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写在前面

上一篇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AdaBoost 提到Boost但是没说它的整个框架及分类,就在这里记一下。

  • Boosting(提升方法) = 加法模型 + 前向分步算法 + 损失函数
  • AdaBoost = Boosting + 损失函数是指数函数(基函数任意)
  • Boosting Tree(提升树) = Boosting + 基函数是决策树(损失函数任意)

所以从上面的结构可以看出Boosting是一个大的概述性的框架/算法,而AdaBoost 和Boosting Tree是其中的子集/特例。

常用的损失函数主要包括:

1)指数损失函数:决定了Adaboost必须进行加权取样(权重由错误率决定),以进行下一个模型的参数学习,并且决定了最终模型也是加权累计

2)平方误差损失函数:决定了BRT的下一个模型应该学习前一个模型的残差

3)一般损失函数:决定了GBRT/GBDT的下一个模型应该学习前一个模型的梯度(残差近似)


1.提升树(Boosting Tree)简介

提升树是以分类树或者回归树为基本分类器的提升方法。对分类问题决策树是二叉分类树,对回归问题决策树是二叉回归树。

提升树模型可以表示为决策树的加法模型: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提升树算法采用的也是前向分步算法,首先确定初始提升树f0(x)=0,第m步的模型为: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通过经验风险极小化确定下一棵树的参数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2.提升树算法

根据前述Boosting框架中三个条件的不同,可以将提升树细分为几种情况:

(1)BDT(提升决策树,二分类):二叉分类树 + 指数函数 → 加权

         可以发现其实就是讲AdaBoost中的基本分类器限定为二分类模型,可以说是AdaBoost的特例。

        下面就不再赘述了

(2)BRT(提升回归树):二叉回归树 + 平方误差函数 → 残差

(3)GBDT(梯度提升决策树):二叉回归树(或分类树) +普通损失函数 → 损失函数的负梯度

        当损失函数式平方误差函数时,就等于BRT


2.1  BRT算法推导

已知一个训练数据集T={(x1,y1),(x2,y2),…,(xN,yN)},X为输入空间,Y为输出空间。如果将输入空间X划分为J个不相交的区域R1,R2…,RJ,并且在每个区域上确定输出的常量cj,那么树可以表示为: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其中,参数: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表示树的区域划分和各个区域上的常数,J是回归树的复杂度即叶结点个数。BRT采用的前向回归算法已在第一部分给出,当采用平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时: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其中:r=y-f(x)为模型拟合数据的残差。

给出提升回归树算法的具体步骤: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2.2  BRT算法实例(统计学习方法P149)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3.  梯度提升树(GBDT)

GBDT也是Boosting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GBDT有很多简称,有GBT(Gradient Boosting Tree) GTB(Gradient Tree Boosting ) GBRT(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MART(Multiple Additive Regression Tree) 其实都是一种算法。 

GBDT的弱学习器限定了只能使用CART回归树模型,在GBDT的迭代中,假设我们前一轮迭代得到的强学习器是ft−1(x), 损失函数是L(y,ft−1(x)), 我们本轮迭代的目标是找到一个CART回归树模型的弱学习器ht(x),让本轮的损失损失L(y,ft(x)=L(y,ft−1(x)+ht(x))最小。也就是说,本轮迭代找到决策树,要让样本的损失尽量变得更小。

通俗一点解释,假如有个人30岁,我们首先用20岁去拟合,发现损失有10岁,这时我们用6岁去拟合剩下的损失,发现差距还有4岁,第三轮我们用3岁拟合剩下的差距,差距就只有一岁了。如果我们的迭代轮数还没有完,可以继续迭代下面,每一轮迭代,拟合的岁数误差都会减小。

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成了在多种多样的损失函数条件下,怎么找到这个合适的拟合量?

3.1 GBDT的负梯度拟合

针对一个一般损失函数,Freidman提出了梯度提升的算,利用损失函数的负梯度在当前模型的值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来拟合本轮损失的近似值,进而拟合一个回归树。

3.2 GBDT回归算法

我们知道了怎么去找到这个拟合值,接下来就可以生成GBDT模型了。

输入:训练集样本T={(x,y1),(x2,y2),...(xm,ym)}, 最大迭代次数T, 损失函数L。

输出:强学习器f(x)

(1)初始化弱学习器: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2)对m=1,2,...,M:

        (a)对样本i = 1,2,...,N,计算负梯度: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b)利用(xi,rmi)拟合一个回归树,得到第m颗树的叶结点区域Rmj(j=1,2,...,J,其中J为叶结点个数)

