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例题

供需分析例题

假定一个市场由A、B、C三个消费者组成,他们的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分别为:QA=70-2P;QB=200-4P;QC=20-0.5P。行业供给曲线为:QS=40+3.5P。

​ 求:

(1)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每人的购买量。

分析:

(1)求市场均衡应该先使需求和供给函数联立,两者相等进而求出变量P,然后将变量P带入某个需求函数,求出Q

注意此题中需要将市场上所有需求相加

(2)每人的购买量只需要将均衡价格带入需求函数求得Q

解:

(1)市场需求曲线为:Qd=QA+QB+QC=290-6.5P

根据Qd=Qs建立方程:

2906.5P=40+3.5P290-6.5P=40+3.5P

解方程得均衡价格为P=25,将P值代入Qd或Qs中求得均衡产量为:

Q=2906.525=127.5Q=290-6.5*25=127.5

(2)A、B、C每人的购买量分别为+

QA=70225=20Q_A=70-2*25=20

QB=200425=100Q_B=200-4*25=100

QC=200.525=7.5Q_C=20-0.5*25=7.5

效用理论例题

已知某消费者每月用2400元购买X和Y商品,他的效用函数为U=XY,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30元,为获得最大效用,该消费者应该购买X商品和Y商品各为多少?

分析:

要使效用最大化,应先让MUXPX\frac{MU_X}{P_X}=MUYPY\frac{MU_Y}{P_Y}

根据MU=dUdQMU=\frac{dU}{dQ}求出MUX,MU_X,MUYMU_Y

题目中给了X的价格为20元,Y的价格30元。

然后将上述变量带入公式,再将X或Y带入限制条件:

(x的商品数量*x的价格)+(y商品的数量*y的价格)=消费者收入

即:

PxXP_xX+PyYP_yY=II,其中Px是x商品的价格,Py是y商品的价格,I是消费者收入

消费者收入题目中给出了,求出x或y的数量之后再将变量带入限制条件即可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此时两个商品的数量就求出来了。

解:

MUX=dUdY=YMU_X=\frac{dU}{dY}=Y MUY=dUdY=XMU_Y=\frac{dU}{dY}=X

将MUx和MUy以及商品价格带入均衡条件得:

Y20=X30\frac{Y}{20}=\frac{X}{30} 即:Y=23XY=\frac{2}{3}X

又因为20x+30y=240020x+30y=2400 所以

20X+3023X=240020X+30*\frac{2}{3}X=2400

最后求得X=60,Y=40

消费者效用分析例题

小明现在预备用1000元来购买牛肉和大米,牛肉的价格为每斤20元,大米的价格为每斤5元。

(1)请写出小明购买牛肉和大米的预算线方程。

(2)如果以牛肉的购买量为纵轴,大米的购买量为横轴。预算线的斜率为多少?

(3)如果大米的价格降低到每斤四元,请写出新的预算线方程。

分析:

消费者预算线方程:
PxXP_xX+PyYP_yY=II

直线方程形式:

Y=IPYPXPYXY=\frac{I}{P_Y}-\frac{P_X}{P_Y}X

其中直线程中,表示为直线方程的斜率。

第一题:将所有变量代入消费者预算线方程,直接用方程表示出来即可。

第二题:以牛肉的购买量为纵轴,也就是Y。大米的购买量为横轴。也就是X,可以用预算线方程表示之后,再将其转换为直线方程形式。其中,PXPY-\frac{P_X}{P_Y}就是直线方程的斜率。

第三题:将大米的价格改为4。带入消费者预算线方程即可。

解:
(1)假设大米的购买量为x,牛肉的购买量为y,则预算线方程为1000=5x+20y1000=5x+20y

(2)如果以牛肉的购买量为纵轴大米的购买量为横轴。

​ 以上预算线可以改写为Y=5014XY=50-\frac{1}{4}X

​ 因此预算线的斜率为14-\frac{1}{4}

(3)如果大米的价格降低到每斤4元,新的预算线方程为10004X+20Y1000-4X+20Y

需求价格弹性例题

原始公式

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如果明年该商品计划降价10%,那么该商品的销售量明年会增加多少?

