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一、

1)开启Linux系统前添加一块大小为15G的SCSI硬盘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2)开启系统,右击桌面,打开终端
3) 为新加的硬盘分区,一个主分区大小为5G,剩余空间给扩展分区,

在扩展分区上划分1个逻辑分区,大小为5G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4)格式化主分区为ext3系统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5)将逻辑分区设置为交换分区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6)启用上一步的交换分区

7)查看交换分区的状态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二、

free命令查看内存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整理buffer与cache的作用

Buffer  cache(它们都是占用内存)。

Buffer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 数量。

Buffer 缓冲区:  是块设备的读写缓冲区,buffer I/O 缓存,用于内存和硬盘(或其他 I/O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的速度而设计的。

分析:

1通常在写一个非常大的文件,文件会被分成一个个的小 block-->一直往内存上写-->然后再写入磁盘,,  这个文件非常的大,但是会被分成一个个小的block块,每次都一点一点的-->写入内存-->再写入磁盘,  这样的效率较慢 。

2这种情况下,内存就会攒足一次大的block-->再写入磁盘,这样的话就不会有第一种情况里的延迟。 这就是buffer.


Cache高速缓存

:cache

是高速缓存,用于cpu与内存之间的缓冲。主要原因是cpu与memory,由于cpu快,memory跟不上,且有些值使用次数多,所以放入cache中,主要目的是,使用内存来缓存可能被再次访问的数据。

 Cache 经常被使用在I/O 请求上。为提高系统性能。


从硬盘上读内容时的情况:



例如 要打开一个非常大的视频文件从硬盘-->读到内存--->显示出来。 第一次打开这个文件的时候需要等待一些时间(视电脑性能),然后第二次打开的时候会比第一次流畅许多。

 例如:小明第一次看这个10G的视频文件,从硬盘-->内存-->显示,他看完以后就关机了,内存也就清空空间了,但是他回头一想,电影中的某个情节想再回顾一下,这个时候,从硬盘-->读到内存 ,这个时候的内存没有再次从硬盘读取,而是之前关机有缓存,读取的时间可能比之前流畅,
这就是cache.是为了提高文件读取效率的做法。

如果 cache 的值很大,说明cache住的文件数很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么磁盘的读IO 必会非常小。



计算真实的内存使用率

(total - available)/total * 100%


三、

dd命令测试硬盘速度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


四、

查找一个名为ssh的进程,并且将其强制杀死

linux基础命令练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