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重来3》,我们能不做工作狂么?

《重来3》实体书寄到了,又简单翻了翻,补充一些想说的。

上一篇谈到的是“想不想-意愿”问题,在此

如果可以重来,你还会做工作狂么——《重来3》推荐序

这篇再聊聊“能不能-能力”问题。

先给大家看看书里的非工作狂案例,大大的手绘头像实在醒目。

再谈《重来3》,我们能不做工作狂么?

再谈《重来3》,我们能不做工作狂么?

再谈《重来3》,我们能不做工作狂么?

再谈《重来3》,我们能不做工作狂么?

再谈《重来3》,我们能不做工作狂么?

随意挑了5个,不知你发现没有,没有一个是“正常”公司里的普通职员?

都是些相对独立的“创新者”,作家、诗人、作曲家、名厨、编剧、主持人、科学家、老板……能成为这样的人毕竟还是极少数。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举例不用普通人”的做法,但这群人依然帮助我们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想做工作狂,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一言以蔽之,在工作岗位市场上把自己变成一个供不应求的供给

反观目前的互联网行业,因为欣欣向荣,大量供给都挤破头进入这个行业,于是成就了需求方(公司)的选择权,于是加入的人只能拼命996以防止被挤出去……其实,你想加入任何一个“好的行业/公司/岗位,都会面临类似的竞争。

那怎么办,具体的操作就是:

第一,在不断的“做出尝试、获取反馈、调整认知”的闭环中,逐步找到匹配自己的,足够小的能力圈,而不是贪大求全。小,可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避免竞争,因为竞争就难免陷入红海,陷入拼体力的境地。这里有两个小技巧,第一,多个常见的能力,交叉组合一下可能就是一个足够小的独特能力;第二,在做小做深能力圈的同时,做大做广关注圈,将来通过灵活合作完成更大的事情。

第二,确认自己的能力有“越老越吃香”的一面,然后长期坚持积累,10年是最低要求,过程中让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有迹可循,而不是散乱的点,只要切口足够小,10年积累绝对可以让你是个很独特的供给,任何人的优势说白了都是过往的经历的组合。比如,做骑手肯定不是“越老越吃香”,但做针对骑手的某些服务,可能是

第三,给供给匹配一个长期存在的市场,你作为一个“点”,要借力可赖以生存的“线/面/体”,在时代里顺势而为,不要用“逆风前行”感动自己……举个例子,互联网行业好,又不加入又可以享受红利,怎么办?也许你可以试着给里面忙死的人提供“心理按摩”服务。哦对了,我知道有律师专门给互联网高管提供“离婚解决方案”的。

第四,保持独立性,不要成为“线/面/体”的一部分,那样又没*了,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灵活合作关系,当然,能这么做的前提是“供不应求”。

第五,如果有兴趣稍微把事情搞大一点点,那就借力即插即用的杠杆,可以是一家合作机构,可以通过资本,但千万不要组建一个有很多人的传统公司,那样肯定又陷入“忙死”的境地了。

最后,调整一下心态,接受“小而美”的结局,放弃成为“巨牛逼的人、巨有钱的人、巨成功的人”的幻想。

以上,你应该就能自主决定工作的目标和具体要做什么事了,于是,你就*了……说这么多,短期内,大环境下,绝大多数人还是相对被动的。更麻烦的是,就算你现在开始努力,也得10年后才有可能达到理想中的状态。

所以在最后,再说一遍我认为的助力条件。

 

第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整个社会的供给可以越来越丰饶,而人们需要投入的工作量越来越少,那大家就会越来越少地“为了五斗米折腰”。很幸运,我们的社会正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发展,然后就会发展出下一点。

第二,价值观的多元化。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宽容,老板不只是追求把企业做大做强、员工不只是追求职位越做越高,而是可以选择小而美、选择留在某个层级,然后去体验更丰富的人生。

第三,组织成员都是精英。较少的工作时间还能有产出,需要每个人都是专家。这意味着上下级关系的平等,只是分工不同,而不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关系。当然,社会会变成少量精英和大量无用阶层的组合,你也可以选择成为后者,被动的享受也不那么差的生活。

第四,合作关系更加灵活。组织内是精英小团队,组织间是*人的*组合。这样可以摆脱传统的甲乙方关系,合作中的各方各有所长,互相赋能。

第五,更具创新性质的任务。比如设计师、律师、音乐人、内容创作者等等,这类工作的产出,不是靠堆时间就能做好的。而背后的专业人才,也并非要拼执行,而是需要创新能力。

再谈《重来3》,我们能不做工作狂么?

希望不想做工作狂的朋友们,都能早日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