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入门--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1、什么是Python
Python是一种面向对象、解释型的计算机语言,它的特点是语言简洁、优雅、简单易学。
2、为什么要学习Python,学习Python有什么用
P.S. 以下仅是我的个人观点~~~~~
起初,对Python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认为它是一门像C#、Java一样,让人难以捉摸的语言,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但是后来,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Python,在看别人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其实Python是一个很神奇的语言,可以用很简单的几个语法、变量来完成相对复杂些的功能。于是乎抱着尝试的心理开始接触Python,以下为在学习Python中的一些笔记和小小的心得。
3、Python的“禁忌”
在Python中,变量是可以随意定义的,但是有一些关键字,已经被Python“提前预约”,是不可以再用的,其中包括:
and、as、assert、break、class、continue、def、del、elif、else、except、exec、finally、for、from、global、if、import、in、is、lambda、not、or、pass、print、raise、return、try、while、with、yield
4、学习代码的第一步,哪里少的了一个“Hello World”
用print语句来打印所需要打印的字符
这里共有两种写法,一种单引号,一种双引号,这两种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
①当要输出的内容中,包含单引号时,print里就用双引号来引用
ex. print("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这里要输出的内容中,包含I'm的单引号,所以在引用时需要用双引号
②当要输出的内容中,包含双引号时,print里就用单引号来引用
ex. print('I want to say "Hello" to you')
这里要输出的内容中包含双引号,所以在引用时需要用单引号
③当要输出的内容中,既有单引号又有双引号,引用时用三个单引号
ex. print('''Lily says"I don't know"''')
这里要输入的内容中,既包含单引号也包含双引号,所以引用时要用三个单引号(或三个双引号)
5、简单的python脚本
5.1 if、else
一个简单的栗子:
其中,#后面的为注释语句,选中想要注释的行目,按Ctrl+/,即为注释该行。若想要解除注释,即选中已经注释的行,同样Ctrl+/即可
运行:右键--点击Run
在Python语句中,赋值用“=”判断用“==”
5.2 循环
1)while循环
while循环,必须有一个计数器
循环,就是重复的在执行循环体里面的代码
2) For循环
①continue
用于跳过其后的代码到循环开始处执行。结束本次循环,继续进行下一次循环。
②break
立即结束循环。
3)字符串格式化
①打印某一关键字的格式
print(type(xxx))
②字符串格式化的规则
整除(返回商的整数部分)---“//”
求余---“%”
4)逻辑运算符
与---“and” 或---“or” 非---“not”
逻辑运算符and和or也称作短路运算符:它们的参数从左向右解析,一旦结果可以确定就停止。
例如,A和C为真,B为假。A and B and C,不会解析C。作用于一个普通的非逻辑值时,短路运算符的返回值通常是能改最先确定结果的那个操作数。
关系运算可以通过逻辑运算符and和or组合,比较的结果可以用not来取反意。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又低于关系运算符,在它们之中,not具有最高优先级,or优先级最低,所以“A and not B or C”的含义等于“(A and (not B) or C)”
5)列表
①定义一个数组,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角标是从0开始数的
②在列表中增加一个元素,用append
③在列表中删除一个元素,pop用来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remove用来删除指定元素;
clear用来清空整个list
④修改列表中某一元素的值,直接选择某一元素,重新赋值即可(如:a[0]='b',即为将a列表中的第一个元素的值改为b)
⑤count为查询某元素在list中出现了几次
index为返回某元素第一次出现的下标,若这个元素不存在,则会报错
extend为把一个list里的值加入到另一个list中(如:stu.extend(stu2),则为将stu2中的值添加到stu中)
⑥排序:sort默认为升序,若需要按降序排列则吸引在sort后面加上(revers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