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效应《The Telemere effect》程序员的养生指南(二)情绪、思维模式与健康

身为程序员,面临着久坐,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等种种问题。健康显得至关重要。接下来,打算借助一本诺奖得主写的书,来探讨下怎么能够更加健康的做好程序员的工作。端粒效应《The Telomere Effect: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Living Younger, Healthier, Longer 》是诺奖得主:Elizabeth Blackburn,PhD、 Elissa Epel,PhD在2017年10月份出版的书。早在当时引起全球关注,但是至今2019.10月没有出版简体中文版(只有繁体中文版).鉴于此书价值,当时就买了英文原版看了看。

接下来借助英文原著和网上公众号推文:zhengshuoyidao,原作者:郑爱民。博主对此书内容进行一下梳理:

端粒效应《The Telemere effect》程序员的养生指南(一)压力、端粒与衰老

端粒效应《The Telemere effect》程序员的养生指南(二)情绪、思维模式与健康

目录

一、影响衰老的负面情绪

1.1 怀疑敌意(Cynical hostility)

1.2 悲观(Pessimism)

1.3 心不在焉(Mind wandering)

1.4 耿耿于怀Rumination

1.5 逃避痛苦Thought suppression

二、弹性思维

2.1 胸怀宽广

2.2 思想自我与感觉自我

三、心流(Mental flow)-工作的幸福

3.1 心流的定义

3.2 心流与正念

3.3 如何达到心流

四、思维的觉察与控制

4.1 消极思维的特点

4.2 如何进行思维觉察

4.3 正念冥想

五、人生的目标与幸福

5.1 意义之网

5.2 关于人生价值的两组实验

5.3 人生的目标

5.4 你希望的墓志铭

六、自我同情

6.1 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

6.2 自我同情能力评估

6.3 来一杯自我同情

七、存在模式(being mode)

7.1 抑郁情绪及危害

7.2 对于压力的反应

7.3 行为模式与存在模式

7.4 最美丽的人


一、影响衰老的负面情绪

那么,在“抗衰老”这个话题上,问题的关键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如何应对生活压力,而这是我们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第一部分说道,压力感会影响人的健康,导致端粒缩短。但其实,这里说的压力是相对的。比如像李嘉诚这样的人,管理那么大一个商业帝国,他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肯定要比一个照顾孩子的妈妈大得多。但是我们看,李嘉诚90岁了,他的健康和精神状态甚至比很多中年人要好。这里面的关键,不是绝对压力值的多少,而是这些压力给让你产生了什么情绪,如果是负面情绪居多,那就比较麻烦了,它会影响你的健康和衰老程度。短时间的负面情绪,比如生一次气,不会影响端粒。有小情绪很正常,真正影响端粒的是长期的、严重的负面情绪。

某些思维模式可能会缩短我们的端粒,例如怀疑敌意(Cynical hostility)、悲观(Pessimism)、心不在焉(Mind wandering)和穷思竭虑(Rumination)。这些都是消极思维。

1.1 怀疑敌意(Cynical hostility

第一个情绪是“敌意”。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中年男子,性格比较强势。最近你的工作有点不顺利,身边的人跟你配合得也不是很好,你看哪儿都觉得不对。工作了一天,你带着不满回到家里。妻子正在做饭,而你注意到,厨房的桌子上摆着很多没有用的广告。你心想,早上走的时候你已经告诉妻子把广告垃圾扔掉,她怎么没扔呢?你觉得妻子太懒了,你就去指责她。

这就是敌意。你只看见了小广告,难道你没看见她在做饭吗?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抱怨排队的队伍长很正常,但是如果你觉得队伍长是因为排队的那些人都有毛病,他们都在专门跟你做对,那就不正常了。

敌意感强的人中,男性居多。敌意会让你跟周围人的关系变差,你会陷入更放纵的生活方式,比如贪吃、抽烟、喝酒。你的健康会变差,你的端粒会变短。

  • A型行为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和情绪模式,包括极端好胜,富有攻击性,缺乏耐心,有时间急迫感和怀有敌意。
  • A行为特质的人通常对生活中的某些核心方面感到不满,极富竞争性且野心勃勃,而且通常是一个孤独者。他们更容易得冠心病。
  • 1970年代,畅销书《A型行为和你的心脏》使A型行为在西方被广为人知。
  • 随后的研究表明,争强好胜、野心勃勃不一定对健康有害。
  • 真正造成危害的,是A型行为中的敌意。
  • 怀疑敌意是指一种以怀疑和敌意为特点的情绪,有这种情绪的人认为其他人都是不可信的。

在医院取药窗口,他们不仅会想“我讨厌排长队”,还会认为“窗口内的那个工作人员,在轮到我的时候去喝水,他是故意的!”这时,他们要么强压怒火,要么辞色不善,甚至马上发飙。

路怒症就是怀疑敌意的典型表现。

怀疑敌意情绪严重的人,往往通过吃、饮酒、抽烟来应对自己的不适。他们往往易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早亡。

在一项针对英国公务员的研究中,与怀疑敌意评分低的男性相比,评分高的男性端粒明显较短。

  • 理想情况下,面对压力时,你体内的皮质醇会增多,血压会升高,事后会迅速恢复正常。压力来时你准备迎接挑战,压力消失后你就迅速放松下来。
  • 但是,对于拥有怀疑敌意特质的人来说,当面对压力时,他们的舒张期血压和皮质醇升高并不明显。这表明,长久的紧张状态使的他们的身体无法对压力做出有力的反应。
  • 面对压力的时候,他们的收缩期血压是增加了,但在压力事件结束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些人几乎没有什么能力来缓冲压力了。

除了更大的敌意之外,他们乐观情绪较少。在身心健康方面,这些人更容易早早地出问题。

女性怀疑敌意的程度较低,使她们远离心脏病。但是,女性也有特殊的健康杀手,例如抑郁。

1.2 悲观(Pessimism

论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不用老夫子教,我们就会完成对未来的预测,因为这是人类大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算是目不识丁的乡村老妇,也有自己对未来的预测和打算。

