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启动过程分析】启动流程简介

https://blog.csdn.net/moshenglv/article/details/53517343

  1. 首先,对于一个web应用,其部署在web容器(tomcat)中,web容器提供其一个全局的上下文环境,这个上下文就是ServletContext,其为后面的spring IoC容器提供宿主环境

  2. spring容器启动流程

    1. 定位
      在spring中,使用统一的资源表现方式Resource,定位到spring配置文件。

    2. 加载
      在加载这个过程中,主要工作是读取spring配置文件解析配置文件中的内容,将这些信息转换成为Spring内容可以理解、使用的BeanDefinition

    3. 注册
      加载过配置文件后,就将BeanDefinition信息注册到BeanDefinitionRegistry接口中,通常情况下Spring容器的实现类都实现这个接口。

其次,在web.xml中会提供有contextLoaderListener。在web容器启动时会触发容器初始化事件,此时 contextLoaderListener会监听到这个事件,其contextInitialized方法会被调用,在这个方法中,spring会初始化一个启动上下文,这个上下文被称为根上下文,即WebApplicationContext,这是一个接口类,确切的说,其实际的实现类是 XmlWebApplicationContextspring的IoC容器,(定位)其对应的Bean定义的配置由web.xml中的 context-param标签指定,(加载读取并解析spring配置文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为Spring内容可以理解、使用的BeanDefinition。在这个IoC容器初始化完毕后,spring以WebApplicationContext.ROOTWEBAPPLICATIONCONTEXTATTRIBUTE为属性Key,将其存储到ServletContext中,便于获取;(注册)加载过配置文件后,就将BeanDefinition信息注册到BeanDefinitionRegistry接口中,通常情况下Spring容器的实现类都实现这个接口。在加载完所有Bean Class后,开始有序的通过BeanDefinition实例化Bean。

【Spring启动过程分析】启动流程简介

  1. 再次,contextLoaderListener监听器初始化完毕后开始初始化web.xml中配置的Servlet,这里是DispatcherServlet,这个servlet实际上是一个标准的前端控制器用以转发、匹配、处理每个servlet请求。DispatcherServlet上下文在初始化的时候会建立自己的IoC上下文用以持有spring mvc相关的bean。在建立DispatcherServlet自己的IoC上下文时,会利用WebApplicationContext.ROOTWEBAPPLICATIONCONTEXTATTRIBUTE 先从ServletContext中获取之前的根上下文(即WebApplicationContext)作为自己上下文的parent上下文。有了这个 parent上下文之后再初始化自己持有的上下文。这个DispatcherServlet初始化自己上下文的工作在其initStrategies方法中可以看到,大概的工作就是 初始化处理器映射、视图解析等。这个servlet自己持有的上下文默认实现类也是 mlWebApplicationContext。初始化完毕后,spring以与servlet的名字相关(此处不是简单的以servlet名为 Key,而是通过一些转换,具体可自行查看源码)的属性为属性Key,也将其存到ServletContext中,以便后续使用。这样每个servlet 就持有自己的上下文,即拥有自己独立的bean空间,同时各个servlet共享相同的bean,即根上下文(第2步中初始化的上下文)定义的那些 bean。

bean实例化的具体过程:

参考
https://blog.csdn.net/qq_27529917/article/details/79329809

ApplicationContext内置一个BeanFactory对象,作为实际的Bean工厂,和Bean相关业务都交给BeanFactory去处理。

定位)spring容器对应的Bean定义的配置由web.xml中的 context-param标签指定;
加载)Spring在初始化容器时,会先解析和加载所有的Bean Class,如果符合要求则通过Class生成BeanDefinition;
注册在加载完所有Bean Class后存入BeanFactory中开始有序的通过BeanDefinition实例化Bean

配置类可以是Spring容器的起始配置类,也可以是通过@ComponentScan扫描得到的类,也可以是通过@Import引入的类。如果这个类上含有@Configuration,@Component,@ComponentScan,@Import,@ImportResource注解中的一个,或者内部含有@Bean标识的方法,那么这个类就是一个配置类,Spring就会按照一定流程去解析这个类上的信息。

在解析的第一步会校验当前类是否已经被解析过

  • 如果是,那么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处理(@ComponentScan得到的Bean能覆盖@Import得到的Bean,@Bean定义的优先级最高)。

  • 如果未解析过,那么开始解析:

    1 解析内部类,查看内部类是否应该被定义成一个Bean,如果是,递归解析。

    2 解析@PropertySource,也就是解析被引入的Properties文件。

    3 解析配置类上是否有@ComponentScan注解,如果有则执行扫描动作通过扫描得到的Bean Class会被立即解析成BeanDefinition,添加进beanDefinitionNames属性中。之后查看扫描到的Bean Class是否是一个配置类(大部分情况是,因为标识@Component注解),如果是则递归解析这个Bean Class。

    4 解析@Import引入的类,如果这个类是一个配置类,则递归解析。

    5 解析@Bean标识的方法,此种形式定义的Bean Class不会被递归解析

    6 解析父类上的@ComponentScan,@Import,@Bean,父类不会被再次实例化,因为其子类能够做父类的工作,不需要额外的Bean了。

在1,3,4,6中都有递归操作,也就是在解析一个Bean Class A时发现其上能够获取到其他Bean Class B信息,此时会递归的解析Bean Class B,在解析完Bean Class B后再接着解析Bean Class A,可能在解析B时能够获取到C,那么也会先解析C再解析B,就这样不断的递归解析

在第3步中,通过@ComponentScan扫描直接得到的Bean Class会被立即加载入beanDefinitionNames中,但@Import和@Bean形式定义的Bean Class则不会,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面@ComponentScan直接得到的Bean其实例化时机比其他两种形式的要早。

过@Bean和@Import形式定义的Bean Class不会立即加载他们会被放入一个ConfigurationClass类中,然后按照解析的顺序有序排列,就是图片上的 “将配置类有序排列”。一个ConfigurationClass代表一个配置类,这个类可能是被@ComponentScan扫描到的,则此类已经被加载过了;也可能是被@Import引入的,则此类还未被加载;此类中可能含有@Bean标识的方法。

Spring在解析完了所有Bean Class后开始加载ConfigurationClass。如果这个ConfigurationClass是被Import的,也就是说在加载@ComponentScan时其未被加载,那么此时加载ConfigurationClass代表的Bean Class。然后加载ConfigurationClass内的@Bean方法

顺序总结:@ComponentScan > @Import > @B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