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层
链路层
一、以太网
1、标准
IEEE802.3I(标准以太网):10M/s
IEEE802.3U(快速以太网):100M/s
IEEE802.3Z(千兆以太网):1000M/s
IEEE802.3ae:10Gb/s
2、报文类型
报文就是协议发出的数据;
广播报文:理解为一个人通过广播喇叭对在场的全体说话,通话效率高,信息一下传递到全体。只能在同一子网内传播。一对全体。
单播报文:理解为单独对另一个说话。信息的接受和传递只在2个节点之间进行。一对一。
多播报文:理解为一个人对多个人说话(不能是在场的所有人),一对多,这样能提高通话效率,在现实生活中多播设备非常少,网上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特别适合多播方式。
3、MAC详解
mac就是物理网卡提供的mac地址。物理地址(网卡地址)就是mac地址。
一共48bit 前24位是厂商号(厂商向IEEE申请的厂商号),后24位是厂商分配的号。
a、Linux下查看mac
ifconfig命令
HWaddr(硬件地址)后面就是max地址,用“:”分割。
b、Windows下
ipconfig/all
物理地址后面就是,用“-”分割。
c、网络设备的mac
dis int e0/0/0
每隔4位用“-”分割,而Windows是每隔2位用“-”分割。
4、mac和ip的关系
mac地址和网卡是一对一绑定的,网卡一出厂,mac地址就写死在硬件里了。不能改动。
ip地址可以随意更改的
mac相当于身份证,不能更改;ip地址相当于车票,可以随意购买更换。
当然mac其实还是能改的,有软件可以改,不过只是在逻辑上更改,是在系统上改了,网卡上是没改的,如果重新插入一个电脑中,还是会显示网卡原先的mac地址。
5、以太网的帧结构
前导信号:8bit,从物理层的比特流传导到链路层,让链路层知道这是个数据帧。8个连续的01010101。
目的mac地址:目标的地址
源mac地址:自己的地址
类型:type字段,为了隔离广播风暴,增加了vlan。上层的协议类型。
数据:最小是46,最大1500;小于46,交换机会丢掉;一共不能小于64。大于1500的话,在特殊环境,会比较大,如果大于的话可以分片。
FCS:校验数据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