分析: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可以推导出: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带入公式即可求出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解: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公式, 得: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价格变动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 10%×2=20%

所以预期明年该商品的销售量会增加20%

弧弹性:

假定某企业在他的主要竞争对手降价之前,运动鞋的每月销量为10000双,售价为100元/双,在这个竞争对手降价之后,在这个竞争对手降价之后, 该公司的每月销量下降到8000双,依照过去的经验,该公司的运动鞋的需求价格弹性约为-2.0,如果该公司希望将销量恢复到每月10000双,那么应该降价到多少?

分析:首先题目中给的是两个点,所以要用到弧弹性,求两个点之间弧的弹性。

公式:

Ed=Q2Q1P2P1P1+P2Q1+Q2E_d=\frac{Q_2-Q_1}{P_2-P1}*\frac{P_1+P_2}{Q_1+Q_2}

题目中给出了Q1,Q2,P1,只有P2未知数,带入求出P2即可

《管理经济学》例题

竞争对手降价前,销量为10000双时就是A点,此时该公司正处于价格P=100的时候;竞争对手降价后,此时该公司需求曲线因为其他(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需求曲线移动,因为是销量减少,向左移动。因为竞争对手降价后该公司没有降价,价格不变,销量减少至8000,即A’,此时要求新需求曲线上销量为10000所对应的价格P2,,根据公式代入即可

解:

令Q1=8000,Q2=10000,P1=100,Ed=-2.0,根据弧弹性的计算公式

Ed=Q2Q1P2P1P1+P2Q1+Q2E_d=\frac{Q_2-Q_1}{P_2-P1}*\frac{P_1+P_2}{Q_1+Q_2}

2=100008000P2100100+P28000+10000-2=\frac{10000-8000}{P_2-100}*\frac{100+P_2}{8000+10000}

计算得:

P2=89.5(元/双)

当价格降到89.5元/双时,才能使该公司运动鞋的销量恢复到10000双。

点弹性:

假定某企业需求曲线方程为:Q=3000200PQ=3000-200P。求:P=10P=10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

分析:

此题明确给出求点弹性(给出函数式即为求点弹性),只需将所有变量带入点弹性公式即可,题目中给出价格P为10的时候,求需求价格点弹性,将价格带入Q的方程,即可求出Q,P和Q都有了直接带入即可。

解:

当P=10时,Q=3000-200*10=1000

Ed=dQdPPQ=200101000=2E_d=\frac{dQ}{dP}*\frac{P}{Q}=-200*\frac{10}{1000}=-2

即P=10时,该企业的需求价格点弹性为-2。

根据需求定理,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结果是负值,一般取其绝对值。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越大,说明该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度越高。

交叉弹性

某空调企业的营销部经理正在制定2017年的销售策略,为此需要估计企业在华东地区的空调需求量,信息管理部根据企业经营数据,提供了企业在华东地区的空调需求回归方程:

QX=0.83.0PX+0.9I+2.0PY+1.4AQ_X=0.8-3.0P_X+0.9I+2.0P_Y+1.4A

假设2017年以上个变量的数值为Px=2000/I=3/Py=1.8/A=100/Px=2000元/台,I=3万元/年, Py=1.8千元/台,A=100万元/年

(1)求空调的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与竞争企业外的需求交叉弹性以及需求广告弹性,

(2)利用需求弹性预测华东地区2018年的空调需求量,假设企业计划2018年提高空调价格5%,广告费用 增加14%,预计2018年华东地区个人可支配收入会提高5%,竞争企业空调价格会上升6%,

分析:

第1问是求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交叉弹性和需求广告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Ed=limΔP0ΔQΔPPQ=dQdPPQE_d=\lim_{\Delta P \to 0}\frac{\Delta Q}{\Delta P}*\frac{P}{Q}=\frac{dQ}{dP}*\frac{P}{Q}

