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FS的工作机制

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童话》

1、概述

1.1 设计思想

分而治之:将大文件、大批量文件,分布式存放在大量服务器上,以便于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对海量数据进行运算分析;

1.2 在大数据系统中作用

为各类分布式运算框架(如:mapreduce,spark,tez,……)提供数据存储服务

重点概念:文件切块,副本存放,元数据

1.3 HDFS的概念和特性

1.3.1 概念

(1)首先,它是一个文件系统,用于存储文件,通过统一的命名空间——目录树来定位文件;

(2)它是分布式的,由很多服务器联合起来实现其功能,集群中的服务器有各自的角色;

1.3.2 重要特性

(1)HDFS中的文件在物理上是分块存储(block),块的大小可以通过配置参数( dfs.blocksize)来规定,默认大小在hadoop2.x版本中是128M,老版本中是64M;

(2)HDFS文件系统会给客户端提供一个统一的抽象目录树,客户端通过路径来访问文件,形如:hdfs://namenode:port/dir-a/dir-b/dir-c/file.data;

(3)目录结构及文件分块信息(元数据)的管理由namenode节点承担
——namenode是HDFS集群主节点,负责维护整个hdfs文件系统的目录树,以及每一个路径(文件)所对应的block块信息(block的id,及所在的datanode服务器);

(4)文件的各个block的存储管理由datanode节点承担
—- datanode是HDFS集群从节点,每一个block都可以在多个datanode上存储多个副本(副本数量也可以通过参数设置dfs.replication);

(5)HDFS是设计成适应一次写入,多次读出的场景,且不支持文件的修改;

(6) 注意:适合用来做数据分析,并不适合用来做网盘应用,因为,不便修改,延迟大,网络开销大,成本太高。

2、HDFS工作机制

2.1 概述

  1. HDFS集群分为两大角色:NameNode、DataNode (Secondary Namenode);
  2. NameNode负责管理整个文件系统的元数据;
  3. DataNode 负责管理用户的文件数据块;
  4. 文件会按照固定的大小(blocksize)切成若干块后分布式存储在若干台datanode上;
  5. 每一个文件块可以有多个副本,并存放在不同的datanode上;
  6. Datanode会定期向Namenode汇报自身所保存的文件block信息,而namenode则会负责保持文件的副本数量;
  7. HDFS的内部工作机制对客户端保持透明,客户端请求访问HDFS都是通过向namenode申请来进行;

2.2 HDFS写数据流程

2.2.1 概述过程

客户端要向HDFS写数据,首先要跟namenode通信以确认可以写文件并获得接收文件block的datanode,然后,客户端按顺序将文件逐个block传递给相应datanode,并由接收到block的datanode负责向其他datanode复制block的副本。

2.2.2 详细过程

HDFS的工作机制

1、客户端跟namenode通信请求上传文件,namenode检查目标文件是否已存在,父目录是否存在;
2、namenode返回是否可以上传;
3、client请求第一个 block该传输到哪些datanode服务器上;
4、namenode返回3个datanode服务器dn1, dn3, dn4;
5、client请求3台dn中的一台dn1上传数据(本质上是一个RPC调用,建立pipeline, dn1收到请求会继续调用dn3,然后dn3调用dn4,将整个pipeline建立完成;
6、将整个pipeline建立完成,逐级应答返回客户端;
7、client开始往dn1上传第一个block(先从磁盘读取数据放到一个本地内存缓存),以packet(64k)为单位传输,以chunk(512byte)为单位进行校验,dn1收到一个packet就会传给dn3,dn3传给dn4;dn1每传一个packet会放入一个应答队列等待应答。
8、当一个block上传成功,就算成功,namenode会做异步的同步,每传一个block都会向namenode请求。当一个block传输完成之后,client再次请求namenode上传第二个block的服务器。

2.3 HDFS读数据流程

2.3.1 概述过程

客户端将要读取的文件路径发送给namenode,namenode获取文件的元信息(主要是block的存放位置信息)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根据返回的信息找到相应datanode逐个获取文件的block并在客户端本地进行数据追加合并从而获得整个文件。

2.3.2 详细过程

HDFS的工作机制

1、客户端向namenode请求下载文件;
2、namenode查询元数据,找到文件块所在的datanode服务器,返回文件的元数据;
3、挑选一台datanode(就近原则,然后随机)服务器,请求建立socket流;
4、datanode开始发送数据(从磁盘里面读取数据放入流,以packet为单位来做校验)
5、客户端以packet为单位接收,先在本地缓存,然后写入目标文件。

