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概述
-
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存储体——存储单元——存储元件
类比:
大楼——房间——床位存储单元:存放一串二进制代码
存储字:存储单元中二进制代码的组合
存储字长:存储单元二进制代码的位长,每个存储单元赋予一个地址
MA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反映存储单元的个数
MDR:存储数据的寄存器,反映存储字长
对存储单元的访问要按地址访问;
-
计算机14条指令:CPU、PC、IR、CU、ALU、ACC、MQ、X、MAR、MDR、I/O、MIPS、CPI、FLOPS
解:全面的回答应分英文全称、中文名、中文解释三部分。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机(器),见7题;
PC——Program Counter,程序计数器,存放当前欲执行指令的地址,并可自动计数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的计数器;
IR——Instruction Register,
指令寄存器,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
CU——Control Unit,控制单元(部件),控制器中产生微操作命令序列的部件,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
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运算单元,运算器中完成算术逻辑运算的逻辑部件;
ACC——Accumulator,累加器,运算器中运算前存放操作数、运算后存放运算结果的寄存器;
MQ——Multiplier-Quotient Register,乘商寄存器,乘法运算时存放乘数、除法时存放商的寄存器。
X——此字母没有专指的缩写含义,可以用作任一部件名,在此表示操作数寄存器,即运算器中工作寄存器之一,用来存放操作数;
MAR——Memory Address Registe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内存中用来存放欲访问存储单元地址的寄存器;
MDR——Memory Data Register,存储器数据缓冲寄存器,主存中用来存放从某单元读出、或写入某存储单元数据的寄存器;
I/O——Input/Output equipment,输入/输出设备,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总称,用于计算机内部和外界信息的转换与传送;
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数,为计算机运算速度指标的一种计量单位; -
计算机硬件主要性能指标
机器字长
:CP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与CPU的寄存器有关。CPI
:(Clock cycle Per Instruction平均执行周期数
)表示每条计算机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钟周期,有时简称为指令的平均周期数。CPI取决于计算机组成和指令系统的结构主频
: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主频越高,CPU的运算速度就越快。但主频不等于处理器一秒钟执行的指令条数,因为一条指令的执行可能需要多个时钟周期。对于CPU,在有兼容性的前提下,主要看其速度,而主频越高,字节越长,CPU速度就越快。核数
:就是一块CPU上面能处理数据的芯片组的数量。 比如单核就是只有一个处理数据的芯片。 酷睿双核有两个。 比如现在的i5 760,是双核心四线程的CPU。 而 i5 2250 是四核心四线程的CPU。 核心数越多数据处理能力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