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型智能BPM引擎——雀书

BPM引擎主要用于为人民设计、后加、分析、修改和测试各种业务流程。BPM建模需要考虑业务人员的需求和可用性。建模过程中会出现业务规则——常规的BPM引擎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支持脚本代码进行简单业务规则的处理,后来的BPM引擎为了保护规则的复用性和独立维护性,引入了规则引擎。但是发展到今天的BPM,渐渐能够将这些去求都整合到一起,甚至引入引擎的功能,连接外部数据,实现跨业务流程触发和驱动。这就是连接型智能BPM引擎。

接下来笔者以雀书为例讲讲连接型智能BPM引擎。

 

连接型智能BPM引擎——雀书

何为“连接型”?

BPM的重点是流程整合,流程整合是多个业务系统中多个业务功能模块之间的协同,做到协调的第一步是实现跨业务的流程集成。连接型智能BPM要实现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雀书BPM引擎拥有“数据管理”功能,在流程图配置中支持数据操作,如将流程产生的表单数据更新到对应的数据库表单中,连接外部系统,直接导入外部数据等。

 

连接型智能BPM引擎——雀书

 

连接型智能BPM引擎——雀书

 何为“智能”?

机器人节点支持数据的集成处理,让BPM拥有了端到端流程整合的“连接型”能力。那么何为“智能型”?

 

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从业务流程分析到形成子系统和功能模块,有一系列的分析和设计过程,最终形成各个功能模块和协同应用。而BPM系统试图通过简单的业务流程建模和BPMN就能完成一个复杂业务流程到功能模块的转化,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虽然BPMN2.0使这种转化成为了可能,但是要看到对于跨系统,跨多个业务对象实体的长流程,BPM系统可以进行流程建模和设计,但是很难直接转化为可实现的模型。于是出现了“流程表单”。

 

所谓“智能”,是基于流程表单功能实现BPM建模的能力。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实现BPM建模,雀书采用无代码开发的方式,为使用用户提供丰富的表单组件,用做流程的数据手机和触发依据。

 

连接型智能BPM引擎——雀书

 

可以看见,组件分为3大类:布局元素、基础元素和高级元素。其中,布局元素中可以设置组件比例,长等,可将表单进行分区,插入明细表;基础元素中包含常见的属性组件,如日期、数字、单选、多选、定位、文本框、附件上传等等;高级元素中暂时含有当前时间、当前时间、当前部门、明细表、流水号、关联表、人员选择器等等。

 

通过鼠标拖拽点击,组件组合,可以轻易实现BPM流程表单的智能搭建。这也是“智能”的基础。此外,雀书支持智能报表分析和权限规则等的设置——工作流产品本身的设计包括了静态数据建模和动态数据建模两方面的内容。涉及到流程模板,活动节点,连接弧,分支判断,流程图形化展示元数据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动态数据建模又涉及到流程执行实例数据的记录。雀书在这方面的设置,确实实现了“智能”。

连接型智能BPM引擎——雀书

(上图为雀书的报表页面配置)

 

BPM首先是一个公司管理问题,其次是一个业务问题,最后才是一个系统问题。抛开了业务和管理,企业本身组织架构和战略来谈BPM基本都是无法落地,有时候期望通过BPR和BPM来改善公司管理和组织也是适得其反。根深蒂固的职能部门边界,利益和绩效KPI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流程割裂,业务流程衔接点成为三不管地带,没有谁来关心端到端流程,更谈不上来系统化思考全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况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据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已有的BPM系统必须通过不断的更新迭代来适应市场、调整自身,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雀书虽初步实现了“连接型智能BPM引擎”的方向,但是在未来,还有更多挑战等着它。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