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Server入门(二):GeoServer的Web管理界面
首页界面
1. 数据区域
是我们实际开发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 Layer Preview (数据预览) : 这块提供了GeoServer的所有图层配置列表,并提供各种格式预览。
- 工作区 : 类似工作空间,相当于一个web网站的根目录。是一个用于组织类似图层数据(数据集)的容器。通过工作区的使用,可以避免相同图层名的冲突。
- 数据存储 : 用于管理GeoServer的数据存储,可理解为为Web服务提供数据支持的“数据库”
- 图层和图层组: 用来发布和管理新图层,并使用组的形式来进行组织和管理
- Styles(样式): 用于管理GeoServer发布的样式
2.服务区域
用于修改不同请求协议的配置
- WMTS
- WCS
- WFS
- WMS
3.Tile Caching
- Tile Layers: 查看和管理所有已经启用切片的服务,可以预览和切图
- Caching Defaults :设置默认切图配置
- Gridsets: 设置切图网格配置(缩放级别,坐标系等)
- Disk Quota: 磁盘限额(切片占用磁盘的最大限制)
- BlobStores: 设置(二进制文件,用来存放大文件)
4.设置和安全
在设置区域下分别有全局设置、JAI设置等,在这里我们能进行字符编码、日志记录等设置以及一些JAI参数的设置。对于出学者来说,这些我们可以暂时不进行关注。
在安全区域下,有比较多的关于用户组、角色、权限的设置,在本地测试和使用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不需要进行关注,这个区域的设置更多情况下用于比较大型的项目多用户参与维护和编写。
5.演示
- Demo requests: 模拟项GeoServer发起请求 (using the TestServlet)
- SRS List : 列出了所有GeoServer内置的坐标系
- Reprojection: 坐标转换工具
- WCS request builder :构建 GetCoverage 请求
6.工具
- Catalog Bulk Load Tool : 批量复制测试数据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