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编程系列---volatile和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
一、简介
在多线程并发编程中synchronized和volatile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volatile是轻量级的 synchronized,它在多处理器开发中保证了共享变量的“可见性”。可见性的意思是当一个 线程修改一个共享变量时,另外一个线程能读到这个修改的值。如果volatile变量修饰符使 用恰当的话,它比synchronized的使用和执行成本更低,因为它不会引起线程上下文的切 换和调度。
二、volatile的定义与实现原理
Java编程语言允许线程访问共享变量, 为了确保共享变量能被准确和一致地更新,线程应该确保通过排他锁单独获得这个变量。 Java语言提供了volatile,在某些情况下比锁要更加方便。如果一个字段被声明成volatile, Java线程内存模型确保所有线程看到这个变量的值是一致的。
有volatile变量修饰的共享变量进行写操作的时候会多出一汇编代码(具有Lock前缀),Lock前缀的指令在多核处理器下会引发了两件事情。
- 将当前处理器缓存行的数据写回到系统内存。
- 这个写回内存的操作会使在其他CPU里缓存了该内存地址的数据无效。
为了提高处理速度,处理器不直接和内存进行通信,而是先将系统内存的数据读到内部缓存后再进行操作,但操作完不知道何时会写到内存。如果对声明了volatile的变量进行写操作,JVM就会向处理器发送一条Lock前缀的指令,将这个变量 所在缓存行的数据写回到系统内存。但是,就算写回到内存,如果其他处理器缓存的值还 是旧的,再执行计算操作就会有问题。所以,在多处理器下,为了保证各个处理器的缓存 是一致的,就会实现缓存一致性协议,每个处理器通过嗅探在总线上传播的数据来检查自 己缓存的值是不是过期了,当处理器发现自己缓存行对应的内存地址被修改,就会将当前 处理器的缓存行设置成无效状态,当处理器对这个数据进行修改操作的时候,会重新从系 统内存中把数据读到处理器缓存里。
具体使用:
3、synchronized的实现原理与应用
在多线程并发编程中synchronized一直是元老级角色,很多人都会称呼它为重量级锁。但是,随着Java SE 1.6对synchronized进行了各种优化之后,有些情况下它就并不那么重了。
利用synchronized实现同步的基础:Java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可以作为锁。具体表现为以下3种形式。
- 对于普通同步方法,锁是当前实例对象。
- 对于静态同步方法,锁是当前类的Class对象。
- 对于同步方法块,锁是Synchonized括号里配置的对象。
当一个线程试图访问同步代码块时,它首先必须得到锁,退出或抛出异常时必须释放 锁。那么锁到底存在哪里呢?锁里面会存储什么信息呢?
从JVM规范中可以看到Synchonized在JVM里的实现原理,JVM基于进入和退出 Monitor对象来实现方法同步和代码块同步,但两者的实现细节不一样。代码块同步是使 用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指令实现的,而方法同步是使用另外一种方式实现的,细节在 JVM规范里并没有详细说明。但是,方法的同步同样可以使用这两个指令来实现。
monitorenter指令是在编译后插入到同步代码块的开始位置,而monitorexit是插入到方 法结束处和异常处,JVM要保证每个monitorenter必须有对应的monitorexit与之配对。任何 对象都有一个monitor与之关联,当且一个monitor被持有后,它将处于锁定状态。线程执 行到monitorenter指令时,将会尝试获取对象所对应的monitor的所有权,即尝试获得对象 的锁。
上图可以看出任意线程对Object(Object由synchronized保护)的访问,首先要 获得Object的监视器。如果获取失败,线程进入同步队列,线程状态变为BLOCKED。当 访问Object的前驱(获得了锁的线程)释放了锁,则该释放操作唤醒阻塞在同步队列中的 线程,使其重新尝试对监视器的获取。
随便写个demo,加上synchronized关键字。查看下字节码文件就可以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