人类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收集外界信息,并将其与过去的经验进行比较,寻找可能存在的威胁。有些人的大脑能更快地发现危险,即使在情况不明或中性的环境中,他们也倾向于认为“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这些人是最早想到最坏结果的人,也是最早为最坏情况做准备的人,他们是悲观主义者。

乐观者和悲观者二人相伴外出远足,在丛林中看到了一条小路,乐观者会认为“走这条小路可能会有新奇的发现”,而悲观者会认为“这条隐蔽的小路上可能会有毒蛇或坏人”。

有研究显示,悲观思维评分较高的人端粒更短。也有研究发现悲观者的健康状况更差。这两类研究可以互相印证。悲观会加速衰老,衰老会引起疾病,悲观者患病后病情可能发展的更快。

我们已经知道,面对压力时,与以挑战性压力反应为主的人相比,以威胁性压力反应为主的人端粒更短。

悲观主义者更容易感到威胁,更容易因未来不确定的压力而感到威胁。他们更可能认为自己做不好,自己无法处理那个问题,问题将无法被解决。面对压力,他们往往不会有挑战感带来的兴奋。

有些悲观主义者是天生的,生来如此。但是,有些是由儿时的环境造成的,例如被剥夺、暴力或痛苦。有时,悲观情绪是一种自我保护,以防未来的失望给自己造成过多的痛苦。

1.3 心不在焉(Mind wandering

现在的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但是,你在思考你读的东西吗?如果你在想别的事情,你的想法是愉快的,不愉快的,还是中性的?就在此刻,你有多快乐?

通过上述的类似问题,哈佛心理学家Matthew Killingsworth和Daniel Gilbert研究发现,我们一半的时间是在想其它的东西,而不是想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即使是在做爱、交谈或锻炼的时候,也有30%的比例在走神。

他们总结道:“人类的思维喜欢流浪。”只有人类才有能力去思考那些不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这让人类拥有强大而独特的力量,但这不是免费的,人类为此付出了代价。

这个研究发现,当人们走神的时候,不如全神贯注于手头的事情那么快乐。心不在焉让人不快乐,特别是负面的心不在焉,例如负面情绪或者希望现在的你身在他处。

在一项针对近250名健康女性的研究中,排除掉生活中压力的影响,心不在焉评分高的受试者端粒较短。

与心不在焉这种这种消极思维模式相对的,是正念思维。现代正念创始人Jon Kabat Zinn说过:“不去想别的事情,你才能遇见现在。”

一心二用甚至多用,会使你注意力分散,是有害压力的来源,即使你没有感觉到压力。

“Mind wandering”也可以翻译成走神、心灵漫游或者思维冲浪,有时会是创造性的,可能是创新的源泉。

但是当你心不在焉且充满负面情绪时,你会更不快乐,你的身体会分泌更多的静息应激激素。越来越清楚的是,消极的心不在焉可能是一种看不见的斗争,自然会给你带来压力。

1.4 耿耿于怀Rumination

“Rumination”是“反刍,沉思”的意思,但是翻译成“沉思”肯定不合适。有种心理疾病名为“Obsessive rumination”被国内学者翻译为“强迫性穷思竭虑”,我觉得挺好的,就暂时用“穷思竭虑”一词来翻译“Rumination”,如果读者朋友们有更好的翻译方法,请给我留言。

强迫性穷思竭虑(Obsessive rumination),顾名思义,患者的痛苦来自于自身的内心思维,这些思维反复出现,难以自拔。但是,这些思维的内容往往令人不快且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患者本身对此很清楚,并试图作出抵制(并非都是如此),但往往是徒劳的。

这里所说的穷思竭虑状态虽然还不算疾病,但是也有上述疾病的特点。穷思竭虑就是对一个问题或事件反复的、无节制的、难以自拔的思考。

耿耿于怀,难以释怀,就是穷思竭虑状态。

穷思竭虑可能起始于这样的想法:如果你反复地琢磨一件事情,反复地思考问题为什么没有被解决或坏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你就会有认知上的突破,你就会解决问题,找到解脱。

但是,陷入穷思竭虑只会让你卷入消极思维和自责情绪的漩涡,而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你想得越多越糟。

有人说了:“老郑,你是那么注重自省、反思,还宣扬‘三省吾身、悔字如春和元认知’,现在说的穷思竭虑好像和反思差不多啊?”

其实,穷思竭虑和反思完全不同。反思是出于对事物的好奇而进行的内省或哲学分析。反思可能会很辛苦、不舒服,特别是你反思自己的不当或错误的时候,但这都是健康的、有益的,你随时都可以停下来。

但穷思竭虑的感觉却糟糕的多,关键是你想停也停不下来。穷思竭虑不会带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带来更多的穷思竭虑和痛苦。

穷思竭虑会在压力事件过去多年以后依旧给你带来压力,让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皮质醇激素长期处于高水平。

迷走神经的兴奋让人感觉平静,保持你的心脏和消化系统稳定,但是穷思竭虑时它的兴奋性显著降低。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照顾慢病亲人的健康女性,其穷思竭虑评分越高,CD8细胞端粒酶活性越低。另外,穷思竭虑特质的人更易于产生抑郁和焦虑,这又与端粒缩短相关。

负面情绪的特点是让人当局者迷。陷入情绪的你,是被这个情绪给控制住了。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学会用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自己。你要跳出这个局,识别出来这是一个不好的情绪,给它打一个标签。然后你不能回避,你得接受你有这个情绪。

比如说,你曾经做错一件事,非常懊悔,动不动就因此自责。这就是典型的 rumination。那么当你这个自责的情绪上来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这么说:“我又开始自责了,这个情绪不好,可是我这个人最近就是经常自责,真有意思。”你用自嘲的心态去看待此时的自己,用宽松的办法面对这些情绪,情绪就会慢慢消失。

1.5 逃避痛苦Thought suppression

很多人都有过刻骨铭心的痛苦,忘不掉,放不下,想不通。而耿耿于怀、难以释怀式的穷思竭虑(Rumination)又是端粒的大敌。怎么办呢?

