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推荐系统》阅读笔记
当我们提到推荐的时候,其实我们在说什么?
1 问题:
- 1谁推荐给谁?
- 2 在哪里推荐?
- 3 推荐的指标?
- 4 推荐的要素?
2 解决方法:
- 1 系统推荐给用户,
- 2 在电商网络中,在社交网络中,在各种可能需要推荐的网络中
- 3 推荐会不会让用户点击?用户喜不喜欢看?
- 4 特征
1 序言
解释深度学习在工业界使用的好处。
目前工业界的两种方法:
拿着锤子找钉子和问题驱动。
作者提出为了应对未来的发展,深度学习+推荐系统该如何走?
- 深度学习成为基础设施
- 算力成为新的制约
- 技术发展转向技术体系推荐(系统架构+算法)
已经开始转为更复杂的时代,我们需要工程+算法一起挑。这是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坏的时代。
2 前言
第一章
1.1.1 推荐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用户角度:筛选信息,
公司角度:吸引用户/留存用户/增加用户粘性/提高用户转化率(这些都可以是推荐的指标啊)
例子:youtube用用户观看时长作为指标
1.2 架构
推荐系统最重要是要解决人和信息的关系。人就是人的兴趣点,信息包括用户信息/物品信息/上下文信息(时间地点用户)。
1.2.1 逻辑框架
这才是一个较为清晰的介绍图
1.2.2 技术架构
第二章
为什么学习经典的方法。可解释性强/硬件环境要求低。模型没有好坏之分,熟悉每种模型的优缺点/能够灵活运用和改进不同的算法模型是优秀推荐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2.1 传播模型演化关系图
- 包括有协同过滤算法族(物品协同过滤和用户协同过滤),也衍生出矩阵分解模型。
- 逻辑回归模型
- 因子分解机
- 组合模型
2.2 协同过滤
定义:协同大家的反馈/评价和意见一起对海量的信息过滤。
介绍一种基于用户相似度方法,思想核心为“兴趣相似的朋友喜欢,我也喜欢”的思想,但有缺点:1 用户相似度矩阵运算开销大 2 用户数据稀疏,某个用户只购买一些,找到相似用户准确度很低。
2.2.4 itemCF
基于物品相似度,思想核心为“两个物品的相似度差不多,就一起用。”的思想
2.2.5 用户和物品的应用场景
基于用户和基于物品的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2.2.6 协同过滤的下一步发展
协同过滤泛化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