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源码分析之概要分析

学习Java并发编程不得不去了解一下java.util.concurrent这个包,这个包下面有许多我们经常用到的并发工具类,例如:ReentrantLock, CountDownLatch, CyclicBarrier, Semaphore等。而这些类的底层实现都依赖于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这个类,由此可见这个类的重要性。

 

所以在Java并发系列文章中我首先对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这个类进行分析,由于这个类比较重要,而且代码比较长,为了尽可能分析的透彻一些,我决定用四篇文章对该类进行一个比较完整的介绍。本篇文章作为概要介绍主要是让读者们对该类有个初步了解。为了叙述简单,后续有些地方会用AQS代表这个类。

 

1.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这个类是干嘛的?

 

相信要许多读者使用过ReentrantLock,但是却不知道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的存在。其实ReentrantLock实现了一个内部类Sync,该内部类继承了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所有锁机制的实现都是依赖于Sync内部类,也可以说ReentrantLock的实现就是依赖于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类。于此类似,CountDownLatch, CyclicBarrier, Semaphore这些类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对于锁的控制。

 

可见,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是这些类的基石。那么AQS内部到底实现了什么以至于所以这些类都要依赖于它呢?可以这样说,AQS为这些类提供了基础设施,也就是提供了一个密码锁,这些类拥有了密码锁之后可以自己来设置密码锁的密码。

 

此外,AQS还提供了一个排队区,并且提供了一个线程训导员,我们知道线程就像一个原始的野蛮人,它不懂得讲礼貌,它只会横冲直撞,所以你得一步一步去教它,告诉它什么时候需要去排队了,要到哪里去排队,排队前要做些什么,排队后要做些什么。这些教化工作全部都由AQS帮你完成了,从它这里教化出来的线程都变的非常文明懂礼貌,不再是原始的野蛮人,所以以后我们只需要和这些文明的线程打交道就行了,千万不要和原始线程有过多的接触!

 

2. 为何说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提供了一把密码锁?
[Java]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同步队列的头结点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Node head;
 
//同步队列的尾结点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Node tail;
 
//同步状态
private volatile int state;
 
//获取同步状态
protected final int getState() {
   return state;
}
 
//设置同步状态
protected final void setState(int newState) {
   state = newState;
}
 
//以CAS方式设置同步状态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compareAndSetState(int expect, int update) {
   return unsafe.compareAndSwapInt(this, stateOffset, expect, update);
}
上面的代码列出了AQS的所有成员变量,可以看到AQS的成员变量只有三个,分别是同步队列头结点引用,同步队列尾结点引用以及同步状态。

 

注意,这三个成员变量都使用了volatile关键字进行修饰,这就确保了多个线程对它的修改都是内存可见的。整个类的核心就是这个同步状态,可以看到同步状态其实就是一个int型的变量,大家可以把这个同步状态看成一个密码锁,而且还是从房间里面锁起来的密码锁,state具体的值就相当于密码控制着密码锁的开合。当然这个锁的密码是多少就由各个子类来规定了,例如在ReentrantLock中,state等于0表示锁是开的,state大于0表示锁是锁着的,而在Semaphore中,state大于0表示锁是开的,state等于0表示锁是锁着的。
2.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的排队区是怎样实现的?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源码分析之概要分析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内部其实有两个排队区,一个是同步队列,一个是条件队列。从上图可以看出,同步队列只有一条,而条件队列可以有多条。同步队列的结点分别持有前后结点的引用,而条件队列的结点只有一个指向后继结点的引用。

 

图中T表示线程,每个结点包含一个线程,线程在获取锁失败后首先进入同步队列排队,而想要进入条件队列该线程必须持有锁才行。接下来我们看看队列中每个结点的结构。
[Java] 纯文本查看 复制代码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同步队列的结点
static final class Node {
    
   static final Node SHARED = new Node();
   //表示当前线程以共享模式持有锁
    
   static final Node EXCLUSIVE = null;   
   //表示当前线程以独占模式持有锁
 
   static final int CANCELLED =  1;      
   //表示当前结点已经取消获取锁
    
   static final int SIGNAL    = -1;     
    //表示后继结点的线程需要运行
    
   static final int CONDITION = -2;     
    //表示当前结点在条件队列中排队
    
   static final int PROPAGATE = -3;      
   //表示后继结点可以直接获取锁
 
   volatile int waitStatus;
   //表示当前结点的等待状态
   
   volatile Node prev;     
   //表示同步队列中的前继结点
 
   volatile Node next;     
   //表示同步队列中的后继结点 
 
   volatile Thread thread; 
   //当前结点持有的线程引用
    
   Node nextWaiter;        
   //表示条件队列中的后继结点
 
   //当前结点状态是否是共享模式
   final boolean isShared() {
       return nextWaiter == SHARED;
   }
 
