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之送礼八项原则

                       人情世故之送礼八项原则

作为礼尚往来的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人情世故”的智慧和规矩,其中送礼的智慧并不那么起眼,可却是每一个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硬核”情商能力。

 

第一原则 坚定信念:养成送礼的习惯

 

人情世故之送礼八项原则

人之所以有大不同,往往在于内心的信念不同,之所以能够坚持,也是因为内心有一个明确的、认可的信念在支撑着我们的行为。俗话常说:“张口莫骂赔礼者,伸手不打笑脸人。” 可是后面其实还有一句更加俗气的话“开口不骂送礼人”!所以,建立应该送礼的观念是我们做好送礼这件事情的前提。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班主任李渲老师对我如慈父般关爱有加,一次在老师吃饭,闲聊的时候李老师告送我一个道理,“世上有不愿意拍人马屁的人,但是绝对没有别人拍自己马屁却生气的人!”,因为很是接地气,我一直都记在心里,可见“开口不骂送礼人”这句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在我们的社会历史长河中,即使对方错在先了,如果对方对我们表现出善意的时候,我们都是不可以对着怼的,尤其是对面怼。我们应该相信送礼这件事情绝对是不会让任何人讨厌和不能够接受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原因去拒绝这件事情,所以可以学着将送礼这件事情落实到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第二原则 世人无差:送礼的条件你永远具备

 

人情世故之送礼八项原则

 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管仲在《管子·牧民》中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而后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的引文中改动了一个字:“则”改成了“而”,就有了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可见司马迁当时应该已经敏锐洞察到了“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必然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仓廪实、衣食足”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仓廪实、衣食足”只是前提和基础。

 

其实“礼”与钱和“贵重”并无直接的联系,送礼这件事本身最重要的就是一种对别人的敬意、尊重以及表达自己善意、谢意等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希望建立起好的情感联结的一个标志而已。所以,大可不必因为“相对比较”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在送礼这件事情上,所有人都是”富有“之人。送礼之后,我们是不是常常听到这句话“您费心了!”“您是有心之人啊!”,所以用心才是送礼的基础,心人人都有的,不用求人。

 

第三原则 直触人心:发自内心的礼物最具感染力

 

人情世故之送礼八项原则

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对自己的产品具有无比信念的销售人员,发自TA自己内心地认为自己的产品能够帮助到别人,往往在同等能力的情况下,这样的销售人员都会收获更好的成交业绩,为什么呢?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除了我们彼此在用语言沟通外,我们相互之间还在”交换“着大量的信息,比如我们的肢体语言、情绪渲染,甚至我们彼此的内在的“心灵”也会在”沟通“,彼此在了解,敏感一点的人或者直觉力强一些的人,就会很容易感受到语言交流内容之外的资讯,我们的潜意识会在后面影响我们的决策。所以,我们也才会说自己被对方的热情和信心感染到了。

 

所以,一份什么样的礼物最会打动别人呢?一定是你发自内心的希望送别人礼物的时候!因为你发自内心的这个发心和缘起,会在所有的层面影响着送礼这个事情中你所有环节的“表现”,而对方不仅仅能够从看的到的礼物、感谢的语言等等中,也能够从自己的潜意识中感受到你的真心和实意。我们所有的人对真诚都是缺乏免疫力的。

 

第四原则 亲疏无间:越是亲近人越要“礼人”

 

人情世故之送礼八项原则

 

你应该给谁送礼?答案是:所有与你有关系的人。求人办事的礼可能是大多数人心中的送礼场景,可是日常生活中“不要空手上别人家“这个场景却也同样的需要我们重视起来。

 

我们往往会觉得,因为关系不到位,需要”礼“来助力一下,所以”助力礼”的场景大家会重视一些,但是可能是我们人类情感和大脑的一个bug吧,我们容易有“温柔待陌生人,苛刻待家人”的倾向,可是一个人的交往半径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中由亲向疏的半径内能够与我们有密切关系的人往往才是影响我们能否幸福快乐最重要的人,所以,对于这些重要的亲近之人,我们要学会常常“礼人”,重要的纪念日当然是必须的,但是没有特殊日子的礼物也很重要。

 

第五原则 拿得出手:送礼的察言观色

 

人情世故之送礼八项原则

为了让对方开心满意,送一件拿得出手的礼物,有的时候往往会难到我们。什么礼物才能够拿得出手呢?