需求收入弹性:

Ed=limΔI0ΔQΔIIQ=dQdIIQE_d=\lim_{\Delta I \to 0}\frac{\Delta Q}{\Delta I}*\frac{I}{Q}=\frac{dQ}{dI}*\frac{I}{Q}

交叉弹性公式:

Ec=limΔPy0ΔQxΔPyPyQx=dQxdPyPyQxE_c=\lim_{\Delta Py \to 0}\frac{\Delta Qx}{\Delta Py}*\frac{Py}{Qx}=\frac{dQx}{dPy}*\frac{Py}{Qx}

需求广告弹性公式:

Ed=ΔQQδAA=ΔQΔAAQE_d = \frac{\frac{\Delta Q}{Q}}{\frac{\delta A}{A}}=\frac{\Delta Q}{\Delta A}*\frac{A}{Q}

题目中给出了Qx的方程,可以判断这题是求点弹性。

因为点弹性的公式中需要用到Qx,所以将题目中给出的常量直接带入Qx方程中求出Qx的值,再将所有变量带入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交叉弹性和需求广告弹性即可。

(2)第2题给出了各个变动因素的增加百分比,根据原始公式可以推导出: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弹性系数

将每个变动因素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求出来分别相加,就是整体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然后将需求量的值乘以变动的百分比,即为会增加的销售量。

解:

(1)Px=2000/I=3/Py=1.8/A=100/Px=2000元/台,I=3万元/年, Py=1.8千元/台,A=100万元/年将以上数据带入需求回归方程可得

QX=0.83.02+0.93+2.01.8+1.41=2.5Q_X=0.8-3.0*2+0.9*3+2.0*1.8+1.4*1=2.5

2017年该企业在华东地区的空调销售量将会是250万台。

企业可以利用以上信息得出企业空调的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与竞争企业(Y)的需求交叉弹性以及需求广告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Ed=dQdPPQ=3.022.5=2.4E_d=\frac{dQ}{dP}*\frac{P}{Q}=-3.0*\frac{2}{2.5}=-2.4

Ed>1,则称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变动富有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EI=dQdIIQ=0.932.5=1.08E_I= \frac{dQ}{dI}*\frac{I}{Q}=0.9*\frac{3}{2.5}=1.08

Ei>0,说明是正常商品

Ei<0,说明是非正常商品,低档商品

Ei>1,是奢侈品

需求交叉弹性:

Ec=dQxdPyPyQx=2.01.82.5=1.44E_c=\frac{dQx}{dPy}*\frac{Py}{Qx}=2.0*\frac{1.8}{2.5}=-1.44

Ec>0,替代品

Ec<0,互补品

Ec=1,没有关系

需求广告弹性:

EA=E_A= dQdAAQ=1.412.5=0.56\frac{dQ}{dA}*\frac{A}{Q}=1.4*\frac{1}{2.5}=0.56

(2)

Qx=Qx[1+ΔPxPx+Ed+ΔPIPI+EI++ΔPYPY+EC+ΔPAPA+EA+]Q_x'=Qx[1+\frac{\Delta P_x}{Px}+E_d+\frac{\Delta P_I}{PI}+E_I++\frac{\Delta P_Y}{P_Y}+E_C+\frac{\Delta P_A}{P_A}+E_A+]

=2.75(百万台)

短期生产函数

已知某企业的短期生产函数为 Q=21L+9L2L3Q=21L+9L^2-L^3 试求该企业生产的三个阶段和最佳生产区域。

分析:

因为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分界点是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相等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分界点是边际产量为零

先求出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APL=QLAP_L=\frac{Q}{L}

MPL=dQdLMP_L=\frac{dQ}{dL}

《管理经济学》例题

第一阶段末点=> 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第二阶段末点=> 边际产量 =0

解:

APL=QL=21+9LL2AP_L=\frac{Q}{L}=21+9L-L^2

MPL=dQdL=21+18L3L2MP_L=\frac{dQ}{dL}=21+18L-3L^2

(1)第一生产阶段是由原点至APLAP_L曲线和MPLMP_L曲线的交点,即MPL=APLMP_L=AP_L据此建立方程:

$21L+9L-L2=21+18L-3L2 $ 解得L=4.5

(2)第二生产阶段是由APLAP_L曲线的最高点到MPLMP_L等于零点,即MPL=0MP_L=0,据此建立方程

21+18L3L2=021+18L-3L^2=0
解得L=7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第一生产阶段L的取值范围为:原点至4.5,;第二生产阶段的取值范围是:L=4.5至L=7;

第三生产阶段取值范围为:L>7。企业最佳生产区域为第二生产阶段

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

某计算器企业每天生产的计算器数量Q和每天投入的工人人数L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Q=147L2L2Q=147L-2L^2

该企业可以按照每台计算器40元的批发价格卖出其生产的全部计算器, 该企业生产工人每天的工资为120元。那么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润,每天应雇佣多少工人,每天的计算器产量为多少?

分析:

题目中让我们求最大利润,根据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量公式VMPL=PL,我们可以求出L的数量,即为每天应雇佣多少工人,将L带入生产函数中,即可求出Q,即为每天的计算器产量。

解:

MPL=dQdL=1474LMP_L=\frac{dQ}{dL}=147-4L P=40P=40 PL=120P_L=120

VMPL=PMPL=40(1474L)VMP_L=P*MP_L=40*(147-4L)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要素投入原则VMPL=PLVMP_L=P_L,可建立以下方程:

40(1474L)=12040*(147-4L)=120

解该方程得:

L=36

将L=36带入生产函数,可得每天产量为:

Q=147362362=2700Q=147*36-2*36^2=2700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该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润,每天应该雇佣36人,每天产量为2700台。

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最佳组合

某企业现有熟练工100人,学徒工120人,如果再增加一名熟练工,每月可增加产量240件,再增加一名学徒工,每月可增加产量200件,假如每增加一名熟练工,每月增加支出5000元(包括工资及各种福利费等),每增加一名学徒工,每月增加支出3500元,问该企业目前熟练工和学徒工的比例是否最优,如果不是最优应如何调整?

分析:

题目问企业熟练工和学徒工的比例是否最优?根据生产要素最佳组合原则公式:

MPLPL=MPKPK\frac{MP_L}{P_L}=\frac{MP_K}{P_K}

将每个投入要素的投入产出比(件/元)计算出来,投入产出比越大,证明收益越高,我们应多投收益高的要素,所以如何调整的问题就是——增加投入产出比高的要素(投入产出比:花一块钱能生产出多少件产品)

解:

根据题意已知:MP=240()MP=200P=5000P=3500MP_{熟练工}=240(件),MP_{学徒工}=200(件);P_{熟练工}=5000(元),P_{学徒工}=3500(元),所以:

MPP=2405000=0.048(/)\frac{MP_{熟练工}}{P_{熟练工}}=\frac{240}{5000}=0.048(件/元)

MPP=2003500=0.057(/)\frac{MP_{学徒工}}{P_{学徒工}}=\frac{200}{3500}=0.057(件/元)

即:

MPMP<MPMP\frac{MP_{熟练工}}{MP_{熟练工}}<\frac{MP_{学徒工}}{MP_{学徒工}}

由此可见,熟练工每月增加一元支出,可增加产量0.048件;学徒工每月增加一元支出,可增加产量0.057件,两者不等,说明该企业目前熟练工和学徒工的比例不是最优,应该增加学徒工同时减少熟练工。

规模报酬

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6LKQ=6LK,其中,Q为该企业每日产量,L为该企业每日投入生产的劳动量,K为每日使用的资本量,劳动的价格为每单位劳动1元,资本的价格为每单位资本2元。若果该企业计划每日必须实现27单位的产出,问:(1)该企业每日应投入L和K各多少?(2)该企业的规模报酬状况如何?

