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任务执行之轻重缓急

本文来谈一下我对任务执行中轻重缓急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对于技术管理者来说,技术管理中任务执行是最得心应手的。因为我们大部分技术管理者都是从实干起家的,管理上的积累可能不够,但是任务执行的积累是最强的。任务执行前,我们通常会按照任务类别、重要程度、优先级别、人员情况等进行划分;任务执行过程我们会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过程阶段来管理控制。以我们测试部为例,我们有测试任务跟踪表来管理任务执行,非常有效,每周例会进行总结、重新分配及更新。

首先介绍下任务执行前,我们如何对任务进行划分。划分的属性分为任务名称、任务类别、任务描述、任务验收要求、任务责任人、任务参与人、任务重要程度、任务紧急程度、任务完成度、任务开始时间、任务截至时间、是否延期、是否验收等。在这些属性里,任务的重要紧急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属性,我们又应该如何对这两个属性进行判断呢?我认为判断一项任务是否重要的标准就是任务本身的连带关系有多大,比如部门间协作类任务、组内团队建设、对外类任务等;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紧急的标准就是任务本身的即时影响力有多大,比如说这事现在不做会导致什么后果,如果后果严重则为紧急类任务,如果后果不严重则为非紧急类任务。判断完重要紧急性之后,我们则需要对相关的任务进行工作量的评估,以此来明确任务责任人、参与人、开始结束时间,同时约定任务的验收要求、验收时间、完成度评判及其他属性的确认。

其次介绍下任务执行过程中,我们的三个阶段,也就是事前、事中和事后。事前就是任务的沟通、核实、分配和确认;事中就是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过程记录、数据归档、问题跟踪、困难应对等等;事后就是总结分析、结果确认、任务复盘、经验分享等等。我认为是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就是事后,因为事前、事中是为了做事本身在执行,有外部目标驱动,而事后是为了总结分析,是个人驱动,如果没有严格要求的话,很容易遗忘或者总结分析不到位。从人的本性来分析,事后也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如何看待事后这也是很多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的重要区别。

总之,任务执行简单来说就是做事儿,技术管理者自信和优势的地方就是任务执行,做事自然不在话下。给大家两点建议:任务执行前,对任务进行重要紧急程度的梳理,合理划分工作任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任务执行过程中,处理好事前、事中、事后的三个过程阶段,尤其是重视事后总结分析。

 

备注:我从事测试管理的时间三年有余,平时爱好钻研技术和管理,近两年越来越对管理感兴趣,阅读了不少管理学的书籍,也研究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公司管理等相关知识和体系,同时也在持续思考和进行管理实践,小有收获。

附学习笔记:

极客时间技术专栏“技术管理实战36讲”,每一篇文章都仔细阅读了三遍以上,收获很大,特整理了学习笔记及读后感,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团队管理--任务执行之轻重缓急