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

1.1 设备及设备管理的功能

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把处理机和内存之外的部分称为外设(或I/O设备)。

1.1.1设备分类

根据设备用途可分为两类:

1.存储设备

用于存储信息的设备,存取信息的基本单位为字符块。

2.输入/输出设备

主机从外界接受信息与外界发送信息的设备,存取信息的基本单位为字符。

 

 

1.2 I/O控制方式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控制设备和内存,CPU之间的数据传输;在此介绍4种常用的传送控制方式。

1.2.1查询等待方式

(1)设备中设置一个状态触发器busy=1(表示正进行数据处理,I/O尚未结束)或0(表示可进行设备传送)。

(2)当设备忙时,CPU需要不停的测试,直至其空闲。处理机利用率较低。

 

1.2.2中断方式

(1)设备的机械工作速度很慢,而CPU的指令执行速度很快。

(2)CPU启动设备进行I/O操作后,无需再检测设备状态,CPU和设备可并行工作。当外设完成I/O操作后,发出中断请时。CPU暂停当前程序的执行,保护号被中断程序的现场信息,响应中断请求,执行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处理完毕后,CPU返回断点,继续执行被中断了的当前程序。

(3)缺点:若多种外设都通过中断方式进行并行操作,那么中断次数将急剧增加,CPU无法响应而出现数据丢失;

中断过程需要保存,恢复断点和中断线程,还需将数据读进CPU,再转往内存,难以满足某些高速外设的速度要求。

 

1.2.3 DMA方式

概念

(1)外设和内存直接通过总线交换数据,CPU不参与交换控制;

(2)总线使用权由CPU转到DMA控制器。

步骤

当进程需要从外设输入数据时

(1)CPU把接受数据的内存地址和字节数送入DMA;

(2)提出请求的进程进入等待状态;

(3)CPU调度其他进程运行

(4)设备数据缓冲器中的数据通过总线写入内存;

(5)DMA在所有数据传送完后,向CPU发送中断信号;

(6)CPU收到后,转入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后续处理。

缺点

(1)一旦开始传送数据,CPU要让出内存,进行不访问内存的其他操作;

(2)DMA只解决了高速外存与主存的数据传送,对外设的管理和某些操作仍有CPU控制;

 

1.2.4 通道方式

概念

通道相当于一台小型处理机,它接受主机的委托独立地执行通道程序,对外部设备的I/O操作进行控制,以实现内存和外设间成批数据传送。

设备管理

 

通道的类型

(1)字节多路通道

1)包括若干子通道,每个子通道至少裂解一台低速设备;

2)数据在通道中以字节为单位传输

3)主要用于连接低速设备

 

(2)数据选择通道

1)子通道每次只能控制一台设备,直到该设备的数据传输工作全部结束

2)主要用于连接高速外设。

 

(3)数组多路通道

1)当设备进行数据传送时,通道只为该设备服务,且以数据块为传输单位

2)当设备执行寻址等控制性操作时,通道暂时断开与其连接,转去为其他设备服务。

3)多用于高,中速设备

 

通道程序

(1)通道是一个I/O处理器,与CPU类似,包括运算,控制逻辑,累加器,寄存器;

(2)通道命令规定了设备的各种操作,按照一定的控制结构组织起来的一系列通道命令,称为通道程序

 

通道的I/O启动与结束

设备管理

 

1.3 缓存技术

1.3.1 缓存技术引入的目的

(1)缓解CPU与I/O设备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2)减少对CPU的中断次数,放宽CPU对中断响应时间的要求。

 

1.3.2缓存的种类

1.硬件缓冲器:价格贵,速度块,容量不大

2.软件缓冲器:在内存中划出一块区域做缓冲器

 

1.4中断技术

(1)为解决CPU和外设的速度悬殊,提高CPU处理效率,中断技术被提出

(2)中断的优点是:只有在I/O需要服务时,才能得到CPU响应,而不是CPU不断的查询

1.4.1 中断的概念

CPU在正常运行程序时,由于程序的预先安排或内外部事件,引起CPU终止正在运行的程序,而转去执行预先安排好的程序或内外部时间处理程序,当处理程序执行完后再返回到被中止的程序继续运行。

1.4.2 中断的类型

外部中断:掉电,设备运行完成,设备故障等;

内部中断:运行程序发送意外而产生,如溢出,操作地址错误等;另一种是有运行程序需要产生的,如系统调用。

1.4.3 中断的过程

设备管理

 

1.5 设备分配

(1)设备是系统的硬件资源,在多道程序环境中,并发运行的进程共享设备资源;

(2)进程需要使用设备时,向管理程序提出申请,等待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