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

目录

一、批判性思维基础

1. 概念

2. 相关技能

3. 断言

4.两种论证

5. 论证的结构

6. 影响批判性思维的错误观念

二、不清晰的表达

1. 模糊

2. 歧义

3. 抽象

4. 未界定术语

三、清晰的写作

论文写作

四、可信度

1. 评估可信度的两个层面

2. 判断可信度的一般准则

3. 专家意见

4. 可信度与媒体

五、通过修辞技巧进行的说服

1. 委婉语和粗直语

2. 修辞性定义、修辞性解释

3. 暗示

4. 加载问题

5. 闪烁其词

6. 贬抑

7. 嘲笑、嘲弄、讽刺

8. 夸张

9. 替代证明

10. 修辞类比

六、心理谬误

1. 源自愤怒的谬误

2. 诉诸强力的“论证”

3. 诉诸同情的“论证”

4. 诉诸妒忌的“论证”

5. 自负感

6. 使人负疚

7. 一厢情愿的思维

8. 同辈压力“论证”

9. 合理化

10. 众所周知

11. 主观主义谬误

12. 相对主义谬误

13. 转移注意力

七、关联性谬误

1. 诉诸人身

2. 因人纳言

3. 诉诸起源

4. 诉诸无知

5. 稻草人谬误

6. 滑坡论证

7. 错置举证责任

8. 不据前提的推理

八、假设性谬误

1. 非黑即白论证

2. 复杂问语

3. 以偏概全(特例概括)

4. 偶性谬误

5. 混淆因果

6. 窃取论题

九、歧义性谬误

1. 概念混淆

2. 构型歧义

3. 错置重音

4. 合举

5. 分举

后记


一、批判性思维基础

      批判性思维非形式逻辑+部分形式逻辑

1. 概念

审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

2. 相关技能

①区分理性的断言和情感的断言

②识别证据的不足

③洞察他人或自己论证的缺陷和漏洞

④发现信息及其来源之间的联系

⑤采取行动时考虑所有利益相关的主体

⑥清楚地表达论证及其语境

... ...

3. 断言

表达意见或信念

论证

为一个断言的真值提供理由

由前提和结论构成

P.S. 注意避免将论证与 解释或说服 混淆

论证:为了支持或证明结论

解释:指明某事物的原因

说服:赢得他人同意你的观点,可借助论证或其他手段实现

4.两种论证

①演绎论证:旨在证明结论

当不可能出现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的情形,论证是有效的

在有效演绎的基础之上若论证的前提事实上为真,则该论证是可靠的

②归纳论证:旨在支持结论

前提不证明结论但支持结论

P.S. 生活中的论证往往包含未表达前提,可试着通过上下文和语境帮助我们理解表达者的意图

5. 论证的结构

①线性结构

      e.g. ①->②->③

②协同结构

            任何一个理由不能单独推出结论,但与其他几个理由可协同推出结论

③收敛结构

各论据都分别证明或支持结论的得出,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对论点提供了更强的证明或支持

④复合式结构

批判性思维    

6. 影响批判性思维的错误观念

假定所有的价值判断都是主观的

混淆论证和解释

混淆论证和说服

混淆修辞与逻辑

二、不清晰的表达

会导致表达含混不清的四种主要原因:

1. 模糊

      概念所指的具体范围不清晰

2. 歧义

      语义歧义

            表达断言的语句中含有歧义的语句或短语

      组合歧义

            不能明确区分一个词语具体是指集合体还是集合体中的个别成员

      语形歧义

            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可以做两种或以上的解释

3. 抽象

      表达的内容不具体

4. 未界定术语

三、清晰的写作

论文写作

      1. 简明扼要并清晰地陈述论题,少说无关的话,关键性概念清楚明白

            讨论与对立方就论题产生的分歧,而不是只关注个人观点

      2. 表明对论题所持的立场

      3. 提供支持立场的论证

            前提和隐含前提应真实或至少是可接受的

            紧扣主题,重点突出,避免过于抽象

      4. 对支持相反立场的论证展开反驳

            反驳已知的对立观点,并对可能反驳自己的意见进行回应

四、可信度

1. 评估可信度的两个层面

      ①断言本身

不同断言本身的可信度有程度的区别

P.S. 断言缺乏内在的可信度:该断言与我们观察到的或我们已知的(背景信息)或其他可信的判断相冲突

      ②断言的来源

信息来源的可信度也有程度的区别

评价信息来源的可信度时,通常关注发布信息者与其提供的信息是否利益相关

      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我们的信任获益的人

      利益无关方:不以任何方式从我们的信任中获益的人

            P.S.