无奈之下,有人会选择把一些记忆、想法和感受雪藏在心底,强迫自己不去想,希望自己能够慢慢地忘掉,至少不对自己构成负面的影响。这就是思维抑制(Thought suppression)。

思维抑制是一种以期自我保护的逃避。但是,捷克作家弗兰兹·卡夫卡说:“你可以逃避这世上的痛苦,这是你的*。但或许,准确地说,你唯一能逃避的,只是这逃避本身。”

从另一角度,《端粒效应》告诉我们,你不仅逃不掉,还会还会变的更糟。因为思维抑制也是一种有害而危险的思维模式,同样会损害我们的端粒,加速我们的衰老。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作家Fyodor Dostoevsky写道:“试着不去想北极熊,你会发现这个该死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通过一系列实验,哈佛社会心理学家Daniel Wegener验证了上述论断。

  • 你越是想冷落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越是大声地吸引你的注意力。
  • 对我们的大脑来说,压制一个想法是非常艰苦的,它很快就会疲劳,无法长久地执行这一任务。
  • 结果是,更多的北极熊进入了你的思维空间。
  • 吸烟者无法不想烟草,节食这无法不想食物,就是这个道理。
  • 我们知道慢性压力会缩短端粒,而思维抑制这个行为本身就会给我们的大脑增加压力,增加我们的认知负荷,更别说被抑制的思维还会时不时地跳出来,带来更多的压力。

遭遇过重大心理创伤的人可能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他们不愿意回想那些可怕的记忆。但是,那些记忆总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闯入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在深夜进入他们的梦境。每当这时,他们常因自控力差而自责,并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

我们把坏的感受推开,它不可避免地会嚎叫着跑回来,这让我们感觉更坏,然后再次把它推开。如此反复,恶性循环,使我们的最后一点力量也消耗殆尽。很多人因此陷入抑郁状态,而抑郁正是端粒的大敌。

思想抑制是通往慢性压力和抑郁的捷径,两者都会缩短你的端粒。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痛苦和压力呢?

怀疑敌意、悲观、心不在焉和穷思竭虑,是使人端粒缩短过早衰老的四大消极思维模式。对这一判断,都有或多或少的研究支持。

对照一下自己,你有相关的问题吗?

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改变。

改变并不简单,无论这些消极思维来自于我们的基因,还是来自童年的创伤,其原因都不会消失,将会伴随我们一生。

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弹性思维方法。

二、弹性思维

如前文所述,威胁性压力反应模式会损害我们的端粒,而挑战性压力反应模式可以保护端粒。下面是两个具体的方法,让你远离威胁感,培养挑战思维,更加充分地参与生命的精彩。

2.1 胸怀宽广

面对压力,之所以感到威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身份认同受到了威胁。

例如,你的身份是“好学生”,如果考试不好,就会使这个身份认同受到伤害,于是你就会感到威胁。再如,你的身份是一个国企员工,下岗使你失去了这个身份认同,你就会感受到强大而持久的威胁性压力反应。

这时候,你应该提醒自己,你的身份是广泛和深刻的。你可以在你的脑子里或纸上列一个身份认同清单,你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好员工,你还是

  • 一个好父亲,
  • 一个负责任的丈夫,
  • 一个敬爱父母的儿子,
  • 一个好公民,
  • 一个虔诚的教徒,
  • 一个优秀的吉他手,
  • ……

只有一个身份认同受到损害,那又有什么了不起!

当你失去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列出所有对你有价值的东西。你会发现,你失去的那个东西并没有那么重要。这种方法被称为“价值确认”,可以**大脑的奖赏区域,帮助缓冲应激反应。

一个自闭症母亲通过这个方法发现,她最重要的事情是帮助自己的孩子,而其他人怎么说、怎么想、怎么看一点都不重要,无形中,她就给自己卸下了大部分的心理负担。

当你看到你的价值有多宽广时,就验证了你的自我价值,对一个事件就不会那么耿耿于怀了。

2.2 思想自我与感觉自我

研究人员Ozlem Ayduk和他的同事发现,让思想远离你的情绪,会让你的危险反应转变成挑战反应。如下是几个具体方法。

第一,语言疏离(Linguistic self-distancing

就是用第三人称来给自己交流,比如“xxx在紧张什么?”“xxx应该怎么面对这个挫折呢?”这样,让你的“思想自我”成为观众,让你的“情绪自我”成为舞台上的演员,你并不觉得自己卷入了这出戏之中。

有研究表明,频繁的自我参照(“我”、“我的”)是自我专注的标志,容易导致消极情绪。用“他”字代替“我”字进行思考,会让人感觉不到威胁、焦虑和羞耻,更不会耿耿于怀、念念不忘,进而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有更好的表现,更加自信。

第二,时间疏离(Time distancing

就是把眼光放远。只看眼前,会缩窄人的心胸。

“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这是把眼光放到了百年之后。

我们不需要眼光那么长远,你可以问自己:“十年以后,这个事件还会对我产生影响吗?”在研究中,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的人有更多挑战性的压力反应。很多事情是暂时的,无常的,认识到这一点会让情绪更加健康。

第三,视觉疏离(Visual self-distancing

当压力事件发生以后,不要直接重温这个事件。你可以“后退几步”,让“自己”抽身而退,就像看电影或舞台表演一样来观察这个事件,看他(你)的表演。这个方法又被称为“认知解离(Cognitive defusion)”。

这可以让你的情绪大脑不参与事件的重现,让你在客观清晰地看待和理解事件本身的同时,不带有消极情绪。

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够迅速降低大脑的情绪应激,可能是更多地**了大脑的反射性和分析性区域,而不是情绪化区域。

如下是《端粒效益》一书中介绍的Ayduk及其同事用的引导语,结合了上述三种方法,大家可以体验一下:

  • 闭上你的眼睛。回到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看到了事件场景。
  • 现在,退后几步,站在旁边,你能够看到事件在你面前展开,看到自己也在事件之中。
  • 现在看着事件发生,仿佛它发生在遥远的你的身上。
  • 观察远方的自己。当你继续注视着遥远的自己的处境时,试着去理解他/她的感受。为什么他(或她)有这种感觉?原因是什么?
  • 问问自己:“这种情况十年之后还会影响我吗?”

