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首家同舟共济伙伴签约背后,看华为发力公有云的决心和信心

【​观察】首家同舟共济伙伴签约背后,看华为发力公有云的决心和信心


今天,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迈过了“奇点”,企业级用户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广度不仅在快速扩展,其应用深度也在不断增加,近期银行、政务、电信、能源、制造等领域频繁爆出云计算项目,以及浙江推动十万企业上云等事件,无疑都证明了云计算的“冻土层”正在加速解冻。


在这个大背景下,7月17日,在华为深圳坂田基地,华为云首家同舟共济合作伙伴签约中软国际,也就有了更多解读的价值和意义。


毫无疑问,在这背后,是华为在云时代平台化生态能力释放的巨大价值和超强吸引力,更体现了华为希望同合作伙伴共享云计算市场成长红利的决心。关键的是,通过华为云搭建的平台化舞台,合作伙伴可以借助华为的力量,接触到更多的客户和找到更多的生意机会,和华为一起迈向万亿级的巨大市场。


华为的角色和定位


我们知道,如今云计算市场的发展可谓“如日中天”,这股潮流不仅影响全球市场,也推动了中国云计算进入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云计算概念的普及期,互联网公司主导的公有云崛起期,以及目前所处的云计算“冻土层”解冻期。


【​观察】首家同舟共济伙伴签约背后,看华为发力公有云的决心和信心


所谓“冻土层”,是指更多大中型企业积极拥抱云化,这对云计算市场无疑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和牵引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把上一个十年称之为1.0阶段,互联网企业和中小企业占据主角位置,那么下一个十年无疑就是2.0阶段,主角的扮演者将变成更多的大中型企业。


在这个阶段,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推进,传统行业上云成为趋势,产业云化成为了这个阶段市场的新热点,同时SaaS和PaaS层将成为云计算市场新的驱动力。在我看来,这个阶段整个云计算市场将呈现出三个新的特点:


第一,这意味着云服务商构筑的竞争优势将不仅来源于其自身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还包括在生态系统的定位、与成员伙伴的关系,以及对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第二,对合作伙伴而言,这个阶段必须依靠云服务商提供基础设施与技术服务,实现能力聚焦,快速创新。特别是合作伙伴在云平台上开发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解决方案,就能不断的重复销售且能建立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关键的是,这里面还有更大的空间等待发掘。


第三,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在云化的过程中它无疑关心如下问题,例如现有的系统和应用如何向云平滑迁移,云端的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问题如何保障以及如何快速高效利用云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等等,这些新的需求无疑对云服务商和合作伙伴提出了新的挑战。


显然,这些新问题的出现,正是华为云提出发展同舟共济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所以,华为希望牵手更多的可以基于华为云平台开发应用、负责把应用迁移到华为公有云、以及销售华为企业云服务的三类合作伙伴,并希望建立仅基于华为云平台开发应用、仅将应用迁移到华为云平台、仅销售华为云服务的同舟共济型合作伙伴关系。


对此,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我们希望同极少数核心的合作伙伴,基于很好的利益分享机制,一起构建新型生态合作关系,共同面向未来。”


从这段话中,其实也不难看出华为云新型生态合作关系中的角色和定位,那就是华为将恪守业务边界。华为云要做的就是把过去积累多年所沉淀下来品牌、技术,服务等能力通过API的方式开放出来,赋能合作伙伴,让更多的开发者、开发企业基于华为云去发展自身业务,实现共同成长。


牵手中软国际背后


众所周知,中软国际是中国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在全球拥有约52000名员工,分布在全球40个城市,2016年其实现软件服务性收入66亿人民币。


【​观察】首家同舟共济伙伴签约背后,看华为发力公有云的决心和信心


对此,中软国际董事局主席兼CEO陈宇红表示,公司与华为已有长达十多年的合作关系,之所以和华为云建立同舟共济的合作伙伴关系,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华为云有非常独特的竞争力,特别是能深入企业应用的场景,并恪守云服务的边界,还具备提供完整云服务解决方案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中软国际和华为云的合作中,华为云在IaaS和PaaS层提供支持,而中软国际的优势在SaaS层,因此双方之间有着完美的分工和匹配关系,同时也有强烈的共同投入意愿。