 

拿得出手的礼物具有两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我们送礼当然是希望对方愉悦,心生欢喜,所以首先是要从对方的角度来选择礼物,其次要考虑到自己的状况,要与自己的情况匹配。

 

可是现实中往往会存在一个情况让我们为难,比如你要送礼的人可能条件很好,与你存在一些差距,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就应该是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能力,体现出自己诚意,因为我们可以相信对方会去站在你的情况来“看待”你的礼物。就像是随礼,假设同样的其它条件下,你挣3000元的时候随200元就很好,挣3万的时候随200元就会不合适了。

 

第六原则 礼轻人意重:送礼的技巧

 

人情世故之送礼八项原则

既然得养成送礼的习惯,会不会让送礼成为自己经济上的负担,很多年轻人自己还在奋斗、在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路上呢。一句话,自己经济条件不好还要不要送?

 

礼轻人意重往往我们会认为在表达一种送礼的态度和情谊,但是我觉得也同样告诉了我们送礼的技巧,“礼可以轻”。其实在很多的场合,我们带上一点小小的礼物,重要的是要有“带礼物”这个动作发生,而不是你的礼物如何。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个”有心人“,让别人体会到我们”有心“了,就到位了。

 

舍得舍得,为什么是舍在先,得在后呢?就是先舍才能后得!而现实中往往考验人的时候是,要你在越不富足的时候越要敢于舍,有点反人性,但是能够反人性的人最后好像容易成功。

 

第七原则 成熟人格:不再排斥给领导送礼

 

人情世故之送礼八项原则

 对于上班一族,我们就说一件事情,该不该给你的领导送礼?说个心里历程,可能很多人和我有过类似的内心戏。上班的时候,我就觉得没有必要给领导送礼,因为我们是凭技术和能力吃饭的人,就觉得把工作做好了,领导就应该会认可自己的,绝不会因为送不送礼影响自己,所以,那个时候我是不会去考虑送礼的,虽然有点时候,比如回老家是不是随便给领导带点土特产,就会觉得不好意思,有种怕被礼物耽误了被人正确评价自己能力的感觉。

 

后来,创业了,自己做领导了,因为是做技术出身的领导,多少觉得自己的专业能力还是可以的,所以,加之了解自己作为员工时候关于送礼的那些内心戏,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就对员工送礼这件事情有些微微的抵触,总觉得员工把工作做好了就行,不要搞这些“没有用”的东西。

 

人情世故之送礼八项原则

再后来,应该是第四次创业的时候吧,我突然发现送礼的员工其实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我开始认可了员工送礼这件事情。首先,我开始理解这件事情,员工送礼就是希望表达对领导的敬意,就算是送礼的意图中有希望你照顾TA的成分,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我有的时候觉得在这件事情上理解员工,其实也是一种慈悲的心态,大家其实为了能够更好的生活都不容易。其次,看待送礼这件事情是领导自己的心态问题,自己不要有“被贿赂”的感觉和看法不就好了,工作该怎么要求就怎么要求,而且照顾好员工不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嘛,所以,我也工作上这碗水还是会端平的,也不会对不送礼的员工有任何的想法。

 

人非圣贤,高中班主任告诉我的道理,“世上有不愿意拍人马屁的人,但是绝对没有别人拍自己马屁生气的人!”,同样于所有的领导都是有用的,至少表明我们希望在这里更好的愿望和对领导的尊重,而人总是会有内心柔软的部分。

 

给领导送礼,不能追求贵重,会适得其反,也没有必要,而在讲究心意,比如家乡的特产就特别好。

 

第八原则 万法兼空:送礼的境界

 

人情世故之送礼八项原则

 

佛法不离世间法,送礼也是一种修行。

 

佛法常常教诲大家要“广行布施",因为布施可以给功德主带来”福报“,布施可以对治和调整我们悭吝自私的内心习气,让我们变得更好。佛法中布施的时候讲到最如法的布施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要有不求回报舍出去的发心,还要忘记自己是布施的人、忘记布施的对象最好忘记曾经布施这件事情。

 

送礼能够让别人内心愉悦,也是一种功德,所以,要送礼就认真地去送。如法布施的要求其实可以让我们看待送礼这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出现不如意之处,可以作为心理建设的一个参考。要不然,有的朋友会常以自己是个懂得送礼的明理之人而沾沾自喜,有的会为送礼的结果不达预期而纠结,有的会因为对方失礼产生出来一些不良的情愫等等,送礼之事本就是世间万象的一个缩影,不如意之处总还是有的。

 

公众号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