这个方法不仅对让你耿耿于怀的往事有用,对于正在发生的压力事件同样有效。让精神走出你的身体,你可以躲过事件对于你情绪的攻击而不受伤害,从而更有力量专注于事件本身。

三、心流(Mental flow)-工作的幸福

前文讲到,消极思维模式会缩短我们的端粒,加速我们的衰老,包括怀疑敌意(Cynical hostility)、悲观(Pessimism)、心不在焉(Mind wandering)、穷思竭虑(Rumination)和思维抑制(Thought suppression)。

如何应对这些消极思维是个问题,毕竟大脑不是那么听我们的话,如果你强行控制,就会陷入思维抑制的误区,带来更大的问题。

正确的应对方法是被称为弹性思维的一些思维模式,再学习这些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心理学概念——心流(Mental flow)。

3.1 心流的定义

现代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工作生活节奏非常快,这给我们有限的注意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自然而然地,我们倾向于进入多任务状态,喝着茶,看着文件,不时看看手机,接接电话,还要抽空想一想明天的工作怎么完成,晚上在哪里陪周末回来的孩子吃饭。

然而,最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可能不是多任务状态,而是单任务状态,就是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并完全专注于它。

这种专注于单任务的状态,有可能伴随着“心流”。 心流,指的是当专注于一项工作或目标的时候,全神贯注、全情投入的你没有没有想到其它的事情,没有疲劳感,没有厌烦,忘掉了时间,甚至忘掉了自己。

有学者总结了心流带给人的七种体验:完全沉浸、狂喜(Ecstasy)、内心清晰、力所能及、平静、时光飞逝、目标动力。

(“Ecstasy”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种非常快乐、幸福的感受或状态,可以翻译为狂喜、陶醉或着迷。国内很多学者都翻译为“狂喜”,我也随俗了。)

感到狂喜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从日常现实的琐事中脱离出来,进入另一种现实状态。这类似于宗教人士在宗教场所所感受到的喜悦,或普通人在剧院里所感受到的喜悦。但可能更高级,因为还伴随着完成任务的充实。

有人会问了:“看电视剧、读小说、打游戏的时候就是上述状态,也是心流吗?”这个当然不是。

  • 因为这时注意力不是你投入进去的,而是被吸引过去的。
  • 所有这些娱乐内容都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而被生产出来的,都是强大的注意力收割机,你只是被收割的对象。

心流不仅仅是一种专注,更是一种在目标驱动下的投入与付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同时,获得的一种额外的、积极的精神体验。也就是说,你所专注的那个行为,必须是向着某个目标前进的,而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时间。

拿电子游戏来说,如果你打游戏是为了一个提高自己的水平,为一个重要的比赛做准备,这就有了一个目标,沉浸其中会使你感到充实和幸福。而如果你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甚至是因为难以自制的沉迷,沉浸其中只会给你带来挫败和空虚感。

3.2 心流与正念

无疑,心流状态会给你带来超高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单任务状态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时间利用方式。

不仅如此,心流还会带来身心健康,这也符合“正念”的精髓。处于心流中时,人们会因为接受了挑战、完成了任务、发展了技能、提高了认知而感到“力所能及”,这不仅让人们获得了掌控感(这会减少焦虑)、学习工作表现更好,也使他们的自尊感得到了提升。心流带来的积极情绪,能使人在人际互动中更愿意互相协作。

所以,当我们学习的时候就专注于学习,工作时就专注于工作,陪伴家人时更不要再想其它的事情。

金钱、时间和注意力,那一个最宝贵?答案是注意力>时间>金钱。所以,我们可以用金钱去换时间,用时间去换注意力,而不是相反。

端粒效应《The Telemere effect》程序员的养生指南(二)情绪、思维模式与健康

3.3 如何达到心流

心流如此美好,我们都渴望拥有。但是,心流更多时候存在于人们的回溯之中。当你太过刻意地想要去寻找它时,反而可能会破坏心流的出现。有时候,忘记自己和看见自己一样重要。

不过,还是有办法的。为了遇见更多的心流,以下是几个行之有效的小技巧:

第一,尝试去做喜欢的事情

在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努力、有明确的目标时,你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但是,只有尝试过了你才能知道你是否喜欢,想象、分析、测试都做不到。

如果你已经从事了你不喜欢的工作怎么办?那就设法爱上你的工作吧,如果做不到就不要那么勉强去做这个工作了。

第二,任务难度要适中

太难,你会感到焦虑;太简单,你会无感甚至无聊;较好的是难度适中,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你努力一把就能做到。

最好的是难度很高,而你又是个高手,这就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所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也很重要。

第三,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主动寻找反馈

目标越明确越好,但是要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比如,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科普作家,就要及时关注读者的反馈,并作出调整。所以,读者朋友们的阅读、转发、点赞和留言都非常重要,是对作者最好的回馈。

第四,集中注意力

如果任务很复杂,那就进行拆分,列出清单,一个一个地来。还要清除杂念,减少外界干扰。学习工作以前试一试深呼吸、白噪音、轻音乐或者冥想,可能有助于更好地进入状态。

当然,社会中的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中。但是,不管你在做什么,无论处在心流状态,还是在多个任务之间反复切换,你都可以试着减少干扰,尽量地专注于当下。

总之,心流是是一种简单的快乐,给人难以言表的愉悦,是一种通过努力、学习、练习和实践就可掌握的“幸福”,是消极思维的克星。

专注于当下,不仅可以减少消极思维,还可能让你遇见那令人狂喜的幸福——心流。

四、思维的觉察与控制

4.1 消极思维的特点

前文我们讲到,消极思维模式会缩短我们的端粒,例如怀疑敌意(Cynical hostility)、悲观(Pessimism)、心不在焉(Mind wandering)、穷思竭虑(Rumination)和思维抑制(Thought suppression)。

