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你真的懂吗?

​什么是中台?
是工具?是方法?还是组织架构?
都有,但不全是。有人曾经将中台定义为支撑企业能力复用的平台,简洁,准确。

作为现在风头正盛的企业转型香饽饽,中台成为无数个CIO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前有阿里数据中台开疆拓土,后有各大传统企业蠢蠢欲动的转型需求。中台这股潮流正席卷IT界的各个角落,并通过各种自媒体发酵渗透到各行各业。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中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有人认为这又是一波炒作,从而收取企业智商税,类似于最近这两年炒作的人工智能、区块链,也有人认为这是企业应对危机的自我驱动力。利用数据进行变革、企业数字化升级,已经有一些巨头企业从中获利,但对很多企业来说还充满了疑惑。
中台,你真的懂吗?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论“中台”的时代,你真的懂中台吗?

中台,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中台的概念起源于互联网的“老大哥”阿里巴巴。

作为互联网元老级的存在,阿里拥有十几个成熟的事业部,包括淘宝、天猫、1688、闲鱼、菜鸟等。每个事业部相互独立,各自为政,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功能重复建设,数据格式不统一、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对大数据后台工作来说数据抽取和同步的复杂度更高,很难将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打通。所以后台并不能很好的支撑前台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没有及时的数据决策支撑,显然会被时代所抛弃。

中台,你真的懂吗?(图片来源:《企业IT 架构转型之道》)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打通这些烟囱系统之间的连接?

阿里选择启动中台战略,灵感是源自对芬兰赫尔辛基的一家游戏公司Supercell的访问。一个小团队战略模式,由不超过10个员工组成的独立开发团队,每一个团队就像一个super cell,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开发的游戏占领了2015年app排行榜TOP10的半壁*,比如《部落战争》、《海岛奇兵》。2015年马云亲自带队,携阿里巴巴高管到Supercell参访,发现之所以这些小团队能够做到敏捷开发、快速试错,是因为强大的中台能力的支撑,让几人的团队能够在几周的时间就开发完产品,并进行公测。

这次访问成为阿里战略转型的契机。2015年年底,阿里巴巴集团对外宣布全面启动阿里巴巴集团2018年中台战略,打通数据,构建符合DT(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时代的更具创新性、灵活性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即作为前台的一线业务会更敏捷、更快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而中台将集合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力支撑,为阿里下一轮的业务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阿里的战略转型让中台的概念和作用更加深入人心,催生了其他企业的IT架构转型之路,也宣告了中台时代的到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台的发展之路

在阿里启动中台战略之后的两年里,其对中台的探索逐渐有了一些成果,并逐渐趋于稳定,他们开始对外推广中台的机制。

2018年开始,中台逐渐开始在互联网企业落地。2018年9月份,腾讯宣布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和技术委员会,打造技术中台。2018年11月份,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与智能事业群,开始对外输出中台能力。2018年11月份,美团打通大众点评、摩拜等各业务间的数据,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台。2018年12月份,百度调整组织架构,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台作为百度发展战略。2018年12月份,京东也大规模调整组织架构,增设了数据中台部门。

中台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心。

中台,你真的懂吗?
(图片来源:网络)

中台神话?
为中台而中台

互联网时代,每一次成功的变革都会引起同行的争相效仿,这波由互联网巨头们带起来的中台热潮,让企业意识到数据形成资产化之后带来的巨大价值,以及企业与机构在未来的竞争中构建起数据资产体系和组织架构调整的重要性。但是,也有部分企业对中台认识不足,把中台当成是企业转型的一剂万能药,照猫画虎,盲目上中台,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某国内知名白酒品牌的中台项目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最开始给品牌商的中台方案里,一张中台全景图与阿里巴巴沉淀10 年的中台架构颇为相似,看上去也井井有条——大中台里包裹着“业务”与“数据”两个框,框里分门别类的装着“用户中心”、“会员中心”、“商品中心”……PPT再往后翻,每个“框”和“中心”怎么建,说明书都写得明明白白。

然而,实际落地的时候却和规划大相径庭。追其缘由,是因为该企业的业务和天猫不同,所以只是单纯套用阿里的中台架构,落地时必然会遇到重重阻碍。

那些掉进“中台”迷宫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为做而做,缺乏清晰目标。中台布局不是写一串代码那么简单,其中牵涉到巨大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互联网的中台体系并不一定适用于传统企业,单纯地套用必然会导致所谓“中台神话”的破灭。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前期沟通和规划,不结合企业实际的组织架构和业务逻辑来搭建,不考虑落地情况,跟风上中台的结果可想而知。

中台只是工具,
企业需要的是智脑

那么,当中台成为大势所趋之际,各大企业不禁要问:如何打造适合自身业务的中台,为企业数字化赋能,避免邯郸学步?对此,山东建投科技提出了自己的理念:中台只是工具,企业需要的是智脑,即形成适合自身业务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通过数据资产化实现为前台业务提供“养料”和支撑,才是企业打造中台的核心本质。

事实上,在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中,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支撑。
各系统独立业务模式,数据间通过接口或ESB共享数据流,系统迭代与接口复杂,新需求新定制,以报表BI分析为主;

第二阶段,贯通。
通过业务中台贯通全业务链路,各业务资源可通过中台控制、协调与管理;通过技术中台支持具备共享服务能力与分布式扩展能力,快速迭代,业务数据口径完成统一;

第三阶段,辅脑。
通过业务中台沉淀数据与数据中台的数据处理,完成以数据驱动业务调整,提供辅助决策的能力,全企业数据统一口径,信息展示,大数据分析后从获取数据、决策、执行,快速反应;

第四阶段,智脑。
借助AI智能算法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完成智能化企业管理,提前提供决策建议与服务,全自动化指导业务完成变更;

以海尔集团为例,海尔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是较早布局中台战略的企业之一。其联合山东建投科技共同重构了B端业务运营平台——巨商汇2.0,以中台化理念去赋能全渠道的采购业务实现订单、库存、供应链一体化,打破原有的信息孤岛,整体提高企业数字化敏捷力,全面升级用户数字化应用体验。

巨商汇2.0项目应用架构设计
中台,你真的懂吗?
(图片来源:山东建投科技)

巨商汇平台的重构,不仅快速解决海尔巨商汇平台的应用痛点,同时也获得了更为深远的收益:第一,基于数据共享理念打造的中台架构,为企业进一步实现信息化融合,建设B端业务信息统一大平台,快速支撑业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成熟且契合海尔巨商汇实际情况的中台体系,为其打造了一个灵活的、有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又能为未来的数字化运营平台的整体建设打好基础。

中台时代,企业要做的是利用中台,但不迷信中台,借助中台建设,完成智能化企业管理,打造企业的智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