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编程:Java基本语法(1)
关键字与标识符
java关键字的使用
- 定义:被Java语言赋予了特殊含义,用做专门用途的字符串(单词)
- 特点:关键字中所有字母都为小写
具体哪些关键字:
保留字:现Java版本尚未使用,但以后版本可能会作为关键字使用。
- 具体哪些保留字:goto 、const
- 注意:自己命名标识符时要避免使用这些保留字
标识符的使用
-
定义:凡是自己可以起名字的地方都叫标识符。
-
涉及到的结构:包名、类名、接口名、变量名、方法名、常量名
-
规则:(必须要遵守。否则,编译不通过)
-
规范:(可以不遵守,不影响编译和运行。但是要求大家遵守)
-
注意点: 在起名字时,为了提高阅读性,要尽量意义,“见名知意”。
变量的使用(重点)
变量的分类
按数据类型分类
详细说明:
-
1.整型:byte(1字节=8bit) \ short(2字节) \ int(4字节) \ long(8字节)
① byte范围:-128 ~ 127
② 声明long型变量,必须以"l"或"L"结尾
③ 通常,定义整型变量时,使用int型。
④整型的常量,默认类型是:int型 -
2.浮点型:float(4字节) \ double(8字节)
① 浮点型,表示带小数点的数值
② float表示数值的范围比long还大
③ 定义float类型变量时,变量要以"f"或"F"结尾
④ 通常,定义浮点型变量时,使用double型。
⑤ 浮点型的常量,默认类型为:double -
3.字符型:char (1字符=2字节)
① 定义char型变量,通常使用一对’’,内部只能写一个字符
② 表示方式:1.声明一个字符 2.转义字符 3.直接使用 Unicode 值来表示字符型常量 -
4.布尔型:boolean
① 只能取两个值之一:true 、 false
② 常常在条件判断、循环结构中使用
按声明的位置分类(了解)
- 定义变量的格式: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变量值;
数据类型 变量名;
变量名 = 变量值;
变量使用的注意点:
- ① 变量必须先声明,后使用
- ② 变量都定义在其作用域内。在作用域内,它是有效的。换句话说,出了作用域,就失效了
- ③ 同一个作用域内,不可以声明两个同名的变量
基本数据类型变量间运算规则
- 涉及到的基本数据类型:除了boolean之外的其他7种
自动类型转换(只涉及7种基本数据类型)
- 结论:当容量小的数据类型的变量与容量大的数据类型的变量做运算时,结果自动提升为容量大的数据类型。
- byte 、char 、short --> int --> long --> float --> double
- 特别的:当byte、char、short三种类型的变量做运算时,结果为int型
- 说明:此时的容量大小指的是,表示数的范围的大和小。比如:float的容量要大于long的容量
强制类型转换(只涉及7种基本数据类型):自动类型提升运算的逆运算。
- 1.需要使用强转符:()
- 2.注意点:强制类型转换,可能导致精度损失。
String与8种基本数据类型间的运算
- 1.String属于引用数据类型,翻译为:字符串
- 2.声明String类型变量时,使用一对""
- 3.String可以和8种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做运算,且运算只能是连接运算:+
- 4.运算的结果仍然是String类型
进制(了解)
几种常用进制的介绍
编程中涉及的进制及表示方式:
二进制的使用说明:
- 计算机底层的存储方式:所有数字在计算机底层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在。
- 二进制数据的存储方式:所有的数值,不管正负,底层都以补码的方式存储。
- 原码、反码、补码的说明:
- 正数:三码合一
- 负数:
进制间的转换:
转换过程: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