分析:

第一题计算L和K的最佳组合,用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公式

MPLPL=MPKPK\frac{MP_L}{P_L}=\frac{MP_K}{P_K}

题目中没有给出MPLMP_L,我们用MPL=dQdLMP_L=\frac{dQ}{dL}对Q求L|K的导数。

算出L或K的值带入原式Q,原式Q的值题目中给出是27,将L|K带入即可求出L和K的值。

第二题直接将L和K的指数带入柯布-道格拉斯的判别式:

$\alpha + \beta $

根据规律判断出规模报酬的状况

解:

MPL=dQdL=6KMP_L=\frac{dQ}{dL}=6K MPK=dQdK=6LMP_K=\frac{dQ}{dK}=6L PL=1 PK=2

​ 将以上带入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均衡条件:

MPLPL=MPKPK\frac{MP_L}{P_L}=\frac{MP_K}{P_K}

K=12LK=\frac{1}{2}L

​ 又因为Q=27,根据企业生产函数可知:27=6LK

​ 求得:L=3,K=1.5

​ 因为该企业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L、K的指数α=1,β=1\alpha =1 ,\beta = 1

所以$\alpha + \beta $=2>1,因此该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 根据以上计算,该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单位K要素1.5单位,该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适宜继续扩大规模。

成本分析

某企业有一台设备,现在用于生产A,其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如表第二列所示。现在,企业如果把这台设备用于生产B,其预期的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如表第三列所示。问:这台设备转产B产品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项目 生产A产品 生产B产品
销售收入 50000 60000
全部成本 41000 56000
其中:
变动成本 31000 46000
固定成本 10000 10000
会计利润 9000 4000

解:

增量收入=生产产品B的收入-生产产品A的收入=60000-50000=10000(元)

增量成本=生产产品B的变动成本-生产产品A的变动成本=46000-31000=15000(元)

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10000-15000=-5000(元)

如果该设备用于生产产品B,会使利润减少5000元,因此生产产品B的方案是不可取的

短期成本分析

某公司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200+50QSTC=200+50Q,请计算:该公司的总固定成本(TFC);该公司生产100单位产品时的短期平均成本(SAC);该公司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SMC)

分析:

根据STC=TVC+TFC,我们可以看出成本函数中200是固定成本,50Q是变动成本。

第二题将变量带入SAC=STC/Q即可求出,第三题边际成本求导即可

解:

由STC函数可知:

TFC=200

SAC=STCQ=200Q+50=200100+50=52SAC=\frac{STC}{Q}=\frac{200}{Q}+50=\frac{200}{100}+50=52

SMC=dSTCdQ=50SMC=\frac{dSTC}{dQ}=50

由以上计算可得答案:该公司的总固定成本为200,该公司生产100单位产品时的短期平均成本为52,该公司短期生产边际成本为50

长期成本分析

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曲线TC=100+Q,试问:

(1)短期边际成本函数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2)假定该产业中所有企业的成本函数都是TC=100+Q且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为1000,这时在一个占有40%市场的企业与一个占有20%的市场的企业之间,哪一个企业在成本上占有优势?

(3)从长期角度看,该企业为模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为什么?

(4)有人认为该企业产量水平越高,企业的利润也越高,这种想法正确吗?

分析:

(1)短期边际成本函数就是对TC求Q的导数,短期边际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2)比较谁更有优势就是要看谁的平均成本低,将两个企业的平均成本都求出来,对比一下谁的成本低谁就有优势。题目中给出了市场上的总需求量,单个企业的需求量就是拿百分比乘以总量。将算出的单个企业需求量Q带入SAC=STC/Q

(3)判断是否经济需要用到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公式LAC=LTC/Q;算出函数看Q的增加影响LAC的变化,如果LAC越来越大则在右侧递增区域,为规模不经济,反之规模经济。

(4)不正确,要考虑成本是否也很高,另外你卖不卖的出去也是个问题。

解:

(1)

