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CP/IP学习笔记--网络基础知识

一、网络基础知识

1、计算机使用模式的转变

年代 内容
20世纪50年代 批处理时代
20世纪60年代 分时系统时代
20世纪70年代 计算机间通信时代
20世纪80年代 计算机网络时代
20世纪90年代 互联网普及时代
2000年 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时代
2010年 无论何时何地一切皆TCP/IP的网络时代

2、OSI网络模型 与 TCP/IP模型的对比

OSI七层网络模型

TCP/IP四层概念模型  

对应网络协议

应用层(Application)

应用层

HTTP、TFTP, FTP, NFS, WAIS、SMTP

表示层(Presentation)

Telnet, Rlogin, SNMP, Gopher

会话层(Session)

SMTP, DNS

传输层(Transport)

传输层

TCP, UDP

网络层(Network)

网络层

IP, ICMP, ARP, RARP, AKP, UUCP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数据链路层

FDDI, Ethernet, Arpanet, PDN, SLIP, PPP

物理层(Physical)

IEEE 802.1A, IEEE 802.2到IEEE 802.11


3、OSI参考模型各个分层的功能

层级 分层名称 功能
7 应用层 针对特定应用的协议
6 表示层 设备固有数据格式和网络标准数据格式的转换
5 会话层 通信管理
4 传输层 管理两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3 网络层 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
2 数据链路层 互连设备之间传送和识别数据帧
1 物理层 比特流与电子信号之间的切换
1、TCP/IP学习笔记--网络基础知识

4、搭建网络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

设备 作用
网卡 使计算机连网的设备
中继器 从物理层上延长网络的设备
网桥/2层交换机 从数据链路层上延长网络的设备
路由器/3层交换机 通过网络层转化分组数据的设备
4~7层交换机 处理传输层以上各层网络传输的设备
网关 转换协议的设备


5、术语与英文缩写总结

术语(英文缩写) 解释
WAN 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
TSS Time Sharing System,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的系统)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MAC地址 也叫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目的是为了识别连接到同一个传输介质上的设备
吞吐量 主机之间实际的传输速率
Hub 中继集线器或集线器
虚拟化 在有必要增减资源的时候通过软件按量增减的一种机制


6、一些重要协议

协议 所属TCP/IP模型层 作用
IP 互联网层 跨越网络传送数据包,使整个互联网都能收到数据;不具有重发机制,术语非可靠性传输协议
ICMP 互联网层 发送信息未到达对端目标地址时会返回给发送端异常通知
ARP 互联网层 从分组数据包的IP地址中解析出物理地址(MAC地址)
TCP 传输层 面向有连接的传输层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连接稳定但复杂
UDP 传输层 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适用于多媒体领域
HTTP 应用层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ML 应用层 超文本标记语言
SMTP 应用层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
MIME 应用层 拓展电子邮件的格式
FTP 应用层 File Transfer Prototol,用于文件传输,进行文件传输时会建立两个TCP连接
TELNET与SSH 应用层 用于远程登录
SNMP 应用层 TCP/IP中网络管理所使用的协议

7、7层通信实例:假设主机A的用户A要给主机B的用户B发送一封电子邮件:

1、TCP/IP学习笔记--网络基础知识

发送方从第7层、第6层到第1层由上至下按照顺序传输数据,而接收端则从第1层、第2层到第7层由下至上向每个上一级分层传输数据。每个分层上,在处理由上一层传过来的数据时可以附上当前分层的协议所必须的“首部”信息。然后接收端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首部”与“内容”的分离,再转发给上一分层,并最终将发送端的数据恢复为原装。


致谢

1、图解TCP IP》[第5版] 作者 (日)竹下隆史,等  译者 (日)乌尼日其其格

2、OSI七层协议模型、TCP/IP四层模型学习笔记

3、图解TCP/IP读书笔记(一)

4、图解TCP/IP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