①尽管并非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想迷惑我们,也不是所有利益无关方都能给我们提供优质信息。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在相信利益相关方之前先相信利益无关方

②即便从可靠的信息来源接受相对可信的判断,也可能使我们陷入困境

e.g. 有资质的诚实专业人士也难免有过失,致我们要承担其后果

2. 判断可信度的一般准则

来自利益相关方的信息可信度低于其他渠道的信息

如果一个断言本身或它的来源缺乏可信度,那么就要对其展开质疑

3. 专家意见

①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专业能力

最为重要因素:教育和经验,其次是成就、声誉和职位等

P.S. 经验,最重要的是与当前问题有关的经验,仅有长时间从事于某工作的这一事实,并不等于对此拥有丰富的经验

多数人的观点并不等于正确的观点

最权威的专家也难免出错

④专家的判断所涉及的内容应该是他研究领域上的

⑤对待专家意见的合理态度

      同意最权威的观点,同时足够开放,在新的证据面前修正观点

4. 可信度与媒体

①*可能操纵信息

②媒体可能面临着*、广告商、所有者等力量的操纵

③互联网

      面对互联网来源的信息应该更加小心谨慎

五、通过修辞技巧进行的说服

通过语言表达情感的力量来进行说服

说服:试图让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

修辞:旨在影响他人信念、态度和行为时所运用的广义的语言技巧,也称为有倾向性的表达

1. 委婉语和粗直语

      委婉语:一种中性或正面的不引起负面联想的表达

      使用委婉语能让我们不直接讨论敏感话题或完全避开敏感话题

      e.g. 二手车(旧车)

      粗直语:用于影响听众或读者对某事产生负面态度,或减少可能引起的积极联想

      e.g. 死亡税(遗产税)

      实际上,遗产税的征收对象是继承人而不是死者

2. 修辞性定义、修辞性解释

      修辞性定义:运用诉诸情感的语言来表达或激起对某事的态度,与词典定义、约定定义、精确定义等不同,修辞性定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义,更适合叫做说服定义

      修辞性解释:貌似解释的修辞技巧,解释原因时带有情感倾向

      e.g. 他因过于谨慎而战败(他因缺乏勇气而战败)

3. 暗示

      运用中立甚至积极的语言暗示人们联想事情的反面

      一些相关的暗示手法

      ①意味深长的提及:发表言论别人正常情况下不会联想的事物,又故意省略重要部分而引起人们对之注意

      e.g. 女士们,先生们:我证明这场比赛中至少有一位对手不酗酒(不由得让人联想有选手酗酒)

      ②明褒实贬

      e.g. 在不少方面,他是称职的

4. 加载问题

      加载问题:也称复杂问语,一个问句中包含未经证明的或虚假的预设,或把两个问题合成一个问题

      e.g. 问题:“你一直这么喜欢**吗?”该问题中就假设了回答者喜欢**

5. 闪烁其词

      通过弱化的表达,来规避或化解风险的一种语言手段

      e.g. 支付高达12%的利息

      P.S. 当出现“大概”、“可能”、“也许”、“可能是”... ...就要评估一下是否作者或说话人在闪烁其词了,当然有时出现这些词语也可能是表达者出于职业操守的谨慎

6. 贬抑

      试图降低人物或事件的重要性及意义

      P.S. 贬抑最常见的词语:只不过是、只不过、所谓的、“...”、仅、然而、不过

7. 嘲笑、嘲弄、讽刺

      e.g. 呵呵呵

8. 夸张

      为了追求效果而加以夸大的判断(越过了强调的边界)。有时候即使拒绝了夸张,也有可能会受到相关基本判断的影响

9. 替代证明

      表明某个判断有据可查或有典可循、而又不具体指出所说的证据或典籍是什么

      关键词:据消息人士说、显而易见、你自己来判断吧、研究表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10. 修辞类比

      修辞类比:通过两个事物的相似性比较,是某事物显得优于或劣于它本身

      e.g. 中**头奖的概率小于被闪电击中的概率

      如何防止被一些有问题的比较的误导?