SMC=dTCdQ=1SMC=\frac{dTC}{dQ}=1

说明该企业的边际成本函数为常数1,即产量每年增加1单位,成本也增加一单位。

(2)

由成本函数,可求得企业的平均成本函数为

AC=TCQ=(100/Q)+1AC=\frac{TC}{Q}=(100/Q)+1

​ 因为A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40%,A企业的市场需求量为,QA=100040%=400Q_A=1000*40\%=400,所以可求得A企业的平均成本为ACA=(100/400)+1=1.25AC_A=(100/400)+1=1.25

​ 因为B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20%,B企业的市场需求量为QB=100020%=200Q_B=1000*20\%=200,所以可求得B企业的平均成本为ACB==(100/200)+1=1.5AC_B==(100/200)+1=1.5

​ 由此可知,A企业的平均成本低于B企业,因此A企业在成本上占有优势。

(3)

因为AC=TC/Q=(100+Q)+1,由该平均成本函数可知,随着产量Q的增加,该企业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所以企业的规模为规模经济。

(4)

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但如果增加的产量无法销售出去,企业的利润也不会增加。

短期成本函数

令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KLQ=\sqrt{KL},已知K为固定要素,且K=4,生产过程中K要素耗费的总成本为100,L的价格为10。求该企业生产Q的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分析:

先将生产函数转成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Q=(KL)12Q=(KL)^\frac{1}{2}=>Q=K12L12Q=K^\frac{1}{2}L^\frac{1}{2}得到α=12\alpha =\frac{1}{2}β=12\beta = \frac{1}{2}

因为求TC需要用到TC=PLL+PKKTC=P_LL+P_KK 题目中没有给出K和L的数量,需要我们用最优投入组合求出L或K的数量,带入总成本函数

MPLPL=MPKPK\frac{MP_L}{P_L}=\frac{MP_K}{P_K} 求出K或L的数量,但题目中没有给出PK 因为总成本是100,K一共就4个(固定投入要素)所以K的价格就是100/4=25;PL = 10代入公式即可

带入生产函数Q=KLQ=\sqrt{KL} 得到L或K的投入函数。将L和K的值带入到总成本函数。

平均函数对总成本函数除Q即可

编辑成本函数对TC求Q的导数

解:

已知K要素耗费的总成本为100,且K=4,即:

KPK=100,4PK=100KP_K=100,4P_K=100

PK=25P_K=25

由生产函数Q=KLQ=\sqrt{KL} 得:

MPL=dQdL=12K2/1L1/2MP_L=\frac{dQ}{dL}=\frac{1}{2}K^{2/1}L^{-1/2}

MPK=dQdK=12L2/1K1/2MP_K=\frac{dQ}{dK}=\frac{1}{2}L^{2/1}K^{-1/2}

根据生产者均衡条件MPLPL=MPKPK\frac{MP_L}{P_L}=\frac{MP_K}{P_K} 可得:

12K12L1212L12K12=1025\frac{\frac{1}{2}K^{\frac{1}{2}}L^{-\frac{1}{2}}}{\frac{1}{2}L^{\frac{1}{2}}K^{-\frac{1}{2}}}=\frac{10}{25}

KL=25\frac{K}{L}=\frac{2}{5}

即: K=25LK=\frac{2}{5}L

带入生产函数Q=KLQ=\sqrt{KL}

Q=25L2=25LQ=\sqrt{\frac{2}{5}L^2}=\sqrt{\frac{2}{5}}*L

得L的投入函数:L=52Q=102QL=\sqrt{\frac{5}{2}}Q=\frac{\sqrt{10}}{2}Q

得总成本函数为:TC=KPK+LPL=100+10L=100+510QTC=KP_K+LP_L=100+10L=100+5\sqrt{10}Q

平均成本函数为:AC=TCQ=510+100QAC=\frac{TC}{Q}=5\sqrt{10}+\frac{100}{Q}

边际成本函数:MC=dTCdQ=510MC=\frac{dTC}{dQ}=5\sqrt{10}

成本分析

利润最大化

已知某商品生产成本C与产量Q的函数关系式为C=100+4Q,价格P与产量Q的函数关系式为P=25-1/8Q。求产量Q为何值时利润π\pi最大?

