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基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

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 设备管理目标: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方便用户使用

  • 设备管理功能:提供用户接口
           进行设备的分配与回收
           实现真正的I/O操作
           其他功能:管理缓冲区

  • I/O设备的类型:
    按使用特性分类:①存储设备 ②I/O设备
    按传输速率分类:①低速设备 ②中速设备 ③高速设备

  • 设备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控制一个或多个I/O设备

  • 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
    1.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2.中断控制方式
    3.DMA方式
    4.通道控制方式

  •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造成CPU极大浪费。
    CPU与I/O设备只能串行工作,整个计算机系统效率低下

  • 中断控制方式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 DMA方式
    所传送的数据是从设备直接送入内存的,或者相反。(在外设与内存之间开辟了直接交换数据的通路
    DMA传输数据步骤:
    1.一进程请求设备I/O,CPU把数据传输任务给DMA
    2.该进程阻塞,等待I/O完成
    3.DMA与内存进行数据传输
    4.传输完向CPU发中断完成信号
    5.CPU接受DMA中断请求,转中断处理程序
    6.数据传送完成,唤醒被阻塞进程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 I/O通道控制方式
    1.一进程提出I/O请求,CPU把数据传输任务交给通道
    2.该进程阻塞、CPU随即被调度给其它的进程
    3.通道按CPU发来的启动命令,调用通道程序执行,外设在通道程序的规定下,与内存交换数据
    4.数据传输完毕,通道向CPU发送中断请求
    5.CPU响应中断,转中断处理程序,对I/O作善后处理,唤醒被阻塞的进程成就绪态。

  • 设备分配时应考虑的因素:
    1.设备的固有属性
    2.设备分配算法
    3.设备分配中的安全性
    4.设备无关性原则

  • 假脱机技术(SPOOLing技术)
    联机情况下实现的同时外围操作的技术。
    SPOOLing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①输入井和输出井;②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③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④井管理程序。

  • SPOOLing系统的特点:
    1.提高了I/O的速度
    2.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
    3.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 假脱机打印机系统:逻辑上的共享

  • 缓冲的四种类型:单缓冲、双缓冲、多缓冲(环形缓冲区)、缓冲池

  • 磁盘的结构:扇区、柱面、磁头、磁臂

  • 物理地址形式:磁头号(盘面号)、磁道号(柱面号)、扇区号

  • 固定头磁盘、移动头磁盘

  • 磁盘访问时间:①寻道时间TsT_s ②旋转延迟时间TτT_τ ③传输时间TtT_t

  • 磁盘调度:根据用户磁盘I/O指令指定的柱面位置,来决定请求执行顺序的调度
    目标:尽可能减少寻道时间,即减少移动臂的移动距离

  • 先来先服务(FCFS)
    优点:对各进程公平
    缺点:①随机访问模式,无法对访问进行优化
      ②平均寻道距离较大,响应时间高,降低设备服务的吞吐量
    适用于请求磁盘I/O的进程数目较少的场合。

  •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
    优点:与FCFS相比,系统设备吞吐量高,响应时间低
    缺点:对用户请求的访问机会不是均等的,对中间磁道服务好,内外两侧磁道服务差,导致响应时间幅度变化很大。

  • 扫描(SCAN)算法(电梯算法)
    优点:由于优先考虑磁头的当前移动方向,基本克服了SSTF的缺点,吞吐量大,平均响应时间小。
    缺点:由于是摆动式的扫描,两边磁道被访问的频率仍然低于中间磁道。

在磁盘访问负荷较小的情况下,SCAN是最好的,而在中等以上负荷的情况下,CSCAN策略效果最佳。

  • 循环扫描(CSCAN)算法
    对扫描策略的改进,进一步减少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