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总结——基础命令部分(一)

1、 文件系统:一个可被挂载的数据为一个文件系统。
主要介绍Linux默认的文件系统Ext2。

(1) 文件系统特性:
a. 磁盘分区需进行格式化,因为每种操作系统所设定的文件属性和权限并不相同,
为了存放这些档案所需的数据,因此需要将分割槽进行格式化,以成为操作系统能够利用的文件系统格式;

b. 每种操作系统使用的文件系统并不相同,比如说,Windows 98以前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的文件系统是FAT,Windows 2000以后的版本都使用NTFS文件系统,Linux则使用Etx2文件系统。

(2) Ext2系统:将档案权限与文件属性(拥有者、群组、时间参数等)存放在inode区中,将实际数据存放到data
block区块中。另外,还有一个超级区快(superblock)会记录整个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inode与block
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等。
每个inode与block都有编号,这三个数据的意义如下:
a. Suoerblock:只有一个,记录整个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inode与block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以及
文件系统的格式与相关信息等;
b. Inode:记录档案的属性,一个档案占用一个inode,同时记录此档案的数据所在的block号码;
c. block:实际记录档案的内容,若档案太大时,会占用多个block.

由此可知,如果能找到档案的inode的话,那么就自然会知道存放档案数据的block
号码,当然就能读取档案的数据了,这种数据存取方法称为索引式文件系统。

2、 Linux下文件层次结构
Linux总结——基础命令部分(一)
(1) 文件类型:
a普通文件:以 .h .c .cpp .txt等为后缀名的以及可执行文件;
b.目录文件:即我们熟悉的文件夹。目录是用于保存其他文件的节点号和名字的文件。目录文件中的每个
数据项都是指向某个文件节点的链接,删除文件名就等于删除与之对应的链接。
c.链接文件:分为软链接和硬链接;
软链接:可以看作是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inode节点里存储着源文件存储路径,可以让你快速链接
到目标档案或目录;若删除源文件,文件即失效;
创建方法:ln –s source(源文件名) target(链接文件名);

硬链接:多个档名共用一个inode,硬链接只是在某个目录下新增一笔档名链接到某个inode节点的记录而已。
所以若删除源文件,文件依旧存在,只是链接数减一,依然还可以通过另一个档名来读取文件。
创建方法:ln source(源文件名) target(链接文件名);
注: a.不能对目录文件创建硬链接;
b.不能在不同文件系统的文件间建立链接,因为inode是当前文件分区中的索引值,是相对于
当前分区的,不能跨越文件系统。
d.管道文件:主要用于进程间通信;管道文件和一般文件有所不同,管道文件有大小限制,实际上管道是
一个固定大小的缓冲区,在Linux中该缓冲区大小为一页即4k字节;管道中,读取进程可能比
写进程快,当所有当前进程数据被读取时,管道变空。
e.设备文件:linux将外设看作一个文件来管理,用户使用外设就像使用普通文件一样。设备文件存放在
/dev目录下,用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来区分指定的外设,主设备号说明设备类型,次设备
号说明具体指哪一个设备;eg: /dev/fd0
主设备号:fd是软盘驱动器;次设备号:0是软盘驱动器编号
/dev目录下有大量的设备文件,主要是块设备文件(如磁盘)和字符设备文件(如打印机、终端)。
(2) 根目录下的各子目录的作用
/home:所有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bin:命令所对应的可执行文件;
/etc:系统的配置文件; /etc/inittab 设定系统的启动模式
/proc:虚拟目录内存的映射;
/root:超级管理用户,root用户的家目录;
/dev:所有的设备文件;
/lib:系统使用的库文件;
/usr:系统安装的软件;

注:文件,除了本身包含的内容以外,还包含“管理信息”,包括文件的创建/修改日期
和它的访问权限;这些属性被保存在文件的inode节点中,它是文件系统中的一个
特殊的数据块,它同时还包含文件的长度和文件在磁盘上存放的位置。系统使用
的是文件的inode编号。Linux文件系统中的inode这个东西,是,当划分磁盘分
区并格式化的时候,整个分区划分为inode区和data block区这两个区,inode是
一个文件在文件系统中的唯一标识。

3、 文件属性
(1) 显示文件属性:ls –l –以列表形式显示;
(2) - 表示普通文件;d 表示目录文件;s 表示套接字文件;c 表示字符设备文件;b 表
示块设备文件;p 表示管道文件;l 表示链接文件;
(3) 举例说明文件属性显示
Linux总结——基础命令部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