这些消极思维三几个共同的特点:自动发生、夸大压力和具有控制性。它们会占据你的头脑,给你戴上了一个眼罩,让你无法看清事情的真相。

当你被消极思维模式控制时,你只会看到妻子没有倒垃圾,却看不到妻子正用心给你做晚餐;你只会看到取药窗口内的工作人员在偷懒喝水,却想不到她已经连续工作了2个多小时;你真的会相信林间小道上会有坏人和毒蛇,却不认为会通往不一样的风景。

只有当你对自己的思维有所觉察的时候,你才能摘下眼罩,看清真相。思维觉察(Thought Awareness)是摆脱消极思维控制的关键。

4.2 如何进行思维觉察

思维觉察能力需要锻炼,有的活动可以直接促进这一能力的培养,包括冥想(特别是正念冥想)和大多数的身心锻炼。

身体锻炼

如果你控制不了你的思维,那就进行体育锻炼,例如长跑。长跑时,你会察觉到重复而有节奏的步伐、路过的树木花草和你的思维过程。

有规律地参加任何一种身心锻炼,都可以让你更好地注意周围的事物,察觉心中的消极思维,把你从它的控制下解救出来。

要学会察觉自己的思维,可以试试这个方法。闭上眼睛,做几个深呼吸,让脑海中的你退后几步,以便观察你纷乱的思绪,就像观察街道上来来去去的车流。对消极思维控制下的你来说,这条街道就像处在交通灯坏掉的早高峰,拥挤而混乱。

“好得很,让我看看都是些什么东西。”你可以对自己说。

正念与觉察

你专注于察觉每一个想法,不做评判,只是接受这种想法的存在,让他来去*。

即使你察觉到那些给你带来痛苦的想法,也不要试图回避,只需要给它门贴上一个标签,接受它们,甚至嘲笑它们:“哦,xxx又在耿耿于怀了,真有意思。”然后,让你的消极思维自然消失。

直觉思维和反应性思维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

通过在你的直觉思维和反应性思维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思维觉察可以减少穷思竭虑。

我们一天大约有六万五千个想法(不知道作者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并且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很多念头是不请自来的,甚至是挡不住的恶客。

但是,当你练习思维觉察的时候,你会发现90%的想法是重复的。绝大部分想法不值得浪费你的注意力,你也不太容易控制他们,不要理会它们,就让它们来去*吧。

正念冥想

更不要相信它们,因为我们的想法是在不断变化的。思维觉察能帮助我们进行判断它们是不是可信。

《端粒效应》的作者非常推崇正念冥想,布莱克本认为训练大脑的专注能力非常重要,冥想能使人心绪平静,然后愉快、感恩等美好的感受不请自来。

经过数年的练习,布莱克本能够随时能够专注于手头的事情。有了这个能力以后,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微冥想”,例如等飞机的时候,乘班车的时候,甚至电脑开机的时候。从此,再无令人厌烦、无聊和坐立不安。

当消极思维再次来袭的时候,你可以这么做:

  • 闭上眼睛,正常呼吸并专注于呼吸;
  • 当思维进入脑海的时候,你只需要察觉它,不要对它或你自己进行评判,只是看它轻轻飘散;
  • 然后重新专注于呼吸。

如此,你头脑中纷乱的思绪会平静下来,你会更加清醒,不再受消极思维的摆布。

当然,如果你能进行长时间、系统、高质量的正念练习会更好。但是,记住:不要让完美成为美好的敌人。短时间的练习也会带来好处。

4.3 正念冥想

《端粒效应》一书还记录了一个号称冥想有史以来最激动人心的研究,研究对象是跟随佛学导师结队进山静修的有经验的冥想者。为期三月的高强度冥想训练旨在培养一种放松、生动和稳定的专注能力,同时培养利己利人的特质,如怜悯。

这些静修者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 更少的焦虑
  • 更强的心理弹性(恢复能力)
  • 移情能力意
  • 更长的注意力
  • 对第一反应的更好控制力

这些作用在静修结束5个月后仍很强大,这预示着情绪健康的长期改善。而等待下一期静修的对照组却没有这些变化,直到他们也参与了静修。

除了上述好处,通过严格的评估,研究还发现,这些静修者获得了更强的人生目标感。

与对照组相比,静修组的端粒酶增加了30%,并且人们目标感越强,其端粒酶活性越高。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念冥想练习可以减少消极思维,增加弹性思维,培养人生目标感,会让你更健康,更年轻。

五、人生的目标与幸福

端粒效应《The Telemere effect》程序员的养生指南(二)情绪、思维模式与健康

5.1 意义之网

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思·韦伯说过:“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这句话极具哲理。站在医学健康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同样极具价值,文字不多,却内涵丰富。

第一层内涵是“人是动物”,这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不难理解。

第二层含义是“人需要有一个意义之网”。每个人人都必须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如果没有,你就没有了心灵归宿。就像是失去了蛛网的蜘蛛,根本就无法生存。这里有个重点是“悬挂”,人是悬挂在意义之网上的,这强调了“网”对于人的不可或缺性。人一旦失去意义之网,就会立马坠落尘埃,就会成为落在地上的肉虫子。

第三层含义是“这个意义之网是自己编织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无关对错,没有高下。只要你不危及他人,不管你是维护道德正统,还是投身于同性恋合法化,都是值得尊重的。

当自己的意义之网破碎的时候,虽然困难,但是你可以也必须再编织一个新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终末期癌症患者。在生命的终点,他们几乎所有的意义之网都已破碎。但是,医生们还是发现,如果能找到存在的意义,就能让他们更有力量。这可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得到研究支持并被学界主流认可的结论,已经写入的NCCN指南,被推荐用于癌因性疲乏的治疗。

意义之网如此重要,事关人的立身之本,需要被认真编织并尽力维护。同时,我们必需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意义之网又是如此不同,你不必为了任何意义之网的破碎而放弃前进的动力,更不必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说的是“任何”。

5.2 关于人生价值的两组实验

不可避免地,人们都会在某个时刻失去存在的价值感和人生目标,例如刚刚退休的老人,这个怎么破?