      思考:①是否遗漏了重要信息?②使用的是同一种比较标准吗?③比较项之间是可比的吗?④比较是否用了平均数表达?注意区分平均数和中位数

六、心理谬误

      诉诸情感或与情感诉求相关的谬误。实际上,也可以将本章节的内容归类的关联性谬误中。

1. 源自愤怒的谬误

      以愤怒代替理由和判断

愤怒不等于谬误,但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思维就变得容易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有:

      在实际并没有理由时就误以为已经获悉了愤怒的理由

      不能仅仅因为某事令人愤怒就认为它不正确。人们很容易误把愤怒的情绪当成引起愤怒的对象的证据——但愤怒只是一种情绪,并不是任何其他事件的证据

      由一件事情所引起的愤怒可能会影响我们对另一无关事件的评价

      源自愤怒的“论证”:由煽动性语言(或思想)加某种“结论”组成。在考虑问题时用愤怒替代了理由和判断,这是煽动者偏爱的策略

      因而,生活之中,我们要十分警惕来自电视、公众号、微博、门户新闻、浏览器推荐资讯等等媒介向我们传递的信息(煽动的、消极负面的、挑起社会对立情绪的... ...)

2. 诉诸强力的“论证”

      不正面陈述理由去论证某个观点成立或不成立,而是通过吓唬、威胁、恫吓、甚至武力,迫使人们去做某事或接受某种立场

当人们恐惧时,很可能就会盲从

P.S. 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警告并不是无关的,也不是威吓的手段

      对某件事情的担忧,还可能影响到对另一无关之事的评价

      e.g. 房产经纪人吓唬买房者:卖房者已经得到了其他要预约看房子的人,且很快就会出手

3. 诉诸同情的“论证”

      对某人所怀的怜悯之心使我们持对无关之事的某种立场

4. 诉诸妒忌的“论证”

      由于妒忌而对某人吹毛求疵,夸大某人的缺点

5. 自负感

      自负会使我们夸大自己的成就和能力,同时也会让我们易受阿谀奉承的影响

6. 使人负疚

      引起某人的负疚感以促使他决策是否该做某事

7. 一厢情愿的思维

      希望、渴望和厌恶也可能让我们偏离逻辑。当我们仅仅因为若某判断为真就令人愉悦(或不快)而接受(或拒绝)它时,就会犯一厢情愿的谬误

      e.g. **、“天上掉馅饼”骗术

8. 同辈压力“论证”

      渴望被人接受的心理,可能会促使我们接受某判断,并不是因为该判断本身的特点,而是因为接受它我们就会得到某些人的赞同(或避免与同伴意见分歧)。当我们试图利用这一点让别人这样做时,就犯了同辈压力“论证”的错误

9. 合理化

      用虚假的托辞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或利益,涉及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

      e.g. 史密斯先生决定在妻子生日当天买一台新桌锯,并说:“这桌锯不便宜,但你会高兴拥有它,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在车库里干活而不会妨碍你”

10. 众所周知

      诉诸公众的“论证”:仅以所有人或相当多人(这些人并非权威或专家)相信它为根据,力劝某人接受某个判断

      e.g. 美国大多数人相信上帝存在。但这并不能作为上帝存在的证据

      诉诸传统的“论证”:因为历来如此行事,所以要这么做。因为历来人们都相信,所以我们都要相信

      从逻辑上说,无法根据传统来证明某个判断或做法的合理性,更合适的做法是,通过探讨历来这么做的原因,或历来人们相信的原因等去评价某个判断或做法的合理性

11. 主观主义谬误

      主观上认为某事为真,就认为该事为真

12. 相对主义谬误

      一方面认为自己群体的道德观点普遍适用,同时又坚持认为该标准不适用于那些不接受该标准的群体(如此的自相矛盾)

