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1)小说看人性
我是从小在古典知识里长大的,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三言二拍、镜花缘聊斋八仙过海民间故事传说,早在小学就囫囵吞枣过了。
记忆里看的第一部武侠电视连续剧就是《射雕英雄传》,后来看书才记住一句话: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这句话蛮影响我的。后来在古龙的《楚留香》《陆小凤》中才看到了人心的诡异、在《欢乐英雄》中看到了情感的真挚。
后来看了很多小说,王朔的痞、苏童的妖、李碧华的艳、张爱玲的侬、三毛的飒。一句话:小说看人性、历史看格局。一切都没有真假对错。
看历史、企业、国家太多了,人心会硬、认知会僵化,无法与时俱进。但实际上,芸芸众生,下了班是消费者,上了班是员工,其实世界是人心人性的,是非理性的,是混沌的,一切决定都是在一念之间的。
所以我经常人性和历史互相对照参合,给了我很多探究核心本质、穿越周期的洞察启示。
(2)宗教和历史
我的知识体系中,给我最大影响的是两个分支,一个是宗教,一个是历史。
我18岁入禅宗。我是挺相信宿命的,相信小成靠勇、中成靠运、大成靠命,相信冥冥之中总有一把翻云覆雨的手,举头三尺有神明。人这个东西,需要有敬畏心。
宗教,从内核讲是唯心的,大家因共同的信仰而凝聚在一起。但从落地来讲是唯物的,它有很多经、律、戒,它也有方丈、主持、知客僧...,它也有初一十五仪式感动作。
历史,从外在讲它是唯物的,它来自国家这个权力斗争最残酷的组织,但是从价值讲,它又是唯心的,你既不能看到历史的真相,你也不可能以史鉴今。无他,你读了多少书,经过多少事,当你面对人生突发异常、大风大浪、生离死别,身处漩涡中央时,控制你的,仍然是你与生俱来的DNA和原生成长家庭,仍然是左右你的权钱色名利气,而不是你的理性。
人心人性,从长远来看,它是对真善美的目标追求,但在追求的实现手段路上,短期来看,它是充满权钱色名利气的。
从终极上来讲,宗教和历史,都是指向人性人心的。
(3)组织
我的本职工作核心是:研究企业、研究技术。
企业,是社会最小的非血缘组织,它的终极本质也很朴素,那就是:挣钱。它的成立的初衷就是一台商业机器。
我挺喜欢研究企业组织和管理,也挺喜欢研究国家政治制度历史演变和社会乌合之众管理,也挺喜欢宗教教义精神追求和宗教组织治理。企业、国家、宗教,这三者只不过都是不同规模的非血缘组织而已,企业最小、国家适中,而宗教是跨越国界和种族的。这三者的组织和治理,互相参合,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商业其实是个蛮朴素的东西,不管你的业务表现为什么,核心本质你只需要抓住两点:搞到可卖的东西(或者自己研发设计生产或者贸易进货),然后卖掉。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员工,你不在东西价值这一堆儿里,你就得在卖的收钱的这一堆儿里,如果你两堆都不是,那么你...。
国家其实也是个蛮朴素的东西,也是非血缘组织,首先要保证这个组织自己先要活着,什么土地、自然资源、税收、货币发行、金融信贷、股票交易所、央企国企....,都是其工具。活着才能谈以后活的更长久。要想活的更长久,治理体制是个大设计。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不外乎也是四大体制:钱怎么来怎么花、官怎么来怎么退出去、法怎么制定怎么废除、军队怎么来怎么去除。
(4)互联网络
技术是个好东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这句话我深信。
农业时代的种子化肥农具和灌溉系统,工业时代的大机器设备自动化流水线,服务时代的知识工作者、组织力、资本、互联网络,每一个时代,科技都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你的小孩要选择高考专业,那么就抓住这个原则。从农奴佃户,到工人工会罢工,到知识工作者合伙人工作室,确实生产力在改变生产关系。
互联网络是个好东西,它是通天塔。不管是UGC内容产生平台,还是通讯交流工具产生内容和流转内容,还是爬虫搜索聚合内容,皆是知识工作者的通天塔。企业,用互联网络连在一起,就构成了社会化商业。而国家组织,从功利角度来讲,就是社会化商业。只不过从利益保障来说,它还有权(官)、法、军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