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第三章-查询事务、视图、索引、数据库设计
数学函数 |
Floor ceiling round rand() |
系统函数 |
注意:MD5对字符串加密. |
事务 |
事务就是把一批SQL语句作为一个整体,如何所有的SQL语句执行后没有错误,就一起执行,只要其中一条SQL语句有错误,则所有的SQL语句都不执行。
MySQL默认的机制是:每一条SQL语句是一个独立的事务。
事务有四个特点: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也称: ACID 原子性:每一个事务是一不可分割的独立单元。 一致性:事务执行前后的数据要保持一致。 隔离性:事务单元是独立的,事务之间互不干涉。 持久性:也叫永久性,事务提交后,对数据表中的数据的影响是永久的。 |
事务类型 |
1. 自动提交型,这是默认的类型,关闭自动提交 set autocommit=0; 打开自动提交 set autocommit=1; 2. 隐式事务。 3. 显示的事务。我们要做的都是显示的事务,显示的事务需要显示的开始事务,并显示的提交或回滚。 案例: set autocommit=0; /*关闭自动提交*/ start TRANSACTION; /*事务开始*/ update student set name= '孙鹏' where studentno = 10002; commit; /*表示事务提交,上面的操作才会永久影响的数据表*/ set autocommit=1; /*打开自动提交,才不会影响后面SQL语句的执行。*/ |
视图 |
1. 视图的作用是屏蔽一些数据,让不同用户看到不同的数据, 2. 可以基于视图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但是,建议视图只用于查询。如果要进行增、删、改,则要求视图中的数据只能来自于一张表,并且所做的操作对数据表中的数据的影响是永久性的。 3. 视图自身是没有数据的,它的数据来自于物理表。 4. 视图中只能是 select 查询语句。 |
索引 |
索引在创建在表中的某一列上。 索引的作用:提升查询数据的速度。但是这不是绝对的,当数据量比较少的情况下,索引反而会影响到速度,有时索引还会降低增、删、改的性能。 索引的分类:主键索引、唯一索引、普通索引、全文索引。
主键索引:当我们的表创建了主键后,系统会自动给我们创建主键索引,特点:属于唯一索引的一种特例,能保证里面的值唯一,不允许有空值。索引会排序,索引的顺序与数据的顺序是一致的。
唯一索引:保证这一列中所保存的数据是唯一的,而且允许有空值。
普通索引:我们其他创建的索引,基本上属于普通索引。与主键索引不一样。索引的顺序与数据的顺序不是一致的。
创建索引的原则:1. 索引的创建通常在一些作为查询条件的列上或作为排序的列上。 2. 列中的数据不能有大量重复。 3. 数据量少的表,不建议用索引,反而会影响检索性能。因为,索引要占资源,存在数据表中的索引页中,数据是存在数据表中的数据页中。数据页中存储的数据量是8K。 4. 列中的值经常发生改变,也不适合建索引。
创建了索引后,数据库系统中有一套优化机制,在查询数据时,会自动采用最优的原则基于索引去执行查询。
|
数据库设计 |
三大范式: 第一范式:原子性,表中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单元。 第二范式:在满足第一范式的前提下,每一列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 第三范式:在满足第二范式的前提下,每一列不能依赖于其他非主键,也就是说不能存在传递依赖。
并不需要完全满足三范式,如果完全满足三范式,性能并不是最佳的,在开发中只要求必须满足二范式以上,通常我们叫2.5范式。有时,我们会故意在表中加点冗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