美国有一个组织,专门召集退休人员,让他们到乡村的低收入地区去给孩子们当指导教师,但是给的报酬非常少。这引起了一个老年医学研究小组的注意。

研究发现,这种志愿工作给退休老人增加了不少额外的压力,除了上课,还要关心孩子的各种问题,有时也不能和当地的教师融洽相处。但是,他们得到的回报也很多,完全超过了额外压力带来的坏处。他们帮助孩子,与孩子们建立特殊关系,并得到了快乐。额外的压力,也就成了积极的压力。

与对照组相比,这些“支教老人”在两年后的评价中,感觉到了更多成就感。并且,大脑体积(皮层和海马)在对照组缩小,而在“支教老人”组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大,这意味着更好的脑功能。

正如作家Anais Nin所说的“生命的广度与勇气成正比。”

5.3 人生的目标

早就有研究发现,生活中目标感强的人:

  • 对压力反应更具弹性(恢复力更强)
  • 而压力引起的连带反应更少;

人生目标感与很多健康因素有关,包括中风减少、细胞免疫改善、健康意识增强、住院时间缩短。

人生目标有很多种。阅尽天下美景尝尽天下美食是,生一堆孩子把他们养大成才是,创建一个大公司是,写出优美的歌曲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保护流浪动物是,消灭人们的伪科学健康观是,拯救全人类也是……。

但是,无论如何,不要聚焦于你自己,你的人生目标一定要比自己更大(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这样才能给你带来更稳定的幸福快乐。

有人说了,我的人生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幸福快乐。这就错了,要知道:幸福快乐不可直求直取,不能作为人生目标,它只是你为人生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出现的副产品。

吃到美食,买到华衣,也能给你带来幸福,但这是短暂的。而人生目标带来的快乐体验却持久的多。强烈目标感是人生的基石,可以在你感觉不到的情况下帮助你免受威胁性压力反应的伤害,帮助你忽略小创伤,度过大地震。

长远而远大的目标感,就象一个容器,容的下生活的沧桑变化,无论欢乐和悲伤。

5.4 你希望的墓志铭

说到人生目标,总让人感觉有些空洞。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的目标感清晰起来,这个方法就是:写下你希望出现在你墓碑上的文字。

墓碑不大,写多了也不好看,简明几个字就好。例如上图是一个作家的墓碑,写的是:“亨利贝尔,米兰人,生存过,恋爱过,写作过。”

这是是西方人的习惯,我们也感受一下。你写下的文字可能是:

  • “忠诚的父亲和丈夫。”
  • “艺术支持者。”
  • “流浪动物的庇护者。”
  • “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 “精诚医者。”
  • “丹青妙手。”
  • “没有人能在一生中传播更多的爱。”
  • “不登高山,看不见平原。”
  • ……

墓碑上的空间很小,只能写寥寥数语,这就是重点。这样,你只能写下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一两条,你就会发现人生的终极目标,就不会为了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而烦恼。

这个小练习看起来无聊而乏味,但是会让你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让你因为目标的明确而感到快乐。

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就无法正常地存在和生活。

意义是自己编织的,目标感是可以培养的。

人生目标要尽量远大一些,至少要比自己大。

发现生命的意义,胸怀远大的目标,不为别的,只为了使自己更幸福、更健康、更年轻。

六、自我同情

6.1 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

另一种弹性思维的技巧是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自我同情无非是对自己好一点,让你知道有同样痛苦的人很多,让你有能力面对痛苦情绪而不迷失其中。

想象一下,如果具有同样痛苦的人是你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对待她,给她怎样的温暖和理解。你就这样对待自己就行了。

得克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Kristin Neff是自我同情的专家,她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Kristin Neff认为自我同情包含三部分:自我仁慈,人性认知和正念。

  • 自我仁慈是给自己多一些公正和理解,就象对待好朋友一样。
  • 人性认知意味着把我们的缺陷和不完美看作是与他人的联结,而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不正常的人。大家都是有这样的缺点。
  • 正念有助于客观地认识自己,同时承认我们的缺点和优点,不忽略也不夸大自己的缺点。

对于自我同情特质强的人来说,当有消极思维和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不会因缺点而批评自己,能够直面自己的消极想法而不被卷入其中。他们不必赶走负面情绪,只是让这些感觉发生,然后消褪。

这种态度对他们的健康有积极的影响。面对压力时,他们的应激激素水平低,焦虑和抑郁情绪也较少。

通过向内表达同情,自我同情会使自己更具有移情能力,有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我本人就曾经非常不具有自我同情能力,对自己要求很严苛。对身边的人也爱挑剔,并且对越是亲爱的人,越要求严格,甚至觉得这是爱的表现,我不爱你就不会管你。但是这恰恰错了!

实践自我同情,会给自己带来更高层次的幸福、乐观和健康,也会给身边人带来更多的爱。

6.2 自我同情能力评估

为了评估你是否有自我同情的人格特质,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 对于你不喜欢却拥有的人格特质,你是否有耐心和宽容?
  • 当令你痛苦的事情发生时,你是否能换一个角度给出一个平衡的看法?
  • 你是否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缺点,你并不孤单?
  • 你是否给你自己所需要的关心?

如果回答“是”,说明你有自我同情的能力,你更可能从压力中很快恢复过来。

再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 当你失败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你会对自己严厉责备吗?
  • 你是否会被不完美的感觉所消耗?
  • 你对自己的缺点挑剔吗?
  • 你感到孤立、孤独、不合群吗?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表明你很难同情自己,你需要培养这种能力,以抵御消极思维的伤害。

6.3 来一杯自我同情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站出来质疑了:自我批评才是更诚实、更可贵的品质啊?

