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和new String的区别及StringBuilder拼接字符串
String和new String的区别
String s=“abc”;
String s1=“abc”;
String s2=new String(“abc”);
String s3=new String(“ABC”);
上述代码中,
String s=“abc”;会在String常量池中创建一个字符串"abc",引用s指向常量池中的"abc"。只创建一个对象。
String s1=“abc”;会首先在常量池中查找是否有"abc"这个对象,上一步中已经创建所以有,会直接将这个对象的地址赋给s1;
String s2=new String(“abc”);会首先在常量池中查找是否有"abc"这个对象,已经创建所以有,然后在堆中新建一个字符串"abc",并将其引用赋给是s2。也只创建一个对象。
String s3=new String(“ABC”);会首先在常量池中查找是否有"ABC"这个对象,如果没有,会首先在String常量池中创建一个字符串"ABC",然后在堆中新建一个字符串"ABC",并将其引用赋给是s3。创建两个对象。
所以s和s1都指向String常量池中同一个对象。而s2和s3指向在堆中不同的两个对象,虽然他们值相同,但地址不同。
String s=“a”;
String s1=s+“b”;
编译期间会检测到两个字符串对象"a"和"b",在加载时直接在常量池创建两个字符串对象"a"和"b",而String s1=s+“b”;编译器不知道s1为多少,在运行时对象才会被创建,
而运行String s2=“a”+“b”;这段代码时,编译器可以直接算出s2为"ab",所以在加载时,常量池中只会有字符串"ab",而"a"和"b"不会创建。
通过javap.exe 反编译也可以验证。
采用String进行字符串拼接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如下代码所示。
jvm虚拟机在运行这段代码时,会在常量池中创建一个字符串"0",而进行字符串拼接时,会首先在堆中new 一个StringBuilder对象,然后通过它的append方法追加拼接的字符串,生成新的字符串。然后通过toString方法new 一个String类将新字符串赋值给它。所以其实这一步会生成两个对象。每一次循环都会产生很多个无用的String对象以及StringBuilder对象。
而将变量str声明为StringBuilder类型时,其实底层的容器是数组结构,而且默认生成的长度为16,所以前15次循环不会创建新对象(初始化赋值占了一个长度),当第16次循环时,长度不够了,str会调用StringBuilder类的数组扩容方法,通过长度2+2新建一个数组容器(新的数组长度为34)并将之前数值复制进去然后通过append方法添加新的字符串。所以第16次执行完也会产生一个无用的StringBuilder对象,当容器又满时,在新建一个长度为342+2=80的容器,之后过程类似。
为什么StringBuilder效率高呢?
因为采用String每一次循环都会生成新的对象,结束后只有最有一次赋值才是有用的对象,所以会占系统资源,并且每次都新建对象也更耗时间,而垃圾回收机制是自动启动的,无法控制,可能循环结束,都没有启动,就算启动也会好系统资源与时间去处理大量无用的对象。而StringBuilder创建的对象很少,所以效率更高,占内存也小,GC回收的垃圾对象也很少。
所以在开发时尽量使用StringBuilder进行字符串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