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颠覆数据中心?!

谁来颠覆数据中心?!

谁来颠覆数据中心?!

     你知道吗,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每天生成的数据量达到4TB,而一个人每天最多生成1.5GB的数。这一数据量级上的差距说明什么?今天的世界,人工智能、5G连接、物联网等正成为驱动业务发展和创新的原动力。


英特尔预测,数据中心的流量每18个月将翻一番。面对数字世界的快速变化,一成不变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是不是也应该来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企业用户需要的是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更快速的存储和网络连接,以及更方便快捷且智能化的管理和运维。


这场数据中心的革命由谁来领导?8月22日,一年一度的“开放数据中心峰会”在北京举行,它把众人的目光再次吸引到大规模数据中心领域。整机柜这一新的服务器架构和交付方式将给数据中心这场革命带来什么样的启迪呢?


RSD指明方向?!


作为服务器领域创新的先行者,英特尔率先做出了尝试和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个方面。


第一,服务器处理器的革新。英特尔最新推出的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代产品。英特尔不仅在相关技术上大胆创新,而且从这一代处理器开始,英特尔改变了沿用多年的处理器产品命名规则。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群互联网业务拓展总监Jeff  Wittich表示,新一代的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是安全、敏捷、多云数据中心的基石,也是英特尔过去十年中在平台方面最大的进步。

谁来颠覆数据中心?!

该系列处理器专为可信的数据服务交付而设计,可为CSP(商业服务提供商)提供以下三大价值:第一,性能与效率的提升,提供最先进的计算核心,采用针对云负载进行优化的全新微架构,性能提升最高达1.65倍,虚拟机密度提高4.2倍,并将总体拥有成本降低65%;第二,敏捷和可信,专为数据中心设计,新的网格架构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延迟,可以满足不同工作负载的需求,同时集成多种英特尔独有的数据保护技术,提供硬件强化的安全平台;第三,实现了差异化的服务,将并行计算密集型应用的性能提升了倍,更适合安全/加密/压缩、虚拟化、内存数据库、深度学习,以及高性能计算中的建模应用。


第二,存储方面的创新。数据中心用户对于性能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英特尔最新推出的“傲腾”存储,其优势就体现在高性能和低延迟方面。Jeff  Wittich介绍说,英特尔“傲腾”固态盘(SSD)可以有效消除数据中心的存储瓶颈,支持更大、更经济的数据集,加速应用,降低数据中心的整体拥有成本。


第三,网络连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更快的处理器平台和更高性能的存储,需要同样敏捷的网络将它们连接起来。而英特尔在硅光技术方面的突破有可能重新书写数据中心的历史。硅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更高速的长距离数据传输,消除网络瓶颈,同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提高数据中心整体架构的性能。


第四,英特尔在计算、存储、网络方面的创新,需要一个新的平台将其高效、经济地整合在一起,而英特尔整机柜设计(RSD)这一基于行业标准的架构当仁不让。RSD从根本上改变了数据中心建设、管理和扩展的模式,以软件定义基础设施和云化的方法提高了数据中心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Jeff  Wittich指出,英特尔RSD拥有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针对每个工作负载把物理硬件资源池中的系统动态地组合成更高效的配置,而这种“组合”的能力让数据中心管理员摆脱了手动对硬件进行重新分区的繁重工作,在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利用率较低时,可以轻松地重新分配这些资源。举例来说,基于RSD,低延迟的英特尔“傲腾”存储和基于FPGA的定制加速器等“高价值”的资产可以按照最优化的配置按需采购,并可以得到充分共享。


英特尔RSD 采用了现代开放式 RESTful API 标准,使得用户不会被某个厂商的专有解决方案锁定。借助开源的英特尔RSD参考软件,OEM厂商可以在API标准之上提供自己的创新和差异化。华为、浪潮等服务器厂商都推出了基于RSD的服务器。


据悉,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的天蝎Scorpio服务器工作组基于英特尔Purley平台开发了Scorpio 2.0参考板。此板卡兼容Scorpio天蝎标准,并使用两个CPU插槽,支持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和每个服务器板卡最多16个DDR4 DIMM插槽(每个处理器 8 个DIMMs)。


天蝎标准是一个硬件的标准,而英特尔RSD是一个逻辑架构,定义了API和管理标准,让设备更好地实现互联互通。两者是互补的关系,可以非常好地融合在一起。


RSD机会很多?!


随着计算能力、数据存储规模,以及网络流量的大幅增加,资源池化、弹性、软件定义等成为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趋势。英特尔RSD针对计算、存储、网络资源进行解耦、动态池化和重构,不断提升数据中心资源池的利用效率,兼具灵活、经济、开放、易控四大特性。


英特尔希望重塑数据中心,而基于资源池化理念的英特尔RSD指明了未来数据中心的演进方向。英特尔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携手,基于英特尔RSD快速部署资源池,提升网络承载能力,推动了电信运营商的云化部署,同时也为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重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谁来颠覆数据中心?!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群互联网业务拓展总监Jeff Wittich


举例来说,中国联通携手英特尔、九州云99Cloud和云达科技有限公司启动了基于英特尔RSD的概念验证(POC)测试项目,旨在探索下一代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架构技术,同时验证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和RSD在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和功能,以及利用RSD技术和OpenStack开源云操作系统构建下一代云数据中心架构解决方案的可能性。目前,第一阶段的验证和测试工作已经完成,中国联通接下来还计划在RSD的硬件资源重构、裸机多品牌管理、NFV等方面进行验证和测试。


目前,全球的许多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尝试以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为抓手,以网元云化部署、SDN等方式构建下一代的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基于英特尔RSD的解决方案,不仅能提供基于标准的管理接口,更具有高效、便捷、高可扩展等特点,可以方便地进行功能和产品集成,因此成了构建电信级NFV基础设施的理想选择。“英特尔RSD代表了未来数据中心构建和部署的方向。通过凝聚产业链的力量,构建开放生态系统,英特尔正不断促进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开发和应用,重塑数据中心架构,加速数据中心的转型。”Jeff  Wittich表示。


除了电信运营商是英特尔RSD的“吃螃蟹者”以外,Jeff  Wittich认为,只要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用户,比如私有云或者混合云建设,都可以从RSD中受益。在美国,一些银行、保险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级客户都开始尝试基于RSD构建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另外,像基因、生物等行业希望借助新技术提高业务部署效率和应用灵活性的客户,也适合采用RSD。英特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自己的数据中心里也部署了RSD。


“无论是国外客户还是中国客户,大家对于计算、存储、网络的需求是一样的。尤其是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里,大家面临的挑战十分类似,机遇也相同。”Jeff Wittich表示,“如果说有差异,那就是中国的数据中心用户对于节能减排、绿色数据中心的重视程度更高,特别是中国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大型数据中心客户。因此,我们也会与中国云服务提供商合作,希望在节能减排方面有更多的创新。”




谁来颠覆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