3、namenode工作机制

3.1 namenode职责

(1)负责客户端请求的响应;
(2)元数据的管理(查询,修改)。

3.2 元数据管理

namenode对数据的管理采用了三种存储形式:
内存元数据(NameSystem)
磁盘元数据镜像文件
数据操作日志文件(可通过日志运算出元数据)

3.2.1 元数据存储机制

A、内存中有一份完整的元数据(内存meta data)
B、磁盘有一个“准完整”的元数据镜像(fsimage)文件(在namenode的工作目录中)
C、用于衔接内存metadata和持久化元数据镜像fsimage之间的操作日志(edits文件)注:当客户端对hdfs中的文件进行新增或者修改操作,操作记录首先被记入edits日志文件中,当客户端操作成功后,相应的元数据会更新到内存meta.data中

3.2.2 元数据手动查看

可以通过hdfs的一个工具来查看edits中的信息
bin/hdfs oev -i edits -o edits.xml
bin/hdfs oiv -i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87 -p XML -o fsimage.xml

3.2.3 元数据的checkpoint

每隔一段时间,会由secondary namenode将namenode上积累的所有edits和一个最新的fsimage下载到本地,并加载到内存进行merge(这个过程称为checkpoint)。
HDFS的工作机制
1、更新内存metadata元数据;
2、记录更新的操作日志;
3、namenode滚动在在写的日志文件;
4、将日志文件和元数据镜像fsimage下载到secondary namenode;
5、secondary namenode将元数据镜像fsimage加载到内存,然后执行日志文件;
6、执行完成后dump到本地;
7、将新的元数据镜像fsimage.checkpoint上传到namenode;
8、将fsimage.checkpoint重命名成fsimage;

checkpoint的触发条件:
(1) 距离上次checkpoint的时间间隔 >= 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2Edits{dfs.namenode.checkpoint.txns}限制;
这两个条件任何一个被满足了,就触发一次检查点创建。

注意:namenode和secondary namenode的工作目录存储结构完全相同,所以,当namenode故障退出需要重新恢复时,可以从secondary namenode的工作目录中将fsimage拷贝到namenode的工作目录,以恢复namenode的元数据。

4、datanode的工作机制

4.1 dataname职责

存储管理用户的文件块数据
定期向namenode汇报自身所持有的block信息(通过心跳信息上报)
(这点很重要,因为,当集群中发生某些block副本失效时,集群如何恢复block初始副本数量的问题)

4.2 datanode掉线判断时限参数

datanode进程死亡或者网络故障造成datanode无法与namenode通信,namenode不会立即把该节点判定为死亡,要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暂称作超时时长。HDFS默认的超时时长为10分钟+30秒。如果定义超时时间为timeout,则超时时长的计算公式为:
timeout = 2 * heartbeat.recheck.interval + 10 * dfs.heartbeat.interval。
而默认的heartbeat.recheck.interval 大小为5分钟,dfs.heartbeat.interval默认为3秒。
需要注意的是hdfs-site.xml 配置文件中的heartbeat.recheck.interval的单位为毫秒,dfs.heartbeat.interval的单位为秒。所以,举个例子,如果heartbeat.recheck.interval设置为5000(毫秒),dfs.heartbeat.interval设置为3(秒,默认),则总的超时时间为40秒。

5、总结(百度百科)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被设计成适合运行在通用硬件(commodity hardware)上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它和现有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有很多共同点。但同时,它和其他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HDFS是一个高度容错性的系统,适合部署在廉价的机器上。HDFS能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非常适合大规模数据集上的应用。HDFS放宽了一部分POSIX约束,来实现流式读取文件系统数据的目的。HDFS在最开始是作为Apache Nutch搜索引擎项目的基础架构而开发的。HDFS是Apache Hadoop Core项目的一部分。
HDFS有着高容错性(fault-tolerant)的特点,并且设计用来部署在低廉的(low-cost)硬件上。而且它提供高吞吐量(high throughput)来访问应用程序的数据,适合那些有着超大数据集(large data set)的应用程序。HDFS放宽了(relax)POSIX的要求(requirements)这样可以实现流的形式访问(streaming access)文件系统中的数据。

还需要探讨的问题,HDFS的高容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