   //返回当前结点的前继结点
   final Node predecessor() 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
       Node p = prev;
       if (p == null)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else {
           return p;
       }
   }
    
   //构造器1
   Node() {}
    
   //构造器2, 默认用这个构造器
   Node(Thread thread, Node mode) {
       //注意持有模式是赋值给nextWaiter
       this.nextWaiter = mode;
       this.thread = thread;
   }
    
   //构造器3, 只在条件队列中用到
   Node(Thread thread, int waitStatus) {
       this.waitStatus = waitStatus;
       this.thread = thread;
   }
}

 

Node代表同步队列和条件队列中的一个结点,它是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的内部类。Node有很多属性,比如持有模式,等待状态,同步队列中的前继和后继,以及条件队列中的后继引用等等。

 

可以把同步队列和条件队列看成是排队区,每个结点看成是排队区的座位,将线程看成是排队的客人。客人刚来时会先去敲敲门,看看锁有没有开,如果锁没开它就会去排队区领取一个号码牌,声明自己想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持有锁,最后再到队列的末尾进行排队。

 

3. 怎样理解独占模式和共享模式?

 

前面讲到每个客人在排队前会领取一个号码牌,声明自己想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占有锁,占有锁的方式分为独占模式和共享模式,那么怎样来理解独占模式和共享模式呢?实在找不到什么好的比喻,大家可以联想一下公共厕所,独占模式的人比较霸道,老子要么就不进,进来了就不许别人再进了,自己一个人独自占用整个厕所。

 

共享模式的人就没那么讲究了,当它发现这个厕所已经可以用了之后,它自己进来还不算,还得热心的问下后面的人介不介意一起用,如果后面的人不介意一起使用那就不用再排队了大家一起上就是了, 当然如果后面的人介意那就只好留在队列里继续排队了。

 

4. 怎样理解结点的等待状态?

 

我们还看到每个结点都有一个等待状态,这个等待状态分为CANCELLED,SIGNAL,CONDITION,PROPAGATE四种状态。可以将这个等待状态看作是挂在座位旁边的牌子,标识当前座位上的人的等待状态。这个牌子的状态不仅自己可以修改,其他人也可以修改。

 

例如当这个线程在排队过程中已经打算放弃了,它就会将自己座位上的牌子设置为CANCELLED,这样其他人看到了就可以将它清理出队列。还有一种情况是,当线程在座位上要睡着之前,它怕自己睡过了头,就会将前面位置上的牌子改为SIGNAL,因为每个人在离开队列前都会回到自己座位上看一眼,如果看到牌子上状态为SIGNAL,它就会去唤醒下一个人。只有保证前面位置上的牌子为SIGNAL,当前线程才会安心的睡去。

 

CONDITION状态表示该线程在条件队列中排队,PROPAGATE状态提醒后面来的线程可以直接获取锁,这个状态只在共享模式用到,后面单独讲共享模式的时候会讲到。

 

5. 结点进入同步队列时会进行哪些操作?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结点入队操作, 返回前一个结点
private Node enq(final Node node) {
   for (;;) {
       //获取同步队列尾结点引用
       Node t = tail;
       //如果尾结点为空说明同步队列还没有初始化
       if (t == null) {
           //初始化同步队列
           if (compareAndSetHead(new Node())) {
               tail = head;
           }
       } else {
           //1.指向当前尾结点
           node.prev = t;
           //2.设置当前结点为尾结点
           if (compareAndSetTail(t, node)) {
               //3.将旧的尾结点的后继指向新的尾结点
               t.next = node;
               //for循环唯一的出口
               return t;
           }
       }
   }
}
注意,入队操作使用一个死循环,只有成功将结点添加到同步队列尾部才会返回,返回结果是同步队列原先的尾结点。下图演示了整个操作过程。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源码分析之概要分析 
读者需要注意添加尾结点的顺序,分为三步:指向尾结点,CAS更改尾结点,将旧尾结点的后继指向当前结点。在并发环境中这三步操作不一定能保证完成,所以在清空同步队列所有已取消的结点这一操作中,为了寻找非取消状态的结点,不是从前向后遍历而是从后向前遍历的。还有就是每个结点进入队列中时它的等待状态是为0,只有后继结点的线程需要挂起时才会将前面结点的等待状态改为SIG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