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和老师心中理想的彼此

大学教育不同于以往,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于彼此的诉求也有了改变。学生想要什么样的老师,老师青睐于什么样的学生?
讨论如下:
学生:
1、大学老师首先不能再进行填鸭式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如此与听书无异,应该更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科意识,启发引导点拨为主;
2、在此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横向纵向均可,有条件课外实践的课程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增加师生互动环节;
3、很多时候学生要的不仅是老师更是朋友,亦师亦友,这种和谐的关系对于双方、对于科研或是学习有所裨益,老师脾气暴躁也好,和蔼亲切也罢,只要能够在学业和人生上为学生立德树榜,指点迷津,想必桃李天下春归满园是迟早的事!;
4、如果想要老师专注教学而非生计,学生也应该站出来为老师谋福利,否则区区讲师,无名无利,纵使心如止水,也难挨生计所迫,入不敷出。教师应该拿到足够的薪水和待遇,如此才能安心传道授业解惑。

老师:
老师青睐的学生简而言之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青年。学生首先要有求知欲,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纵观历史大家,皆是如此;另外品德良好是为学的前提,正所谓先做人后做事,学生的思想必须是端正无邪的。踏实肯干也是一种类型,而且这更符合中国人的观念,勤能补拙。总的来说,老师教学的动力来源于教学反馈,学生有成长,有好的变化,老师感觉心血没白花,时间没白花,自己的精力投入得——值!这才更能激励为师者学生和老师心中理想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