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网络层

1.IP

IP是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的缩写,是TCP/IP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设计IP的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一是解决互联网问题,实现大规模、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二是分割顶层网络应用和底层网络技术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利于两者的独立发展。根据端到端的设计原则,IP只为主机提供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尽力而为的数据报传输服务。IP用于主机在互联网中的标识。
IP规定网络上所有的设备都必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就好比是邮件上都必须注明收件人地址,邮递员才能将邮件送到。同理,每个IP信息包都必须包含有目的设备的IP地址,信息包才可以正确地送到目的地。同一设备不可以拥有多个IP地址,所有使用IP的网络设备至少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互联网是由许多个网络连接所形成的大型网络。如果要在互联网中传送IP信息包,除了确保网络上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之外,网络之间还必须有传送的机制,才能将IP信息包通过一个个的网络传送到目的地。此种传送机制称为IP路由。
分类:
A类(1~126) 127为回环地址
B类(128~191)
C类(192~223)
D类(224~239)组播
E类(240~255)科研
其中D和E类为不常用IP
私有IP分类: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其中这三类有各自对应的子网掩码,用于运算每个IP的网段。
A类:255.0.0.0
B类:255.255.0.0
C类:255.255.255.0
具体方法为:
1.将IP转化为2进制数
2.将对应的掩码转化为2进制数
3.进行运输,运算规则为 1 &1=1 , 0&0=0, 0&1=0
如果两个IP的网段不同,则它们之间不能进行通信,否则必须经过网关路由器转发才可以。

2.路由

路由(routing)是指分组从源到目的地时,决定端到端路径的网络范围的进程 。路由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发设备。路由器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虽然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如TCP/IP、IPX/SPX、AppleTalk等协议),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路由器运行TCP/IP协议。路由器通常连接两个或多个由IP子网或点到点协议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拥有1个物理端口。路由器根据收到数据包中的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跳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实现转发数据包。路由器通过动态维护路由表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并通过网络上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和链路信息来维护路由表。

以下为大家带来的是模拟一个局域网布局。
1.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我们首先创建两台计算机,让它们连上交换机,再接上路由器,
2.接下来我们给这两台计算机以及路由设置IP和子网掩码
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依次设置另一台计算机。
3.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在路由器中,也有它自己的IP和子网掩码。路由器相当于一台计算机。这个IP可以不和计算机在同一网段。设置完成后勾选启动

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在命令行里可以查看,意思是属于这个网段的信息都会去到FO 0/0端口。
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在计算机设置里把网关添加进去,注意和刚才在路由器上设置的接口IP要一致。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再添加一组小型局域网
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那么怎么把这两组局域网进行互通呢?
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首先,我们需要对这两个路由器设置端口,并且是在同一个网段上
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网络设置时一定要设置网段号,这样才能访问对方网段上任意计算机
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同样,我们还要为零一台路由器也设置,不过位置是相对的。
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这样就可以进行不同网段的计算机互通。
学习Linux的第二十三天(网络实战管理3)
通过ping命令从一个局域网中一台计算机访问另一个局域网的一台计算机,成功,说明互通了。
以上这个例子介绍了如何通过设置路由器来实现两个局域网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