理性而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当然是明智的,但不代表需要对自己过于挑剔。很多人对待自己比对待别人更严苛,这是一种完美主义的强迫症,特效药就是自我同情。

  • 严苛的自我批评犹如刀割,很痛,但不会让你更强大。事实上,自我批评是一种特别痛苦的自怜自艾,不能起到自我完善的作用。
  • 而自我同情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方法,能够培养内心的力量来应付生活中的烦恼。这比自我批评更有效。
  • 当我们需要支持和鼓励的时候,别人的否定会让我们抓狂。其实,你自己对自己的否定也有类似的效果。
  • 我们不能过于依赖别人的安慰,但是我们随时都可以给自己呵护。自我同情通过自己获得鼓励和支持,使我们面对压力时更有弹性。

你不是你的对手,而应该是你最有力的盟友。自我同情不是懦弱,而是自立自强。

当遭遇困难或压力的时候,休息一下,来一杯咖啡,或者来一杯自我同情。

Kristin Neff的试验表明,自我同情能够减少穷思竭虑,增加乐观和正念。试验中用的引导词简化如下:

回想你生活中困扰你的一个情况,比如健康问题,人际关系冲突,或者是工作问题。

1. 说出你现在处境的感受:

  • “这很痛苦。”
  • “这很有压力。”
  • “现在真的很难。”

2. 承认痛苦的现实,说些话,提醒自己这些痛苦不是你独有的:

  • “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
  • “我并不孤单。”
  •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 “我们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挣扎。”
  • “这是人生的一部分。”

3. 把你的手放在你的心口上,或者其他任何能让你感到安慰的地方,也许是你的腹部或者是你的眼睛。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说:

  • “我能善待自己吗?”
  • “我接受我就是我。”
  • “我可以学着接受我自己吗?”
  • “我可以原谅自己吗?”
  • “我会尽可能善待自己。”

这种自我同情练习一开始会让人觉得尴尬,你可能感到作用不大。但是,要坚持下去。每当感到痛苦时,接纳痛苦,提醒自己你并不只是一个人在受苦,带着仁慈把手放在你的心上,饮下这杯自我同情,给自己滋养。

最终,当自我同情成为习惯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杯自我同情真的会抵制消极思维,培养弹性思维。

七、存在模式(being mode

7.1 抑郁情绪及危害

抑郁是一种悲伤的情绪,是对未来失去希望;焦虑是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忧。两种情绪虽有不同,但却密切联系,大部分抑郁伴随着焦虑,而大部分焦虑也伴随着抑郁。所以,焦虑症和抑郁症常被合并成为“焦虑-抑郁综合征”。但是,抑郁的危害更大。

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几乎每个人都在超负荷运转,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情况时,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这非常正常,但是也需要管理。

  • 面对压力,有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意义,这样可以适度地调动身体机能以应对压力,完成任务。
  • 但是,如果压力并不是那么大,并不需要调动焦虑情绪,也没有必要产生抑郁时,你产生了抑郁和焦虑,并且还很严重,那就有问题了。

另外,无论压力有多大,无法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只要焦虑和抑郁令你痛苦并无法正常行事,那你就应该认识到:这是需要应对的情绪障碍。

自杀,给人的感觉是极少见的极端现象,其实并不少见。看以下数字:

  • 每年全球超过80万人自杀,超过因战争、冲突和凶杀而死的人数总和;
  • 中国每年有超过13万人自杀,是第五大死亡原因;
  • 每一起自杀的背后还有25个自杀未遂;
  • 中国18-34岁人群中,自杀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超过了车祸和疾病。

如果寻找自杀的原因,这些冰冷数字指向了一个令人绝望的精神心理障碍——抑郁症。

抑郁症造成的危害远远不止是70%的自杀,它还是全球头号的致残原因(如果按照失去生产能力来定义残疾)。另外,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更高、更严重。

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在1年内,全球抑郁症的患病率为4.4%,中国为4.2%。不要怀疑,你的周围就有抑郁症患者,只是未被识别。在我国,只有10%的抑郁症患者得到识别并接受治疗。

抑郁症的这些危害大吧,大,当然大!但这只是抑郁危害的冰山一角,因为抑郁发展成抑郁症者只占抑郁人群的一少部分。

大部分抑郁情绪并没有成为需要治疗的疾病,但是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除了使人们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痛苦当中,除了让人不时地丧失生产学习的能力,它还会磨损人们的端粒,使人加速衰老。

端粒效应《The Telemere effect》程序员的养生指南(二)情绪、思维模式与健康

抑郁和焦虑是损害端粒最严重的两种情绪。由上图可见,与对照组(白柱)相比,抑郁患者的端粒明显缩短,并且患病时间越长,端粒越短。

生物体有相当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细胞的端粒会自我修复。时间有限的极端负面情绪过去以后,端粒会被修复到原来的长度。但是,这个能力不是无限的,超过了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端粒就会被碾碎。

7.2 对于压力的反应

对于抑郁,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抑郁症是对压力的不正常反应。

抑郁的人不是简单地感受到压力,而是倾向于用消极思维模式来进行应对,例如威胁性压力反应模式、怀疑敌意、悲观和穷思竭虑。

  • 这类思维模式使他们感到痛苦,他们可能会用思维抑制的方法去应对,而压制和逃避使他们无法深刻理解事情的真相,并且带来负面情绪一次又一次的更加疯狂的反噬。
  • 于是,他们因无法控制自己而自我批评,又给自己增加上了一份压力。

所以,导致焦虑和抑郁的主要原因不是压力本身,而是人们对压力的反应。上述反应恶性循环,最终把人推向了无法自拔的深渊。

很多时候,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但是你的思维会坚持说有,而你又相信你想的就是真的,焦虑就平白无故地发生了。

我们的很多行为和情绪并不是受我们的意识控制的,有时是不需要控制的。它们是自动产生的。

回想一下你初学驾驶时的情形:

  • 那时,你把所有注意力和全部意识都放在驾驶上,还是无法很好地驾驭汽车。
  • 而现在有了数万公里驾驶经验的你,根本不需要意识的控制就可以让汽车在繁忙的城市道路上*穿行。
  • 你根本没有想怎么打方向盘,而方向却在你的不断调整当中;
  • 你脑子里想着当天的工作,而右脚已经在恰当的时机踩下了刹车。这就是习得性。