13. 转移注意力

      故意引入新话题,转移了最初的要点

七、关联性谬误

      从语言、心理学上有关,但在逻辑上无关的前提出发进行推理,以致前提和结论不相干,故 “关联性谬误”又叫作 “不相干谬误”

1. 诉诸人身

      诉诸人身,通过对论敌的人格、品质、处境等的评价来论证那个人的某种言论为错误,或至少降低其言论的可信度

      ①人身攻击型(毒化井水)

如果A告诉你一些关于B的一些无关的负面信息(明确表达、旁敲侧击;直接否定某人与负面事件之间的关联),使你对B产生不良印象,你就倾向于拒绝接受B在你面前的言论

      ②处境人身攻击或人身保护(因人废言)

            通过论及某个人处于某个特定的位置,证明他的观点就一定对或一定错

      e.g. 某个记者不是出身在农村,因此就判断他关于农民、农村、农业所说的话完全不可信

      ③恶意诋毁

            给某人扣一些不合理的“帽子”

      P.S. 客观上若某机构或人的言行可信度不高(利益相关、或不是其研究领域的等等)时,这时别人如实地指出来了,通常可以视作提醒

2. 因人纳言

      把对一个人的积极评价直接转移到他的观点上,继而接受或支持他的观点

      e.g. 霍金是聪明的,因此接受或支持他的所有观点

3. 诉诸起源

      通过说某个理论、观点、事物的来源好不好,来论证该理论、观点是否成立,该事物是好还是坏

4. 诉诸无知

      断定某事如此的理由是 没有人、证据说过它不是如此

      e.g. 因为没有证据表明神不存在,所以神是存在的

5. 稻草人谬误

      为反驳对方的立场,而歪曲(夸张、概括、限制、引申、简化、夸大、省略、虚构等)对方的观点来反驳对方,或通过把某种极端荒谬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来丑化对方,使得被攻击的不是对方的真实立场(把稻草人当靶子)

      e.g. A: 建议删除宣言誓词中的“神”字眼,B: A他建议要消除整个宣言,快阻止他

6. 滑坡论证

      形式上表现为:如果允许X发生,Y就会随之发生。如果事实上没有理由表明“X会导致Y”,前述判断就是错误的

      当我们想到X,可能会马上想到Y,当这绝不意味着仅有X就一定会出现Y。认为Y必定紧随X,就是在进行滑坡论证。

      提出滑坡断言的人,有责任指出为什么前一个举措、行为等会导致后一举措或行为...

7. 错置举证责任

      不恰当地将举证责任分配给争议的一方

分配举证责任的经验法则(主要依据)

①初信度:最初面对一个断言时,粗略评判它对我们而言是否可信,这一评判取决于该断言和我们的背景信息有多大程度的一致性

初信度越低,提出断言的人,举证责任越大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举证责任置于对问题肯定的一方或认为某事物存在的一方

特定的共识、高风险情景或其他情景

8. 不据前提的推理

      指罗列了一些数据、命题,但他们与结论的推出没有关系,结论是不合逻辑地从那些数据、命题推出来的

      简单的说就是理由与结论无关,洋洋洒洒一大堆却与表达的结论没有逻辑关系

八、假设性谬误

1. 非黑即白论证

      在本来有其他合理选项的情况下,却要求人们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虚假的两难境地

      e.g. 美国:要么和我们一起防恐,要么就是我们的敌人

完美谬误:如果X不能完美地满足我们的目标,就应该拒绝X

2. 复杂问语

      一个问句中包含未经证明的或虚假的预设

把两个问题合成一个问题

P.S. 同前面提到的加载问题

3. 以偏概全(特例概括)

      e.g. 守株待兔

4. 偶性谬误

      日常生活中使用许多一般性概括或原则,表明在一般情况是怎样的,但如果把这些正常条件下为真的说法当做是在所有条件下为真,就犯了偶性谬误(以全概偏)的错误。偶性谬误错在了把一个在许多条件下不算误导的陈述句,当做是毫无条件地永远是真的。

      e.g. 人人生而平等(P.S. 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但一时间想不到合适的)

