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口流量分发
- 采用CDN域名解析分流或集群服务器分流,按访问地区或不同访问特征把瀑布式流量降低一个几何级别到多个小河流去;
2.系统拆分
- 将一个系统拆分为多个子系统,然后每个系统连一个数据库,这样本来就一个库,现在多个数据库,并发性能明显提高。
3.缓存
- 大部分的高并发场景,都是读多写少,那你完全可以在数据库和缓存里都写一份,然后读的时候大量走缓存不就得了。毕竟人家 redis 轻轻松松单机几万的并发。
- redis 来承载写那肯定不行,人家是缓存,数据随时就被 LRU 了,数据格式还无比简单,没有事务支持。所以该用 mysql 还得用 mysql 啊。那你咋办?用 MQ 吧,大量的写请求灌入 MQ 里,排队慢慢玩儿,后边系统消费后慢慢写,控制在 mysql 承载范围之内。所以你得考虑考虑你的项目里,那些承载复杂写业务逻辑的场景里,如何用 MQ 来异步写,提升并发性。MQ 单机抗几万并发也是 ok 的。
5.分库分表
- 分库分表,可能到了最后数据库层面还是免不了抗高并发的要求,好吧,那么就将一个数据库拆分为多个库,多个库来扛更高的并发;然后将一个表拆分为多个表,每个表的数据量保持少一点,提高 sql 跑的性能。
6.读写分离
- 读写分离,这个就是说大部分时候数据库可能也是读多写少,没必要所有请求都集中在一个库上吧,可以搞个主从架构,主库写入,从库读取,搞一个读写分离。读流量太多的时候,还可以加更多的从库。
7.ElasticSearch
- es 是分布式的,可以随便扩容,天然就可以支持高并发,因为动不动就可以扩容加机器来扛更高的并发。那么一些比较简单的查询、统计类的操作,可以考虑用 es 来承载,还有一些全文搜索类的操作,也可以考虑用 es 来承载。

原文:https://www.javazhiyin.com/2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