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ensp)RIP实验
RIP协议简介: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是一种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用于自治系统(AS)内的路由信息的传递。RIP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数”(即metric)来衡量到达目标地址的路由距离。这种协议的路由器只关心自己周围的世界,只与自己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范围限制在15跳(15度)之内,再远,它就不关心了。RIP应用于OSI网络七层模型的网络层。各厂家定义的管理距离(AD,即优先级)如下:华为定义的优先级是100,思科定义的优先级是120。
RIP协议特征:
(1)不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版本1)采用组播224.0.0.9(版本2)
(2)路由最大支持跳数是16跳。
(3)度量值按跳跃技术。
(4)不能检测路由环路。
(5)配置简单,占用资源少。
(6)路由可用跳数15跳。
本次实验拓扑图:
我已将ip地址以及网络划分写在这张图上了。
(1)为PC1、PC2、PC3配置好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网关。
(2)配置路由器AR3
命令: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4.1 255.255.255.252
rip 1
version 2
network 192.168.1.0
network 192.168.4.0
(3)配置路由器AR1
命令就不在给出了吧,毕竟同上。
(4)配置路由器AR2
(5)打开查看路由器AR3的路由表
由该表得知配置成功
(6)PC1 ping PC2 和 PC1 ping PC3 和 PC2 ping P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