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产品与运营的关系

声明:本文来自「又拍云主办的Open Talk——创新与创业的良性共存」的演讲内容整理。PPT、速记和现场演讲视频等参见“UPYUN Open Talk”官网。
嘉宾:斯日,黄油相机创始人兼CEO,自2010年起开始独立设计移动应用,之后曾服务设计多款包括知乎、暴走漫画、声声、画画猜等在内的明星创业项目。
责编:钱曙光,关注架构和算法领域,寻求报道或者投稿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另有「**** 高级架构师群」,内有诸多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大牛架构师,欢迎架构师加微信qshuguang2008申请入群,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如今的互联网产品正迎来井喷时代。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使之在不断扩张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创业者需要进一步平衡产品与运营的关系,优化产品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本文为黄油相机创始人兼CEO斯日此前的分享整理,介绍了其团队在整个产品过程中的经历和产品运营方面的经验。

站上舞台

2014年12月,首版黄油相机应用正式上线。较之第一版,现在的版本无论是在交互,还是在界面设计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主要功能还是倾向于在图片上进行迭代,处理图片社区的事情。

一个产品站上舞台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运营,而对于发展初始阶段的黄油相机团队来说,则是通过设计迈出了第一步。

如何平衡产品与运营的关系

在第一版里,黄油相机团队省去了赞数、收藏数、评论和评论内容这些部分,以期让用户更关注照片本身。整个主菜单是一个二级界面,用户需唤出一个菜单界面才可以看到关注的广场页面或者商店以及个人页面。但由于该版本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突出卖点,所以投放市场一两个月后就进行了修改。除此之外,“黄油相机”这一命名,也是基于市场对应用工具属性的需求,为了推出产品站上舞台而做出的选择。

避免曲高和寡

由于“黄油相机”的交互模式是全新的,所以,为了促进用户对其理念的理解,从产品正式上线那一刻起,团队就开始启动接下来的版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不断删减、增加,尽量配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也加入了一些花哨的东西,比如在界面上增加一些彩色,或者引入「黄油猫悖论」。

如何平衡产品与运营的关系

黄油猫的故事促进了产品理念的输出,黄油相机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首先,创业者需要将其产品推上舞台让人知道,然后再慢慢将其理念输出。输出的途径很多,比如黄油相机所选择的亲近大众的方式。

专注产品,耐心积累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例如在产品运营时选择贴合大众的策略,如果过于大众化,就会导致缺乏特点的问题,这样产品仍然很难保持其吸引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积累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如何平衡产品与运营的关系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黄油相机团队通过产品本身的模版和工具对用户进行分流,一方面,专家用户可以利用其编辑工具来创作优质内容,另一方面,普通用户可直接使用提供的模版来进行一些个人化表达。

这就需要保持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平衡,如果树是产品,运营则相当于水,树要长大,就需要按时浇水,只有这样它才可以健康茁壮地成长下去。

回归传统

创新并不是对传统的盲目颠覆,也要学会从传统中汲取优质的内容。而“黄油相机”本身也只是把传统印刷的方式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基于传统,稍作变化。

现在,互联网发展某种程度上已达到了鼎盛时期,所以可颠覆的方向越来越少。相对而言,立足传统去寻找一些新的突破口会变得更加有趣。

注重产品调性

黄油相机对用户进行分流,以专家用户和普通用户来划分,这是用产品的方式来做这些事情。关于这一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知乎”,它在早期通过限流来保证社区的氛围,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品质的内容源。从社区维护的角度来说,建立内容壁垒是必须要做的事,但同时,也不可能永远封闭,开放是必然结果。

在“知乎”完全开放的时候,新老用户都有很多怨言,一方面,新用户随便回答什么问题都容易被批评;另一方面,老用户觉得自己不是老“知乎”了。

现在,“黄油”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对此则需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不要让用户很快感知到变化,而是慢慢适应,争取让产品随着用户的激增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开放。在这一点上,运营要与产品相互结合,通过运营去改变一个产品的调性。

保持产品和运营的平衡

本文的主题是产品和运营,如今的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主打产品、主打技术、主打运营就可以走下去的阶段了,而是要求更多的结合。

产品和运营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创业者团队需要在运营中发现产品的突破点,从而发挥其价值。

2016年8月12日-13日,由****重磅打造的互联网应用架构实战峰会运维技术与实战峰会将在成都举行,目前18位讲师和议题已全部确认。两场峰会大牛讲师来自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小米、乐视、聚美优品、YY互娱、华为、360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一线深度的实践,共同探讨高可用/高并发/高性能系统架构设计、电商架构、分布式架构、运维工具研发与实践、运维自动化系统的构建、DevOps、云上的运维案例分析、虚拟化技术、应用性能检测与管理、游戏行业的运维实践等,将和与会嘉宾共同探讨「构建更安全、更高性能、更稳定的架构和运维体系」等领域的话题与技术。【八折优惠中,点击这里抢票,欲购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