

不用心率表,教你一秒钟知道自己的心率

 

没有心率表,搭脉有麻烦,那就告诉你一个简单快速的方法:PRE指数。

RPE是瑞典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加纳·博格(Gunnar Borg)于1970年代创立的,主要针对的是成年人,把运动强度分成1~20个不同等级。“1”是不做任何努力,“20”是极度努力,一般使用的范围是从“6”开始。在运动中,使用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打分。

不用心率表,教你一秒钟知道自己的心率

有没有觉得眼熟?像不像我们小学自然课里学过的风力等级感受表?

不用心率表,教你一秒钟知道自己的心率

20-60分钟持续运动的强度分三种方法对比

对有经验的跑者而言,RPE就是一种不看手表就能判断当前运动强度的辅助手段。不同强度的RPE分值乘以10,可以粗略的估算相当于当时心率值,所以使用范围是从6开始的。如RPE为15时,心率约为150次/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规律在年轻人中比较适用,年纪越大,这种推算越不准确。

所以通过跑步时的感觉与这个指数对应起来就可以很好的评估自己的心率了,是不是一秒钟就能知道自己的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