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开发学习笔记3-了解单片机引脚功能

单片机引脚介绍

51单片机的引脚图如图所示
嵌入式开发学习笔记3-了解单片机引脚功能
单片机中的引脚主要包括:
1)电源线和时钟信号线共4根
VCC,GND–电源和地+5V电源供电
XTAL1(19脚)–时钟振荡器输入端
XTAL2(18脚)–时钟振荡器输出端
2)控制线4根
RST–复位信号,晶振工作后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复位CPU
ALE–地址锁存信号访问外部存储器时该信号锁存低8位地址;无RAM时,ALE为晶振6分频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从程序存储器中读取指令或数据时,该信号有效
EA–程序存储器有效地址,EA=1从内部开始执行程序;EA=0从外部开始执行程序
3)I/0口线32根
MCS-51系列单片机P0、P1、P2、P3共32位,对应芯片的32根引脚
有关其内部电路在前篇博客转载–了解单片机IO口中有了详细介绍

I/O口功能介绍

P0口(39-32脚)

P0.0-P0.7统称为P0口,在不接片外存储器与不扩展I/O口时,可作为准双向输入/输出口,在接有片外存储器或扩展I/O口时,P0口分时复用为低8位地址总线和双向数据总线

P1口(1-8脚)

P1.0-P1.7统称为P1口,可作为准双向I/O口使用,对于52子系列,P1.0和P1.1还有第二功能,P1.0可用作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脉冲输入端T2,P1.1可用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控制端T2EX

P2口(21-28脚)

P2.0-P2.7统称为P2口,一般可作为准双向I/O口使用,在接有片外存储器或扩展I/O口且寻址范围超过256字节时,P2口用作高8位地址总线

P3口(10-17脚)

P3.0-P3.7统称为P3口,除作为准双向I/O口使用外,还可以将每一位用于第二功能,而且P3口的每一条引脚均可独立定义为第一功能的输入输出或第二功能,P3口的第二功能如下表:

引脚 第二功能
P3.0 RXD 串行口输入端
P3.1 TXD 串行口输出端
P3.2 INT0 外部中断请求0请求输入端
P3.3 INT1 外部中断请求1请求输入端
P3.4 T0 定时/计数器0计数脉冲输入端
P3.3 T1 定时/计数器1计数脉冲输入端
P3.6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信号输出端
P3.7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出端

:由于技术原因,此处有部分功能未加上面符号,可对照下方图片进行学习
嵌入式开发学习笔记3-了解单片机引脚功能

ALE/PROG(30脚)

地址锁存有效信号输出端,ALE在每个机器周期输出两个脉冲;在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期间,可作为对外输出的时钟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

PSEN(29脚)

片外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当从外部程序存储器读取指令或常数期间,每个机器周期该信号两次有效,以通过数据总线P0口读回指令或常数。在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期间,PSEN信号将不出现

RST/VPD(9脚)

RST即为RESET,VPD为备用单元,该引脚为单片机的上电复位或掉电保护段,当单片机振荡器工作时,该引脚上出现持续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以实现复位操作,使单片机回复到初始状态。上电时,考虑到振荡器有一定的起振时间,该引脚上高电平必须持续10ms以上才能保证有效复位

EA/VPP(31脚)

EA为片外程序存储器选用端,该引脚有效(低电平)时,只能选用片外程序存储器,否则单片机上电或复位后选用片内程序存储器,对于片内含有EPROM的机型,在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作21V编程电源VPP的输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