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公开课-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学习记录5-采样和插值

本片对应视频16-19节 讲义第五章

Ш函数的引入

斯坦福大学公开课-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学习记录5-采样和插值
现在有一个函数如上图左所示,如果要把它周期延拓至无穷远如上右图,可以写出Pρ(x)的表达式为:

Pρ(x)=k=P(xkT)=k=P(x)δ(xkT)
(利用δ的位移性质)
还可进一步写为:
P(x)k=δ(xkT)

于是将k=δ(xkT)定义为Ш函数,一般将周期T写为p,因此有
Шp=k=δ(xkp)

容易理解,Шp函数包含了无穷多个δ函数,每个δ函数之间的间隔为p,因此Шp也可被表示为:

Шp=k=δkp

Ш函数的功能

在上面看到了将一个函数P(x)Шp做卷积,得到的是将P(x)往无穷远处延拓的函数Pρ(x),因此Ш函数可以使一个函数周期化。
这是Ш函数卷积的作用,那么现在来考虑Ш的乘法:

f(x)Ш(x)=k=f(x)δ(xk)=k=f(k)δ(xk)

注意到这个求和式中的每一项都是δ函数乘上了一个系数,从上一节就可以看出,对于δ函数乘上一个系数直观上不会影响它的表达式,但是在它被用作分布作用于测试函数上时,这个系数就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因此Ш函数与一个函数f(x)做乘法,会将f(x)的在x=k时的所有函数值都记录在了结果的那个求和式中,因此Ш函数的乘法完成了对函数f(x)x=k处的采样。对于Шp(x)f(x)Шp(x)=k=f(kp)δ(xkp),它将所有x=kp时的函数值记录下来,即对f(x)在所有的x=kp处的采样。

总结一下:Ш函数用作卷积时,实现了对目标函数的周期延拓;用作乘法时,实现了对目标函数的采样。

有的时候会用到Ш(px),它的表达式为:

Ш(px)=k=δ(pxk)=k=δ(p(xkp))

由δ的拉伸特性,可得:
δ(p(xkp))=1|p|δ(xkp)

因此:
Ш(px)=k=1pδ(xkp)=1pk=δ(xkp)=1pШ1p(x)

由此也不难得出:
Шp(x)=1pШ(xp)

Ш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首先来看泊松求和公式:

k=Ff(k)=k=f(k)

这个式子看上去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它是可以证明的:
g(t)=(fШ)(t)=k=f(tk)
现在来考虑g(t)的傅里叶级数:

g(t)=n=Cne2πint
Cn=01e2πintg(t)dt=01e2πintk=f(tk)dt=k=01e2πintf(tk)dt

换元:设u=tk得:
k=01e2πintf(tk)dt=k=kk+1e2πin(u+k)f(u)du=e2πinuf(u)du=Ff(n)

因此Cn=Ff(n),代入傅里叶级数:
g(t)=n=Ff(n)e2πint
又有
g(t)=(fШ)(t)=k=f(tk)
因此
n=Ff(n)e2πint=k=f(tk)

t=0得:
n=Ff(n)=k=f(k)=k=f(k)

这就是泊松求和公式的证明。
有了这么一个公式,来考虑Ш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依旧利用分布的做法:

<FШ,ϕ>=<Ш,Fϕ>=k=Fϕ(k)=k=ϕ(k)=<Ш,ϕ>

因此FШ=Ш,即Ш函数的傅里叶变换是它本身。
而对于Шp=1pШ(1px) 由傅里叶变换的拉伸特性,得
FШp(x)=1p·pFШ(px)=Ш(px)=1pШ1p(x)

因此可以看到Ш函数的间隔越大,其傅里叶变换的间隔越小。

采样定理

前面提到了卷积有一个应用——低通滤波,将信号中低频成分保留,高频成分除去。如果一个信号本身就只含有频率范围为[0,p2]的成分,那么就称该信号的带宽为p

采样定理:对于带宽为P的信号,以1p为间隔采样,如果能获取所有的采样点f(kp),就可以得到该信号在任意点处的值。

这又是个看上去非常不可思议的东西,那么下面来证明:
由于信号的带宽是有限的,如果对其做周期延拓Ff(s)Шp,应该满足

Ff(s)=Πp(Ff(s)Шp)

等式两边同时做傅里叶逆变换:得
f(t)=F1(Πp(Ff(s)Шp))=(F1Πp)(F1(Ff(s)Шp))=
(psinc(pt))(f(t)·F1Шp(t))=(psinc(pt))(f(t)·1pШ1p(t))
(psinc(pt))(f(t)·1pk=δ(tkp))=k=(sinc(pt))(f(kp)·δ(tkp))
=k=f(kp)(sinc(pt)δ(tkp))=k=f(kp)(sinc(p(tkp)))

上式表明,如果已知所有的f(kp),对它们做插值就可以求出f(t)。(t为任意值)

对采样定理的认识

为了方便,取p=1,则采样定理的公式变为:

f(t)=k=f(k)sinc(tk)

先来看sinc(tk)的性质:由帕斯瓦尔定理:
sinc(tm)sinc(tn)dt=(e2πisnΠ(s))(e2πisnΠ(s))¯ds
=e2πis(mn)Π(s)Π(s)ds=1212e2πis(mn)ds

显然当mn时,上式为0,当m=n时,上式为1。也就是说当sinc(tm)sinc(tn)是正交的。
再看f(t)sinc(tk)的内积:

(f(t),sinc(tk))=f(t)sinc(tk)dt=Ff(s)F(sinc(tk))¯ds
=Ff(s)e2πiskΠ(s)¯ds=Ff(s)e2πiskΠ(s)ds=1212Ff(s)e2πiskds
由于f的带宽为1,因此
1212Ff(s)e2πiskds=Ff(s)e2πiskds=f(k)

因此f(t)sinc(tk)的内积就是f(k)
好了,现在重新来看采样定理的这个式子:
f(t)=k=f(k)sinc(tk)

其中sinc(tk)(k=0,±1,±2,±3,)是一组正交基,而f(k)f(t)sinc(tk)的内积,即f(t)sinc(tk)上的投影!也就是说采样定理实质上和傅里叶级数一样,都是将函数看做无限维的向量,然后取了一组维数为无穷的基,将原函数分别投影在了这一组基上!

采样定理的注意事项

采样定理要求能够获取所需要的无穷个采样点的信息,实际情况肯定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为现实世界中的信号在时间上是有限的,在频率上也是有限,但是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个信号是不可能同时在时域和频域上都受到限制的。
假如信号在频域上受限,即满足:

Ff=Πp(Ff)
因此
f(t)=psinc(pt)f(t)

sinc是无限延伸的,因此f(t)也是无限延伸的。
也就是说实际情况与数学理论是存在矛盾的,这就是下一章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内容了。

还有一点就是采样定理中p的选取问题,推导的时候是选取p就为带宽,但是实际情况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信号的带宽,如果说采样的p选取低于带宽,就会导致混叠现象;如果高于带宽,不会影响最终计算的正确性。具体可看讲义和课程,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