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子说乌镇

原文地址:迷子说乌镇 (来自@轻博客) 作者:不碰南墙的上证兼廊

一直很想把我所了解的乌镇曝出来,但一直很懒,所幸今天有心情有时间,也许混乱,将就看ba~

 

乌镇分东西南北四条主要街道,那边的街又叫栅,所以东栅就是东大街,西栅就是西大街,依此类推。因为乌镇的建筑格局偏阴,潮湿,墙壁多涂成黑色,按照当地的说法,黑色就是乌,所以叫做乌镇。关于乌镇阴冷这一点去过的同学应该都有体会,同一天,在乌镇觉得冷,在西塘却会觉得温暖,按照我的推测,要么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同,要么是计算了房子的排列方向与阳光的照射角度,乌镇要的就是阳光照不到街道,邪恶呀~~~

 

现在去玩最多的就是东栅,这里是最早开发出来的区域,似水年华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题外话:当年我也是受了这部片子的蛊惑才去的乌镇,发现上当,其实刘若英和黄磊走来走去就那么一条街,好多场景还是在绍兴拍摄的)。东栅的外墙是经过装修翻新,东栅与西栅相比,优势在于保留了原住民,所以去玩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老人坐在门口或者屋里发呆,去乌镇玩很少见到当地的年轻人,因为他们都出去打工了,原因我会在后面介绍。

 

西栅是将原住民全部强行迁出,推平,然后重建,我04年去的时候还专门跑过去看了一下,巨大的工地空旷荒凉,这样跟一个具有江南风情的度假村有什么区别么?所以,我再也没有去过西栅,后来刘若英还为西栅做了广告,重建之后建筑很漂亮,但失去了人气。

 

小镇就是要住在当地的人家才好,可以看到当地的生活习惯,可以尝试融入,运气好还可以蹭饭,当然,如果你交一点钱,就吃得更加心安理得。以前,我在西塘就有固定的蹭饭人家,到了饭点儿,直接冲到人家的厨房去,拿个大碗装满米饭,然后把喜欢的菜都夹到碗里,搅啊搅啊,再然后,就学着当地人那样搬个板凳坐到门口,看着来往的游人吃饭,这感觉太舒服了。不少游客以为我是当地人,找我打听路,打听各种事情,哈哈~ 后来,我又带了青岛的特产去送给那个阿姨呢~迷子说乌镇

图片里这个马屁灯应该是叫“壁照”,算是东栅的景观,因为只有领导来视察或者有电视台摄影之类的事情才会开,所以当地人将此灯称为马屁灯。不得不承认,开了这种灯之后的东栅整个笼罩了一层朦胧的美丽,超梦幻,我运气好,赶上了一次,若是没有马屁灯,乌镇里面的小巷子只是隔了几米有一盏白色小灯,这种氛围就非常适合上演乌镇的远古传说--大首,也就是gui,而且东栅住宿的游客非常稀少,想像一下,在空无一人的窄小巷子里,灯光幽暗,月光惨淡,怕了没?

迷子说乌镇

 

南大街和北大街都是未经翻新的老房子,在这里,你能看到乌镇最真实的样子,残破冷清。图片上这个两洞三天算是一个景点,蹲下从某个角度,两个门洞可以看到三片天。这边游客也很少,街上零零散散有几个卖东西的店,相对东栅来说,便宜很多。当然,如果有三轮车夫带着你走一趟,你买到的东西他们都能拿到回扣,所以,如果想自己去转,就让三轮车夫送你到路口,不过三轮车夫还有讲解的,无论真假,能听到不少故事呢,自己衡量~

 

但是,相对漂亮拥挤繁华的东栅,我还是更喜欢南大街,我喜欢原汁原味的本色模样。不过,听住在南栅的当地人说,那边最终也是要拆掉的,快了……

 

现在我就来回答东栅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和晚上住宿游客很少的原因。乌镇的镇长也是乌镇旅游局的局长,并兼任省长的秘书长,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这一套官衔,所以,镇长同志的权利非常之大,简直……(此处省略500字)

他制订了东栅的发展方向:当地人不能随便开店,想开店的都要找他审批。这样的优点是乌镇的街道店铺少,没有满目皆商的场景;缺点是店铺少、东西卖的贵,饭难吃还死贵。当地老百姓没有办法从火爆的旅游业中挣钱,所以年轻人包括中年人都外出打工挣钱了

 

这点跟西塘刚好相反,现在的西塘是满大街的店,不限制开店富了老百姓。但是很多人跟我说,这种店铺满街的西塘跟她们想像的不一样,找不到那种感觉了,但我欣赏这种让百姓先富起来的形式。还有一点,乌镇的人大都非常拜金,不像西塘的人那般朴实,真诚的待人好,我不喜欢乌镇,人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回到乌镇东栅来说,店铺少,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私人开办的旅馆,只有公办酒店,这就导致住宿费巨贵,还记得似水年华里刘若英住过的那个非常别具风格的房间么,没有独立卫生间,非旺季,300一天,宰人不见血。因为镇长针对东栅制定的策略就是这样,让大家白天过来看看,看完走人,不要住。当然,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走在路上,会有人偷偷问你,要不要住宿,你就可以选择偷偷住下,住宿费只要几十,但晚上的游客还是少。我当时的住宿就是在网上找了一个网友推荐的当地人家,偷偷的混进去,弄得像做贼一样,无语

 

乌镇还有一个很霸道的规定,东栅当天的门票只能当天用,就算你住下,第二天在镇里走着,就有保安过来查票,前一天的票不能用,又要买新的,谁愿意啊,乌镇的保安非常牛X,满大街的查票,很少能有人混一天的

 

当然,现在西栅是非常鼓励住宿的,但我不喜欢住这种满是游客的度假村,在哪里都可以建的,青岛都能建一个,很容易不是么,失去了原住民的西栅,像一个徒有其表的绣花枕头,失去了古镇最原始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