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次点击,30秒创建连接器,Ta竟然做到了!
作者:Ruma Sanyal
Informatica混合集成平台产品市场总监
根据“互联网世界统计”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6月,全世界约有45亿人实现了互联互通。在最近的印度之旅中,我深有感触。无论您身处何方,都会发现某种形式的连接性。即使是在那些最贫困的地区,您也会看到安装在临时性住所屋顶上的卫星天线。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连接性在本质上是一种非常基本的需要——仅排在水、食物和住房之后。
站在商业角度,企业也同样如此,技术推动了连接性的需求,您需要与您的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建立某种联系。企业通常由使用各种移动设备的移动办公团队组成。他们需要随时随地访问数据和文件并开展协同工作。合作伙伴希望通过一种相类似的方式参与协作,例如:共享客户数据,发送发票,为联合营销活动协同处理文档等。
为什么连接性如此重要
从技术角度看,连接性的概念很简单。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它并不容易实现。作为概念,技术连接性是指两个系统之间“通信”的能力,比如本地Oracle数据库与某种SaaS应用(如Salesforce)之间的“通信”。这非常重要,因为有大量客户数据存储在Oracle数据库中,而Salesforce需要访问这些数据。并且如果Salesforce中发生了客户数据的更新,更新信息需要“传递”给Oracle数据库并保存下来。
如果把这种系统交互次数翻上好几倍呢?我们想象一下:在一个企业中,众多的SaaS应用、本地ERP系统、本地数据库和客户应用之间需要发生多少次交互?再加上防火墙之外的合作伙伴的本地系统和云端系统;并且,您可能还有很多错综复杂、有待连接的其他各种系统。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所有这些系统的不同软件版本和版本弃用情况,以及增加新的合作伙伴、兼并与收购的情况,看起来就像一团乱麻。
由于连接性看上去不是那么黑科技,它甚至不被看作是某种技术创新,更别说是新潮技术了,因此,IT人员不想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应用开发人员也不愿意费心处理。问题是,谁来做这件事?大家就期待着IT厂商们能提供开箱即用的连接器产品,这类产品有时也被称为适配器。它们需要像乐高积木一样易于拼装并连接到不同的系统。
服务连接器就是那一剂良方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能够提供给客户的开箱即用连接器的数量是有限度的,如果我们的客户需要连接一个机密系统或自定义应用,我们该怎么办?我和我们的产品经理Sorabh Agarwal聊起了这个问题,一如既往,他对我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服务连接器。如果您有一个自行开发的或基于第三方API的应用,而且没有专门设计的连接器,Informatica云应用集成(Informatica Cloud Application Integration)就会提供一种连接器的定义方式。您可以用不到30秒的时间创建“动态连接器”,既可以导入WSDL或Swagger API接口文档,也可以在网页表单中手工创建。只需几次点击就可以创建自定义的连接器,运作方式就如同本地连接器一样。
或者,至少如Sorabh所说,根本不用去购买这样的连接器。我过去曾经是一名连接器产品经理,那时我每次都要请工程团队为现有应用的新修订版本提供连接,他们回复说“最少要等3个月”,就这样把我怼了回去。Informatica如何在30秒内就能做到这一点?我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因此我开始尝试创建自己的服务连接器。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步骤,我创建的是一个“计算器服务”连接器:
① 登录到Informatica云应用集成(第1次点击)。
② 点击“新建”,然后点击“服务连接器”(第2次点击)。
③ 点击“服务连接器模式”,告诉系统是否要采用WSDL或Swagger工作方式(第3次点击)。如果系统显示有合适的API,用户既可以选择使用公共域提供的转换器,将他们的元数据定义转换成WSDL或Swagger的形式,也可以手工创建服务连接器。
④ 选择WSDL并点击“创建”(第4次点击)。
⑤ 添加连接器的名称、描述、WSDL网址,不要勾选验证框,并点击“下一步”(第5次点击)。
⑥ 点击“下一步”(第6次点击)。
⑦ 核对连接器的汇总信息,并点击“完成”(第7次点击)。
⑧ 点击“保存”(第8次点击)后,全部完成!
在收到系统提示的服务连接器信息后,我完成了全部工作,这些信息包括:“定义”、“行动”和“过程对象”标签。
“定义”标签定义了一些通用属性,例如服务连接器的连接属性。
“行动”标签定义了作为API定义组成部分的一些可用操作。
“过程对象”定义了使用的数据类型。我可以看到完整的连接器,包括:行动、输入和输出字段、参数类型、操作,每个要素都是自动定义的。
最后就是快速试用,以确保运行良好。我针对某项行动使用“测试”功能(参见下面的截图),并使用“测试设置”提供行动的适当输入集。
一旦确定了需要构建的对象,创建服务连接器的整个过程只需花费10秒钟的时间,之后就能在谷歌上找到所创建的计算器服务(作为网络服务存在,参见下面的截图)以及便利的WSDL网址。核对和测试工作再用去几分钟时间。就是如此简单!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距离“云上的成功”还有漫长征途。创建连接器,实现客户、合作伙伴及员工的“连接”还仅是这场“云上战”的其中一环。随着企业越来越重视混合云/多云环境的构建以及对于云战略的部署,制定一个整体的、专业的API策略将变会是更为关键的所在。
厘清数据管理思路,找到相应解决方案,这是企业正在面临的问题。那么对于新一代的企业用户,如何在没有IT协助下快速整合及利用散落的数据资源呢?企业数据目录又在企业自助分析中扮演着何种关键的角色?
想了解更多相信信息,请关注Informatica数据管理(微信号:Informatica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