5. 混淆因果

      ①虚假原因:把偶然的巧合或现象的同时出现当做原因

      e.g. 各种迷信现象

      ②以先后为因果

      e.g. a.闪电之后常常接着打雷和下雨,所以,闪电是打雷和下雨的原因

             b.在xxx来之后,A的贵重物品就找不到了,所以肯定是被xxx偷走的

      尽管原因总在结果之前发生,但先发生的现象不一定就是原因,最多只能列为可能的原因,究竟是不是原因,还得做细致的调查工作

      ③因果倒置

      e.g. 某些疾病常常表现出某些症状,有些庸医经常把症状当做原因,不治病根,而只治那些症状

6. 窃取论题

      用论题或近似论题的命题做论据去论证论题

      ①重复论题

      e.g. 吃鸦片会令人昏睡,因为鸦片中有令人昏睡的成分

      ②循环论证

      e.g. (A和B推开巨石后发现下面有三大块金子,A: 拿起了两块金子,剩下的一块给了B)B: 为什么你拿两块我拿一块呢?A: 因为我是这次行动的领导者。B: 为什么说你是领导者呢?A: 因为我拿的金子是你的两倍

九、歧义性谬误

1. 概念混淆

      有意无意地用词语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去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e.g. 三个秀才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一个算命先生,让他算了一卦。算命先生双目微闭,伸出一个手指,没说话。三个秀才不懂什么意思,便问算命先生。但算命先生却摇摇头说:“此乃天机,不可泄露,日后便知。”

①三个都没考中,算命先生可以说一个都没考中

②三个都考中,算命先生可以说一个都不会不考中

③一个考中

④一个没考中

⑤孤独一生(P.S. 开个玩笑)

这里,算命先生就利用了“一”的模糊性,“一”能够把可能情况都枚举出来了,又怎么会“算”错呢?

2. 构型歧义

      e.g. 算命先生的另一种把戏... ...

3. 错置重音

      强调句子的不同部分,衍生出不同意义

      e.g. 全场五折                起

4. 合举

      把个体的性质当做是这些个体的汇集的性质

      e.g. 一辆公交车比一辆出租车油耗更多,推出所有公共汽车的总油耗量一定比所有出租车的总油耗量多

5. 分举

      有整体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整体中的每一个体也具有某种属性

      e.g.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推出每个美国人都是富人

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

好的思考和论证必然具有辩证性,即通过不同的对立的论证之间的竞争和对话,来得出最好结论(类似于数学中的最优解)。辩证性意味着全面性,它要求论证考虑问题的所有不同方面,对各个方面做公正的、批判的、综合的考察。辩证性的前提是引进更多的替代论证,使认识得以在竞争的环境中成长

批判性思维需要开放与竞争,应具有求真、公正的态度、能够发现开创不同的思路、立场、解释、行动方案并且公正评价它们、培养开放和构造替代论证的态度,这样才能避免偏见和保守

后记

本文只讨论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非形式逻辑部分,其他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道德、法律及美学推理未做介绍。文中大部分概念有给出定义和例子,当然,存在部分未给定义或例子的,可能由于:①容易理解 ②一时找不到贴切的例子或合适的定义 ③节省篇幅

写作目的:本文最初只是小编的一个阅读笔记,后觉得其中的一些概念或观点可能可以给其他人带来一些启发或有价值的思考,因而认真整理了一下原来的材料,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分享出来。欢迎读者结合自身经验和科学理性批判地阅读本文

事实上,关于批判性思维有很多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例如这种思维的意义、各种谬误与心理的联系、情绪表达与诉诸情绪的区别等等),但小编担心自己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发表一些不正确或容易让人误解的言论,故很多观点或问题未在文中提及、探讨,读者若有兴趣深入了解,可查阅相关书籍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批判性思维》(帕克、摩尔)、《逻辑学导论》(陈波)P.S. 若不是学校停了一天电,小编可能不会专门抽出时间去看那本盖了一个月厚厚尘埃的《批判性思维》(#惭愧不已(^^;))

若文中有其他不足之处(例如错别字、逻辑矛盾、观点不够客观等),欢迎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