分析:

本题问我们利润最大时产量是多少?很明显利润最大化即边际成本=边际收益。MR=MC即可,MR求法:对TR求Q的导数,TR是P*Q。将以上条件带入MR中即可求出MR。MC就是总成本TC对Q求导。令MR=MC求出产量Q即为Q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继续求出π\pi的大小,用π\pi=MR-MC即可。

解:

当利润达到最大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由总收益 TR=PQ=(2518Q)Q=25Q18Q2TR=P*Q=(25-\frac{1}{8}Q)*Q=25Q-\frac{1}{8}Q^2

得边际收益 MR=dTRdQ=2514QMR=\frac{dTR}{dQ}=25-\frac{1}{4}Q

由总成本TC=100+4Q得:

边际成本

MC=dTCdQ=4MC=\frac{dTC}{dQ}=4

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得:2514Q=425-\frac{1}{4}Q=4

解得:Q=84

此时,利润π=TRTC=782\pi=TR-TC=782

某农场员工在小麦地里施肥,所用的肥料数量与预期收货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假定肥料每千克的价格为3元,小麦每千克的价格为1.5元。问:每亩施肥多少能使农场获利最大?

《管理经济学》例题

分析:

列表找出边际收益为0即为获利最大!

解:

《管理经济学》例题

盈亏平衡分析

​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销售单价为10元,生产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5元。

求:(1)企业经营的盈亏平衡产量;(2)若企业目标利润为5000元,求企业经营该种商品的目标利润销售量和销售额。

分析:

第一问用平衡时求产量的公式,根据TR=TC推导的Q=TFCPAVCQ^*=\frac{TFC}{P-AVC}

第二问用目标利润求目标销售量的公式,根据TR=TC+π\pi* 推导的Q=(TFC+π)(PAVC)Q''=\frac{(TFC+\pi^*)}{(P-AVC)},目标利润销售额TR=P(TFC+π)/(PAVC)TR*=P(TFC+\pi^*)/(P-AVC)

解:

根据题意,盈亏平衡点产量为:

Q=TFCPAVC=5000/(105)=1000Q^*=\frac{TFC}{P-AVC}=5000/(10-5)=1000

目标利润销售量:

Q=(TFC+π)(PAVC)=(5000+5000)/(105)=2000Q''=\frac{(TFC+\pi^*)}{(P-AVC)}=(5000+5000)/(10-5)=2000

目标利润销售额:

TR=P(TFC+π)/(PAVC)=10(5000+5000)/(105)=2000TR*=P(TFC+\pi^*)/(P-AVC)=10*(5000+5000)/(10-5)=2000

产品产量的最佳组合确定

某公司下属两家分厂甲和乙生产相同的产品,但因技术条件不一,其生产成本也不相同。他们在各种产量下的预计总成本和边际成本数据见表:

《管理经济学》例题
.png)]

现假定公司共有生产任务6万件,问:如何在这两家分厂中分配,才能使公司总生产成本最低?

《管理经济学》例题

《管理经济学》例题

停止营业点

餐具生产商面临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企业的总成本函数为:

TC=200+150Q20Q2+Q3TC=200+150Q-20Q^2+Q^3

问:当市场价格低于多少时,该企业应该停止生产?

分析:

计算当这三条线相等的时候(AVC=SMC=(AR=MR=P))解出价格,该价格即为低于此价格时应该停产的停止营业点

题目中没有具体给出可变成本,直接看总成本,带变量的即为可变成本,将可变成本带入AVC求出平均变动成本,再对TC求Q的导数即可求出SMC,将SAC和SMC联立,即可求出Q,将Q带入任意两个式子(AVC,SMC)中即可求出P的价格(P=AVC=SMC,只需求出其中一个即可得到另外两个的值),该价格即为企业的停止营业点

解:

《管理经济学》例题

企业长期均衡

已知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企业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Q320Q2200QLTC=Q^3- 20Q^2+ 200Q,市场的产品价格为P=600。
  求:

(1)该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

(2)该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为什么?