据了解,双方将在以下几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在软件开发云方面,华为提供平台,中软国际提供附加增值服务;在智能制造领域,华为集中在系统设计、系统仿真和基础设施层能力提供上,而中软国际会更加偏向制造执行系统、精益制造管理等更偏应用的服务上。


陈宇红表示:“我们一直专注在软件开发领域,过去也在华为云平台上进行开发,所以对华为云平台最富有经验、最有资格去为客户提供服务,体现平台的价值。我们希望接下来让3万家ISV和8万名工程师都一起来使用华为软件开发云。”


实际上,在徐直军看来,要让云服务真正走向企业,走向行业,这其中涉及云的迁移,云的开发部署,不是一个轻松简单的事情,这就需要线下合作伙伴群体的支持。而华为云的优势在于过去在中国市场打造了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让华为可以把这些力量充分运用起来,华为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和探索,进一步形成政策,以激励、团结更多合作伙伴参与到华为云的建设中来。


“华为希望更多如中软国际这样的同舟共济的伙伴,去一起帮助企业把他们的应用迁移到华为云上来,同时根据不同行业的企业个性化需求,再基于华为云来打造企业云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云转型之路。”徐直军说。


按照此前华为的披露,今年华为云将发展10-20家同舟共济合作伙伴,并将提供包括针对区域或行业进行公有云专项授权、优先给予更多市场机会,商机共享(包括云和非云)、优先支持伙伴深度联合开发、以及优先使用新推出服务等特殊支持。


由此可见,在通往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华为通过平台化的能力以及希望构建的同舟共济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将为整个云计算产业,也为众多的合作伙伴找到新的定位和新的发展方向。


发力公有云的决心和信心


在我看来,华为同中软国际签约背后,更体现了华为云发力公有云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观察:


【​观察】首家同舟共济伙伴签约背后,看华为发力公有云的决心和信心


首先,这是华为云强势进入公有云市场信心的体现。


今年3月,华为对外宣布成立专门的云BU;7月,“华为企业云”正式升级为“华为云”,这不仅是品牌上的升级,更是在战略上定位的明确,也意味着华为云将面向中国、乃至全球市场提供公有云服务。


目前,华为云BU在中国的业务包括所有基于华为解决方案的云,华为自营的公有云“华为云”,以及与中国电信合作的天翼云。在海外,华为与德国电信Open Telecom Cloud、法国电信Flexible Engine、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 Open Cloud等在内的伙伴提供公有云服务。通过这些合作,华为已经做到了基于开放的架构、保证技术上的一致性的云的全球的覆盖。


不仅如此,在过去四个月的时间里,华为云也实现了快速增长,目前已经能提供十大类65种云服务,用户数增长近一倍。据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介绍,华为云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些有差异化的云服务产品,如高性能计算云(HPC Cloud),裸金属服务等等。


其次,这也是华为在云时代同合作伙伴共享云计算市场成长红利决心的体现。


我们知道,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过去环境中已经将价值做到极致的传统渠道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传统的IT交付方式、IT服务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合作伙伴向云转型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否则就会被时代大潮所抛弃。


从这个角度来说,华为通过打造同舟共济型的新型合作关系,通过云平台的能力,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独特的、高价值的服务,无疑将最大程度**合作伙伴的生产力和战斗力。


对此,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表示,无论是以前的传统渠道业务,还是基于现在的公有云的生态,华为一直以来都坚持两个价值:一是伙伴价值,即有没有意愿?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共同的方向?这是华为选择伙伴的标准;二是客户价值,华为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所以无论是以前的线下业务,还是现在的公有云业务,华为都会持续打造符合市场的商业模式,通过创新让云的生态圈不断成长和壮大。


作为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华为而言,如今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全面云化的决心和信心,通过不断充实云端上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积极打造新型的云生态体系,集合内部和外部的生态力量,无疑将让更多中国企业上云的梦想变得更加轻松和容易。


申耀的科技观察(微信号:shenyao),由非著名科技媒体人申耀创办、10万公里公路自驾经验老斯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拥有专栏,致力于科技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读懂科技行业,知趋势,赢未来!


【​观察】首家同舟共济伙伴签约背后,看华为发力公有云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