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存管理之红黑树
一、什么是红黑树
1.1、二叉查找树
想要学习红黑树,就必须先理解一下二叉树(Binary Search Tree)[BST]
- 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小于或等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 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大于或等于它的根节点的值
- 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
下图就是一颗典型的二叉查找树
1.1.1、二叉查找树的好处
比如我们想要在上面的二叉树上查找节点10,应该怎么搜索呢?
a、查找根结点9
b、由于10>9,查找右孩子13
c、由于10<13,查找左孩子11
d、由于10<11,查找左孩子10
这种方式正式二分查找的思想,查找所需要的最大次数等同于二叉查找树的高度
。在插入节点的时候也是利用类似的方法,通过一层一层比较大小,找到新节点适合的位置插入
但是很遗憾,二叉查找树仍然存在它的缺陷
1.1.2、二叉查找树的缺陷
假设初始的二叉查找树只有三个节点,根节点为9,左孩子值为8,右孩子为12,二叉树的样子就如下图:
接下来我们依次插入以下五个节点:7、6、5、4、3。按照二叉查找树的特性,结果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这样的二叉树就不像二叉树了,还不如说是一条链表。查找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几乎变成了线性的。那么如何解决二叉查找树多次插入新节点而导致的不平衡呢?红黑树
就应运而生了。
1.2、红黑树
红黑树
的一个优点是:所有重要的操作(例如插入、删除、搜索)都可以在O(log n)的时间内完成。 n为树中元素的数目
红黑树
是一种自平衡的二叉查找树。除了符合二叉查找树的基本特征外,它还具有下列的附加特性:
a、节点是红色或者黑色
b、根节点是黑色
c、每个叶子节点都是黑色的空节点(NIL节点)
d、每个红色的节点的两个子节点都是黑色(不能出现有两个连续的红色节点)
e、从任一节点到其每个叶子的所有路径都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当插入或者删除节点的时候,红黑树的规则有可能被打破。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出一些调整,来维持上面说到的这些规则。什么情况下会破坏红黑树的规则,什么情况下不会破坏规则呢?
①、向原来的红黑树插入值为14
的新节点:
由于父节点15是黑色的节点,因此这种情况并不会破坏红黑树的规则,无需做任何的调整。
②、、向原红黑树插入值为21
的新节点
由于父节点22是红色节点,因此这种情况打破了红黑树的规则(每个红色节点的两个子节点都是黑色),必须进行调整,使之重新符合红黑树的规则。
一般调整的方式有两种,变色
和旋转
,旋转又可以分为左旋转
和右旋转
通过变色来调整红黑树:
为了重新符合红黑树的规则,尝试把红色节点变成黑色,或者把黑色节点变成红色。
- 因为节点21和节点22连续出现了红色, 我们第一步把22从红色变成黑色
- 上一步的操作后,25和22都是黑色,需要把节点25从黑色变成红色
- 这时候看到,节点25和节点27都是红色,需要再次调整红黑树,把节点27从红色变成黑色
到这里,通过变色来调整红黑树的工作就大功告成了!
通过旋转来调整红黑树
旋转相较于变色来说要复杂许多。在这里暂时不深入分析,先简单了解一下左旋转和右旋转的操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