习得性会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好处,只要这种自动化将我们带向我们想要的方向。而有些习得性却是消极而负面的,例如开始进餐的你无意识地拿起手机,点开刚刚刷过的朋友圈。

面对压力时的负面情绪反应也是一种消极的自动化,没有经过你的意识,不需要经过考虑,焦虑、恐惧、担忧、悲伤、愤怒就那么产生了。

有时,人们认识到了压力的存在,但是,他们选择的用逃避的方法来面对。问题是,逃避焦虑会带来更大的焦虑。如果你逃避可能会给你带来焦虑的压力,那你就永远不会习惯于这种压力环境,你的世界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紧张。焦虑情绪越积越多,最终可能会发展成为需要看医生的心理疾病。

摆脱抑郁症和焦虑症是非常困难的,研究已经证明这些症状会进入了思想和灵魂,进入了心脏,进入了的血液,进入了你的细胞。

7.3 行为模式与存在模式

端粒效应《The Telemere effect》程序员的养生指南(二)情绪、思维模式与健康

 

其实,心理健康不是奢侈品,我们都可以拥有。要保护自己的端粒,首先要远离抑郁和焦虑。

人们的性格和情绪特点受到基因和生活经历的影响,我们无法完全控制,但是也不是完全无法控制。

  • 对悲伤的不耐受会带来抑郁,而对焦虑情绪的不耐受会引发焦虑症。
  • 为了治理焦虑症,医生会将患者暴露于引起焦虑的环境中,就是这个道理。
  •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可以穿越焦虑的惊涛骇浪。

问题来了,我已经对抑郁和焦虑无法耐受了,你还让我直面引起问题的压力,这说不过去吧?

提出这一问题的人还是没有理解上一节的主要思想:压力本身不会带来任何情绪,带来情绪反应的是我们对压力的自动反应,是我们自己。其实,问题的关键是你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什么地方。

《端粒效应》一书告诉我们,如果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就要打断产生负面情绪的自动化,这就要求首先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觉察。

思维模式有很多分类法,按照注意力所在,可以分为两种模式,行为模式(Doing mode)和存在模式(Being mode)。如下是两种模式的区别:

  • 行为模式:自动发生,不受或未经过意识控制。
  • 存在模式:受到意识的刻意控制。

注意力在哪里?

  • 行为模式:不在你所做的事情上,没有注意到你在做什么。
  • 存在模式:关注当下。

活在在什么时候?

  • 行为模式:过去或者未来。
  • 存在模式:现在。

你在想什么呢?

  • 行为模式:沉浸在有压力的想法中。想我希望我在哪里,而不是我现在在哪里。没有什么令人满意的。
  • 存在模式:感受当前的体验。能够充分地尝、闻、触、感,看。能与他人充分沟通。对自我的彻底接受,无条件的仁慈。

元认知(对自己思维的认知)水平:

  • 行为模式:认为所想的就是真实的。观察不到自己思维的运作方式。情绪被自己的想法所控制。
  • 存在模式:不相信自己所想的就是真实的。理解想法的暂时性,可以观察到来来去去的想法而不被带走。可以容忍不愉快。

想想你洗澡时候,你的注意力在哪里?是在思维的高速公路上狂奔,还是在感受水流的温暖和肥皂的芬芳?

  • 很可能,你已经无意识地被你的思维带走,沉浸在过去、未来和其它的事情上,沉浸在给你带来压力的想法中或希望自己所在的地方。这就是行为模式。
  • 也可能,你主动专注于当下的感受,感到了水流过皮肤的温暖或清凉,嗅到了洗发水散发出的芬芳,触到的香皂涂抹在身上的滑腻,充分接受当下的自己,甚至看到了心中的喜悦。那么,这时你就处在存在模式当中。
  • 行为模式使人无法通过感官体验世界,而正念理论支持的存在模式则相反,它要求我们直接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感官来感知世界,而不带有任何既往经验形成的评判。
  • 这会让人感受到更加客观而丰富的世界,如果你把每一种体验都当做是第一次发生在你身上,那就不可能感到无聊或冷漠,这就是“孩子的思维”。
  • 在存在模式下,我们能够对周围和内在的世界进行充分的感知,而不是试图操纵事件和感受。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思想不是事实,这会让穷思竭虑、逃避、完美主义等负面思维会大大减少。

笛卡尔们说:“我想,故我在。”意思是我之所以是我,就是因为我的思想和体验与别人不一样。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你不想,你也在那里。

  • 存在模式让我们远离自己的认知和情绪过程,从而能够观察这些过程,这样才能在必要时控制这一过程。
  • 存在模式让我们不必逃避压力,也不受压力的伤害,还能对压力进行体验和观察。这就免去了逃避带来的焦虑情绪。
  • 存在模式还能够让我们认识到完美主义是一种自我定义的主观理想,每个人对于完美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只要修改你对于完美的标准,每时每刻都是完美的。
  • 最后,存在模式可以让我们与认知和感情暂时分离。如此,我们就成了我们内在状态的旁观者,从而拥有更清晰的客观视角。

存在模式是一种元认知,是对自己思维的认知,是对于认知的认知。通过对认知和感受的观察和认知,我们能够规避导致不良后果的思维,获得更具建设性的思维和认知。

7.4 最美丽的人

前文我们说到,生物体有相当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细胞的端粒也会自我修复。时间有限的极端负面情绪过去以后,端粒会被修复到原来的长度。

以前我们还讲到,适当的压力具有毒物兴奋作用,会使端粒酶反应性地增强,带来更强大的端粒。

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前提,你能走过你人生的低谷。走不过去,你的端粒终究会被碾碎,你会加速衰老;走过去,你会拥有更强的端粒和更灿烂的人生。

研究悲痛和哀伤的瑞士心理学家Elisabeth Kübler-Ross曾说过:“我们知道的最美丽人是那些经历过失败,理解痛苦,懂得奋斗,接受失去,并在困境中走出来的人。这些人对生活充满感激、感性和理解,充满了同情、仁慈和深深的关爱。美丽的人不是天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