        (c)对j=1,2,...,J,计算最佳拟合值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d)更新学习器: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3)得到强学习器表达式: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3.3  GBDT分类算法

GBDT的分类算法从思想上和GBDT的回归算法没有区别,但是由于样本输出不是连续的值,而是离散的类别,导致我们无法直接从输出类别去拟合类别输出的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类似于逻辑回归的对数似然函数,也就是用的是类别的预测概率值和真实概率值的差来拟合。

3.3.1 GBDT二元分类算法

对于二元分类GBDT问题,

  • 可以选择损失函数为:  L(y,f(x))=log(1+exp(yf(x)))
  • 则此时的负梯度误差为:rti=[L(y,f(xi)))f(xi)]f(x)=ft1(x)=yi/(1+exp(yif(xi)))
  • 各个叶节点的最佳残差拟合值为:ctj=argmincxiRtjlog(1+exp(yi(ft1(xi)+c)))

  • 由于上式比较难优化,一般选择使用近似值代替: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有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出了负梯度计算和叶节点的残差拟合之外,GBDT分类与回归算法过程相同。

3.3.2  GBDT多元分类算法

对于多元分类问题

  • 假设有K类,则此时对数似然函数为: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 其中如果样本输出类别为k, 则yk = 1。第k类的概率为: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 结合上述两式,可以算出第t轮的第i个样本对应类别 l 的负梯度误差为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观察可以发现,其实这里的误差啊就是样本i对应类别l 的真实概率和(t-1)轮预测概率的差值。

  • 叶节点的最佳残差拟合值为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 由于上式比较难优化,一般选择使用近似值代替:
  •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3.4 GBDT常用损失函数

差不多前面重要的算法也都讲完了,接下来稍微总结一下。

对于分类算法,其损失函数一般有对数损失函数指数损失函数两种

对于回归算法,其损失函数一般有均方差、绝对损失、Huber损失、分位数损失四种。

ps.(1)Huber损失(Huber Loss wiki),它是均方差和绝对损失的折中,即对于远离中心的异常点,采用绝对损失,而中心附近的点采用均方差。这个界限一般用分位数点度量。

pps.(2)分位数损失: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之Boosting family:Boosting Tree、GBDT

ppps. 对于Huber损失和分位数损失,只要用于健壮回归,也就是减少异常点对损失函数的影响。

3.5 GBDT正则化

和所有机器学习算法一样,GBDT也免不了会出现过拟合风险,需要正则化来减弱,主要有三种形式:

(1)第一种是和Adaboost类似的正则化项,即步长(learning rate)。定义为ν,对于前面的弱学习器的迭代

fk(x)=fk−1(x)+hk(x)
    如果我们加上了正则化项,则有
fk(x)=fk−1(x)+νhk(x)
    ν的取值范围为0<ν≤1。对于同样的训练集学习效果,较小的ν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弱学习器的迭代次数。通常我们用步长和迭代最大次数一起来决定算法的拟合效果。

(2)第二种正则化的方式是通过子采样比例(subsample)。取值为(0,1]。注意这里的子采样和随机森林不一样,随机森林使用的是放回抽样,而这里是不放回抽样。如果取值为1,则全部样本都使用,等于没有使用子采样。如果取值小于1,则只有一部分样本会去做GBDT的决策树拟合。选择小于1的比例可以减少方差,即防止过拟合,但是会增加样本拟合的偏差,因此取值不能太低。推荐在[0.5, 0.8]之间。
  使用了子采样的GBDT有时也称作随机梯度提升树(Stochastic Gradient Boosting Tree, SGBT)。由于使用了子采样,程序可以通过采样分发到不同的任务去做boosting的迭代过程,最后形成新树,从而减少弱学习器难以并行学习的弱点。

(3)第三种是对于弱学习器即CART回归树进行正则化剪枝。与之前一篇决策树内容讲过的相同。(机器学习中树模型算法总结之 决策树(下)


小结

GBDT主要的优点有:

1) 可以灵活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连续值和离散值。

2) 在相对少的调参时间情况下,预测的准备率也可以比较高。这个是相对SVM来说的。

3)使用一些健壮的损失函数,对异常值的鲁棒性非常强。比如 Huber损失函数和Quantile损失函数。

GBDT的主要缺点有:

1)由于弱学习器之间存在依赖关系,难以并行训练数据。不过可以通过自采样的SGBT来达到部分并行。

由于GBDT算法的卓越性,使其成为机器学习研究必须掌握的算法之一,很多面试的问题也都会涉及这个方面,包括其原理、实现以及参数调优等。目前GBDT的算法比较好的库是xgboost,sklearn。

以上~

20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