(3)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

(4)判断(1)中的企业是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还是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分析:

第一题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用利润最大化公式MR=MC即可求出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用SAC=LTC/Q,利润用π=TRTC\pi =TR-TC,TR就是P*Q,TC就是AC * P

第二题处于长期均衡的条件是超额利润=0

第三题长期均衡的条件为:MC=AC=(MR=AR=P)让MC=AC,求出Q,将Q随便带入一个式子,解出均衡点的价格,平均成本就是把Q带入平均成本函数(SAC)利润用π=TRTC\pi =TR-TC ,TR就是P*Q,TC就是SAC * P,会发现超额利润正好是0

第四题算出长期均衡时的产量,如果产量等于长期均衡时的产量(最低点)即为规模经济,反之规模不经济

解:

《管理经济学》例题

《管理经济学》例题

垄断市场

假定有一家垄断企业,其成本函数为:TC3018Q2.7Q20.15Q3TC=30+18Q-2.7Q^2+0.15Q^3需求曲线为:P=20-Q以上函数中Q为该企业每月产量(单位:万件)。如果该企业谋求利润最大化,其最优价格和月最优产量为多少?此时每月的总利润为多少?

分析:

该题问的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公式MR=MC,求MR需要先求TR,TR=P*Q;第二小问直接带到对应公式求即可,第三小问用π=TRTC\pi=TR-TC 即可!

解:

《管理经济学》例题

垄断竞争市场

某公司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经营,它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350-Q,长期总成本函数为:TC355Q2Q20.05Q3TC=355Q-2Q^2+0.05Q^3。求:
 (1)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产量和经济利润是多少?
 (2)此时该企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

分析:

第一题问的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公式MR=MC,求MR需要先求TR,TR=P*Q;第二小问直接带到对应公式求即可,第三小问用π=TRTC\pi=TR-TC 即可!

第二题判断π\pi是否等于0即可,等于0即为长期均衡!

解:

《管理经济学》例题

斯威齐模型

假设某寡头企业的需求曲线为弯折的需求曲线,当价格上升和价格下降时的需求函数分别为:P1=7-0.025Q1
 P2=10-0.1Q2
 假设该企业的总成本函数为:TC=2Q+0.025Q2
 求:(1)该寡头企业弯折点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确定该企业边际成本在怎样的波动范围内均衡价格保持不变。

分析:

因为题目中说弯折的需求曲线,指的是斯威齐模型,题目中给出了两个价格函数即为两条需求曲线,因为在中间相切,将二者联立即可求出Q,Q即为弯折点的产量。将Q带入价格P函数即可求出P,利润是π=TRTC\pi=TR-TC 总收益TR=P*Q,直接带入,TC题目中给出了。代入即可求出利润

第二题求范围就是两个需求曲线所对应的MR,将两个MR求出即范围。MR等于对TR求Q的导数,每个函数的TR就是每个需求函数P*产量Q

解:

《管理经济学》例题

成本加成定价法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预估下一年度总变动成本为100万元,总固定成本为140万元。假定企业来年的销售量为其生产能力100万件的80%,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为20%。根据成本加成定价法,该企业的该种产品的定价应该为多少?

分析:

成本加成定价法P=AC(1+m)将平均成本算出来带公式里即可。平均成本AC是总成本TC除产品数量Q,总成本是变动成本加固定成本,产品数量是生产能力100万的80%,代入即可

解:

《管理经济学》例题

目标收益定价法

某产品预计销售量2000件,固定成本2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40元,目标利润80000元,试问该产品出厂价格应该定为多少?

分析:

题目中给出了所有变量直接带入公式。

《管理经济学》例题
png)]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数量

解:

《管理经济学》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