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 + DNS 搭建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即文件传输服务,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通过FTP协议,用户可以在FTP服务器中进行文件的上传或下载等操作。
DNS ( Domain Name System)即域名系统(服务)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目录服务,主要用于域名与 IP 地址的相互转换,以及控制因特网的电子邮件的发送。
今天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两种服务的搭建:(静态网卡状态配置)
FTP的配置
一、配置匿名用户
准备阶段
1、配置网卡
这里的地址也是错的,由于之前没有截完整图,所以现在为了完整性,特别找了图弥补上,但是数据是错的,正确的数据如下:
IPADDR=192.168.17.2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7.1
2、挂载光盘到本地
创建一个vsftpd的源码包,把pub的属主改为ftp
3、编辑vsftp的主体文件,配置匿名访问)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4.重启vsftpd服务并查看,关闭防火墙和沙盒
5.在客户机操作配置静态网卡
注意这里的地址是错的,图用的是错的,这里应该是:
IPADDR=192.168.17.4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7.1
6.重启网卡服务并查看
这里的地址是192.168.17.4
7.创建目录并挂载,切换到光驱路径并下载ftp软件包
8.匿名访问服务器,下载vsftpd源码包
9.切换到root目录下
10.Ctrl+shift+t打开新的终端并切换到主目录创建一个文件
11.返回刚才第一个终端切换到pub目录
12.使用另一台可以与服务器ping通的客户机测试,
把创建的文件上传并查看
这里的地址也有点小问题,做的过程中把地址忽略掉即可
二、配置本地用户
1、配置静态网卡且重启网卡服务并查看
2、挂载光盘到本地
3.在服务器里操作,编辑vsftpd的主体文件,并创建用户
光标所在行添加#键(匿名用户登录注释掉,因为这里是本地用户登录)
022改成077
这行前面#去掉,下面添加一行
4.重启服务
5.创建本地用户,并设置密码(密码为123)
6.客户端上创建一个文件,并查看
7.访问服务器,名字输入刚创建的用户zs,密码
8.上传刚创建的文件并查看,然后退出
9.在服务器上查看一下刚创建的文件是不是在zs用户下
10.编辑用户列表文件
11、编辑vsftpd的主体文件
将监听改为yes,将IPv6关闭,并添加监听的服务器和端口
12、重启服务
13、查看端口,会发现地址和端口都发生了变化
14、接下来更改被动模式,依旧输入命令编辑vsftpd的主体文件
主动模式改为no.就行
15.重启服务然后便完成
三、配置虚拟用户
1.配置网卡
挂载光盘到本地
2.编辑文本格式的用户名,密码
- 切换到vsftpd目录
4.创建db格式的数据库文件并查看
5设置文件权限并查看
6.建用户并更改家目录的路径和用户指定shell环境
7.给予ftp目录777权限
8.切换到pam.d目录并查看
9.复制ftp认证文件信息,复制到本地
10.编辑PAM认证文件11.编辑vsftpd配置文件
11.编辑vsftpd配置文件
13.切换到vsftpd目录创建users目录并查看
14.切换到uesrs路径并编辑zs文件
15.重启vsftpd服务并查看服务端口号
16.关闭防火墙和沙盒
17.在客户端配置静态网卡,重启网卡服务并查看
重启网卡服务并查看
重启网卡服务并查看
18.创建目录并挂载,切换到光驱目录并下载ftp软件包
19.访问服务端,上传文件测试+创建目录验证
先试试上传文件:
再试试创建目录并验证
注:这里最后一张图也是截取的之前的,忽略IP就行,内容可以用。
DNS的配置
服务机
1.配置静态网卡
2.重启网卡服务并查看
3.创建目录并挂载,切换到光驱目录并下载bind软件包和bind-chroot软件包
4.查看服务运行状态;关闭防火墙和沙盒
- 编辑主配置文件中全局配置部分
- 编辑主配置文件中区域配置文件部分
完了在最后一行写入PP粘贴并修改配置文件如下:
正向解析
反向解析
- 切换到区域数据配置文件存放路径
- 添加配置文件复制权限
9.编辑正向解析
10.编辑反向解析
11.检测编辑
12.启动服务并查看服务端口
客户机
1.配置静态网卡,重启网卡服务并查看
2.测试正向解析和反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